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284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18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58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202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210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7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中国宗教》2014,(10):4-5
10月16日至18日,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在陕西宝鸡隆重召开。这是"世佛联"成立65年来首次在中国大陆召开的大会,也是一次展示中国佛教悠久历史和现代活力、增进全球佛教徒法谊道情的盛会。图为10月16日的大会开幕式会场——法门寺合十舍利塔。  相似文献   
992.
香萦碧云寺     
第一次去碧云寺,还是在大学时候,和谁同往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去香山的人很多,从学校到那里倒了很多趟车,在车上差点被挤成柿饼,下了车又随着人流走了好长一截子,才挨到碧云寺的门口。那是深秋,去香山的人都是奔着看红叶的,熙攘人声,参差黄栌,令北京的秋极为喧嚣。  相似文献   
993.
李超 《佛教文化》2013,(2):56-61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统计,目前网络上特别是微博中引用的佛寺美图,一半以上源于一个摄影师。他就是张望。  相似文献   
994.
禅的破,不是一般的破,两头俱截断,杀的不只是凡,还有圣,本质上是种较鲜烈的法门,也因此,“悟”就不同于一般的法喜,常显现生命彻底翻转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5.
木槿     
老树 《佛教文化》2013,(4):95-95
木槿花发,斜开篱前。跌宕自喜,不与人言。涉雨有染,随风结缘。寂然自处,落落清闲。  相似文献   
996.
《佛教文化》2013,(2):88-89
凤凰网华人佛教:龚琳娜《法海你不懂爱》一曲所指的“法海”,是佛教禅宗祖师级的宗教领袖法海禅师,这种直接针对宗教领袖的娱乐风潮,引起了佛教界的高度关切。  相似文献   
997.
释慧林 《佛教文化》2013,(1):118-120
有人来问我:什么是禅?这不难回答。禅就是真如妙心,禅就是诸法实相.禅就是清净心、平等心、平常心,就是看破放下,就是自在解脱。但是,我又轻声地问自己,你真的懂禅吗?究竟什么是禅?说到中国佛教的禅,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六祖坛经》。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佛教当中,只有这样一部中国人自己记述的佛教典籍,被称之为“经”。作为这样一部珍贵的佛教文献,《六祖坛经》为我们展现了公元七、八世纪,中国禅宗史上,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透过五祖弘忍、六祖惠能、北宗神秀、菏泽神会、青原行思等众多祖师的身影,我们或许可以从中领略到“禅”的身影,或许可以从这样一部《六祖坛经》中,找到我们谜题的答案——究竟什么是禅。  相似文献   
998.
崔伟奇 《哲学研究》2012,(2):93-99,129
<正>"风险社会"理论的兴起和风险观念的确立,不仅意味着以"核风险、化学产品风险、基因工程风险、生态灾难风险"为代表的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大社  相似文献   
999.
何欢欢 《哲学研究》2012,(2):106-112
<正>"瓶"(ghata)和"空"(虚空、空间,ākasa)是古印度哲人在阐释抽象哲理时最常用到的两个譬喻意象,以补充说明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随着论述主题的不同,"瓶"和"空"作为喻例可以分别形象地阐释或佐证不同的观点。在吠檀多哲学体系中,"瓶"和"空"两者被置于同一个譬喻,构  相似文献   
1000.
尹邦志 《现代哲学》2012,(4):118-124
萨迦班智达所谓的"汉传大圆满",包括了禅宗、噶举派、噶当派、断派、希解派、宁玛派等派在藏地传续的教法。他的批判,立足于经律论三藏和印度正统,目的是破斥种种不如法的乱象,导正藏传佛教的发展方向。因为具有权威性,它的历史影响非常深远,布顿、宗喀巴等历代大师都接踵发挥。历史地看,萨班的立场反映了印藏佛教传统中班智达(经院派)和瑜伽士(修传派)的矛盾,既合理合法,又不失偏颇。从汉藏佛教关系的角度来观察,萨班借重"吐蕃宗论"这个典故来描绘后弘期的情形,激活了这一历史话题,给藏传佛教新兴教派之间的关系打上了"中印之别"、"古今之别"和"显密之别"的烙印,将吐蕃宗论时期的宗教格局嵌入了后弘期,对藏传佛教的历史方向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