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71.
《中国宗教》2014,(7):6-7
太湖世界文化论坛第三届年会6月18日在上海开幕。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加强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旨讲话。她指出,文化的传承发展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中国将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更加注重文化软实力建设,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广度深度,为世界各国开辟更广阔的互利共赢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172.
采用2×2×2匹配分组实验设计,以176名初中三年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源问题呈现方式对中学生认知负荷及类比推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归纳、源问题内容相似性和源问题结构清晰性对认知负荷均有显著影响。(2)归纳和源问题结构清晰性对类比推理均有显著影响,且归纳、源问题内容相似性和源问题结构清晰性三者之间在对类比推理的影响上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3.
空气污染的不良效应不仅限于生理健康损害,还涉及认知功能、情绪和行为等多方面的消极影响。针对空气污染不良效应的形成机制,以往研究提出了环境应激模型和社会-环境交互模型,这些理论模型强调空气污染的不良效应不仅涉及污染的直接暴露程度,也取决于个体的身心状况以及他对空气污染的主观评价。基于以往研究的不足,尤其是环境心理学介入空气污染研究的可行性,未来研究可着眼于改进空气污染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开展空气污染的环境应激和风险感知研究。  相似文献   
174.
道是《坛经》的根本主题。它与佛、佛性、自性、本心等词可以互换。道、佛性非有非无、亦有亦无,它的本性是“无二”。道的对立面是非道,非道主要是贪嗔痴等迷心。修道是从迷心到本心的过程,从迷心到本心的转变不需要漫长的修行,而是在一瞬间。从迷心回归本心即是得道、明心见性、成佛。成佛的状态是一个智慧的、充满爱的、自由的、快乐的状态。人成佛后,他所在的世界也就变成了净土。  相似文献   
175.
朴世堂作为韩国朝鲜时期的儒学者,虽以儒教为正统,但对朱熹的老子观有异见.朴世堂以体用一源等儒家思想与观念,注解与理解《老子》的道与名、无与有、道与德等被理学家批判的思想与观念,阐明《老子》以道体名用、无形有理、道无迹德有迹为基,是修身治人之学.由此,可以发现朴世堂倾向于脱朱子学,而想要找出儒道所共有的至善.  相似文献   
176.
敦煌遗书中现存8篇《维摩诘经讲经文》,皆演绎鸠摩罗什所译《维摩诘所说经》,其中演绎《文殊问疾品》的共有两篇:罗振玉贞松堂藏本《维摩诘经讲经文·文殊问疾(第一卷)》及国家图书馆藏BD15245号(新1445)《维摩诘经讲经文·文殊问疾(第二卷)》.本文从这两卷讲经文之间的关联、写作年代以及其尊崇文殊的文化现象等方面进行了考察,认为:这两卷讲经文内容大致相接,属于同一大部维摩诘讲经文内前后相接的两卷,产生于中唐时期.与原始经文相比,这两卷讲经文都呈现出尊崇文殊的特点,这与当时唐代敦煌地区民间盛行的文殊信仰有直接关系,记载文殊降诞时有“十般瑞相”之说的《文殊吉祥经》是其源头,它影响到维摩诘讲唱文学的构成元素.  相似文献   
177.
研究以12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2 (心理控制源: 外控型、内控型)×2 (自我道德感: 内疚感、羞耻感) 两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考察了外控和内控大学生在内疚感和羞耻感两种不同的自我道德情感下反事实思维内容的差异。结果表明:(1) 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反事实思维不同内容的诱发具有重要的影响:外控者更倾向于产生行为和情境导向的反事实思维,而内控者更倾向于产生自我导向的反事实思维。内疚感和羞耻感对大学生反事实思维内容的产生没有直接的影响;(2) 反事实思维内容的产生受到了心理控制源与内疚感和羞耻感两种自我道德情感的交互影响:外控者在羞耻感的启动条件下比在内疚感的启动条件下表现出了更多的行为和情境导向的反事实思维,而内控者在内疚感的启动条件下比在羞耻感的条件下表现出了更多的自我导向的反事实思维。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以中西方不同被试而得出的内疚感和羞耻感与反事实思维关系的矛盾结论。  相似文献   
178.
期刊简介     
《心理学报》2010,42(3)
<正>《心理学报》是中国心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1956年创刊,主要发表我国心理学家最新、最高水平的心理学科技论文。《心理学报》是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TPCD);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  相似文献   
179.
儒佛关系历来是探索佛教中国化问题中的热点。在充分剖析魏晋南北朝儒佛关系论利弊得失的前提下,以实相为视域,详细地分析了智颧儒佛关系论的殊胜之处,认为智颧从实相层面破除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融合儒佛关系基石的形神依据,使儒佛关系从外在比附所寻得的雷同升华至内在义理的契合,从而为儒佛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0.
生命意义心理学理论取向与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命意义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经由存在主义心理学取向、人格与动机取向,到相对主义观点,再到积极心理学取向,生命意义的心理学研究逐渐摆脱"哲学风格",从而完成了其"心理学化"的历程。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者们从生命意义感和生命意义源这两个研究维度出发,陆续开发了大量的测量工具。生命意义感和生命意义源测量的综合化成为近年来测量工具发展的趋势。生命意义的心理学研究在理论视角、测量内容与方法、实践应用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