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1篇
  7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中国宗教》1998,(3):12-12
●据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中国佛教协会负责人日前就西藏流亡印度的活佛馈赠释迦佛牙事回答了新华社记者的提问。问:最近有台湾媒体报道说,由流亡印度藏传密宗的活佛馈赠佛光山寺一枚释迦牟尼佛牙舍利,预定4月8日在曼谷举行法会后,4月9日专机运送台湾。这一消息...  相似文献   
202.

国际学界中,身体交换存在礼物、财产和商品三种传统方式。传统方式主张将身体归为“主体”或“客体”,进而相应采用礼物、财产或商品方式解决身体交换问题。共享方式则将身体视为共享资源,强调通过平等协商来谋求共享各方的权利与责任、利益与负担之间的平衡。由人体组织培养而成的人源类器官,兼具有“类主体”和“类客体”属性,可能模糊主客体边界,甚至跨越“客体”进入“主体”范畴,因而所涉身体交换不适用传统方式。相较而言,采用共享方式虽不必然确保共享各方权责的公正分配,但却是一种有价值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3.
本文阐述了释迦牟尼的生平事绩和创立佛教的过程,并对佛教大小乘各派的主要经典和思想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进而指出了佛祖及其弟子们所创立的佛教医药学的意义、内容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204.
李桂红 《佛教文化》2000,(Z1):60-61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汉地 ,最迟在汉代 ,佛教雕塑艺术已经在我国一些地区流传。近几十年来发现的多处汉代佛教雕塑 ,著名的如四川省乐山麻浩享堂横梁上所刻的一尊手施无畏印的佛像 ,彭山出土的佛像陶器座 ,什邡出土的佛塔画像砖 ,在江苏连云港孔望山发现的汉代摩崖石刻立佛像等 ,足以证明。据《三国志·吴志·刘繇传》中载 ,丹阳人笮融于献帝初平四年任下邳相 ,督三郡漕运 ,“乃大起浮屠祠 ,以铜为人 ,黄金涂身 ,衣以锦采 ,垂铜盘九重 ,下为重楼阁道 ,可容三千余人 ,悉课读佛经。”这是正史上第一次出现供奉金铜佛像的记载。三国时期 ,佛教在各…  相似文献   
205.
王燕萍  冯国 《法音》2002,(3):4-4
新华社西安2月21日电(记者王燕萍、冯国)两岸佛教界人士今天称,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台湾地区瞻礼供奉是两岸佛教界的盛事喜事,是功德之举,必得圆满。今天在此间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恭送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台瞻礼护送团团长圣辉法师说,这枚世界唯一的佛指舍利在大陆与台湾佛教界共同精心组织下,就要从千年古刹法门寺赴台瞻礼供奉,这是佛门一大因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恭送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台瞻礼护送团副团长刀述仁说,这次将舍利恭送到台湾,使台湾信众能亲自朝拜到佛祖真身,是千载难逢的幸事。台湾地区佛教…  相似文献   
206.
方东树晚年写作《向果微言》,延续了《汉学商兑》中对理学的反思,其立场也从辟佛转向了援佛入儒,通过重新整合与建构儒释的道统谱系,结合先秦以来儒家心性学说与《大乘起信论》《法华经》《坛经》等大乘佛教与中国化佛教经典义理,围绕“身心性命说”“知至可几”“言性异同”等论题和理学家辟佛观点,就“道”“法”“天”“心”“性”“理”等概念展开诠释与会通。方氏会通的有效性在于儒释虽各为独立的思想系统,在面向实践的伦理观念上也有不同价值取向,但两种思想体系融构、创新与并存的基础建立在彼此深厚的共生性之上。  相似文献   
207.
杨静 《中国宗教》2020,(2):50-51
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有诸多相似、共通之处,佛教的传入为儒家思想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尤其在宋代,通过佛教思想激活了儒家的心性思想和伦理体系,丰富、完善了其理论的思辨性和圆融性。朱熹通过对佛教思想的借鉴和转换来完善其礼学思想更是直接证明了这一点。一、由佛转儒,以礼排佛朱熹与佛教渊源甚深,其自幼与佛教就结下不解之缘。据有关文献记载,朱熹由佛转入儒的契机应是遇李侗之后。于此,他虽转向儒家思想,但其佛教思想的熏陶却早已根深蒂固,因此,在其构建儒家思想的理学体系过程中,佛教的思想对朱熹启发很大,其理学思想必然带有明显的佛教思想的烙印。  相似文献   
208.
古佛遗留先天文榜手卷是华北新见民间宗教经书中较有代表性者之一,其中两幅手绘插图尺幅巨大,特色鲜明,内涵丰富。三佛图画面的主体为三世佛,但突出的重点则是弥勒佛尊者。这是三佛图构图上有别于传统的一大特点,也是三佛图意象表达的主旨三佛应劫说之所在。在教派实践中,弥勒信仰则转化为现实版的教祖崇拜。九阳关图采用传统散点透视法,描绘了一幅全景式的动态画面。九阳关作为银城的关防要塞,可谓天堂路上的漫道雄关,既是信众通向彼岸世界的门户,也是凡圣之分界,寄托着人们对银城的无限向往和虔信。在民间宗教的语境中,银城有三重含义,即天上银城、地上银城和人身银城,从而集宗教性、地理性和内在性三者为一,共同构成了银城信仰最基本的命题。  相似文献   
209.
宣和水灾,指发生于北宋宣和元年(1119)五月,危及汴京的洪水灾害。在史实之外,宣和水灾还有一系列与僧伽这一僧人有关的故事。本文以宣和水灾中的僧伽故事为考察对象,通过僧伽故事与其他史料的参照,认定僧伽在宣和水灾中曾被赐六字号,后改为普慈巨济大士的四字号。将宣和水灾中僧伽故事产生的条件归纳为僧伽信仰在宋代的流行、僧伽的祈晴驱洪功能和僧伽在宋徽宗抑佛活动中的特殊性。总结僧伽故事的产生,其意图是为了扬佛、抑道,批评宋徽宗的崇道抑佛活动。  相似文献   
210.
义净大师所著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与《南海寄归内法传》详细记录了唐初赴西域、南海、印度等地五十余僧人的事迹,并附义净自述,对西域、南海等地僧团制度、戒律规定,由吐蕃经尼婆罗入印度的通道,由南海往印度的交通情况等,皆有记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