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33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66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445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528篇
  2011年   526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86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259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70篇
  2000年   19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88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19号文件在理论、方针和政策层面都是对此前党的宗教工作实践经验的新概括,也是以后党的宗教工作理论、方针和政策逐步形成、逐渐明确和日臻完善的新起点。1982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一文,即中发1982年19号文件。  相似文献   
202.
对宗教政策法规的学习只限于时段性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应常态化、制度化,不能停留在一时一事,应根据寺院工作的重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每年组织几次学习讲座。6月1日至30日,根据国家宗教局和江苏省、杭州市宗教工作部门的统一部署,杭州市佛教协会组织杭州佛教界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  相似文献   
203.
今年,是中发〔1982〕19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发布30周年。30年来,19号文件指导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宗教问题一系列新的理论认识的形成,指导了  相似文献   
204.
晨钟暮鼓,经声佛号,甘泉寺已经成为信众学佛共修的清净之所;又是国家级旅游风景区,成为广大游客参观游览、饮泉观景的胜地。在中国,以"甘泉"命名的佛教寺院甚多,山东枣庄的甘泉寺,却是独特的一处。甘泉寺建于平山(明代称云谷山)南麓,西有庙山,东有蛤蟆山,南有卓山与  相似文献   
205.
三届论坛法筵开,一枚佛骨福报来。4月26日上午,香港红馆化身清净道场,香花庄严、宝幢高悬,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这里隆重开幕。主礼台上,佛光朗照、三宝俱全。佛门圣物顶骨舍利默默加被,两部藏经无声说法,来自世界  相似文献   
206.
由中国伦理学会和韩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第20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于2012年4月23日至25日在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召开,近百位中外学者参加了会议. 一、从理论视角看现代社会的伦理问题 (一)关于现代社会的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孙春晨指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消费主义.通过符号消费,消费主义强化了身份伦理,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中国政法大学赵庆杰指出,现代性社会以世界祛魅、个人主义、价值多元、未来主义为主要特征.同济大学邵龙宝指出,当下中国社会的价值困惑主要表现为知识观的分裂、荣辱观的倒错和成功观的迷惘.  相似文献   
207.
《道德与文明》2012,(1):161
《道德与文明》是由中国伦理学会与天津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伦理学专业理论期刊,是国内最早的伦理学专业期刊。2012年秋适逢《道德与文明》创刊30周年,三十而立,经过30年的发展,她已经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  相似文献   
208.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社会文化形态,它与人类社会是双向互动的。社会生活世俗化与社会宗教道德规范化、制度化,在任何人类社会都是互有联系和区别的现象。本文以伊斯兰教历史上三个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为线索,就其与世俗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一些学理上的梳理。  相似文献   
209.
在长期抵御宗教渗透的实践中,中国党和政府形成了一整套抵御宗教渗透问题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认为宗教渗透和危害涵盖思想、组织、政治三个层面,且相互交叉重合;宗教渗透具有国际、国内和宗教自身三个原因;要从思想认识、交往原则、政策法规三个方面来做好抵御宗教渗透的工作.  相似文献   
210.
中共中央1982年19号文件,通过总结新中国宗教工作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阐明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原理,纠正了附加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之上的错误观点,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一些理论政策主张,并在新的实践中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继续发展。因而,该文件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