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84篇
  45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1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311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184篇
  2006年   213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203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61.
一、日本神道教的宗教动员在历次侵略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以神道教为国教,发动佛教及其他宗教实施宗教动员。1.神道教的宗教动员思想神道教主张“神国日本”在世界上的绝对优越性,具有领导全世界的责任和神圣使命感。天皇是创造日本国的天照大神的直系子孙,具有神权,是日本唯一正统的统治者,国民必须对天皇绝对崇敬和绝对服从。而且臣民必须“忠于天皇”、“敬神崇祖”、“灭私奉公”,甚至要求“一旦如有缓急,当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即要求一旦遇有战争等非常事态,要为天皇制国家卖命。而以天皇名义发动的战争则是“圣战”,…  相似文献   
262.
论中国佛学的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佛学的精神是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是外来佛教与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碰撞、冲突、交流、融合的产物,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文化在中国佛学精神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佛学的圆融精神、伦理精神、人文精神是中国佛学精神的主要方面。圆融精神是佛教调和其内部思想学说及其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关系的产物,对不同思想学说的调和、包容和融合态度以及圆融性的理论是其基本内涵;伦理精神融合吸收了与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相适应的儒家世俗伦理,具有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相结合的特征;人文精神融合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关注现实社会人生的精神特质,从而使出世的宗教融入了更多的关注现实人心、人生、人间的思想内容。中国佛学的精神对于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当代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佛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等均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3.
经过一年准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佛教协会共同举办的“西域佛教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9月2日至4日在汉唐时期的西域中心乌鲁木齐市举行。9月初的边城乌鲁木齐正是金风送爽、瓜果飘香的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36名代表聚集一堂,共同交流西域佛教的研究成果,向大会提交28篇论文。自魏晋隋唐以来,人们常把印度看作“西天佛国”。  相似文献   
264.
《五台山研究》1990,(3):3-4
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它历史悠久、寺庙林立,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为了加强对五台山佛教文化的开发和研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五台山研究会于1990年7月24日至28日在五台山栖贤阁宾馆举行了“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参加会议的双方代表是:中方代表为,代表团团长、山西省社联主席。  相似文献   
265.
方广錩 《法音》2007,(5):44-46
六卷本的《方立天文集》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与方立天先生相识二十余年,他的新著我往往先睹为快。有所收获、有所感触便写下感想。故读了他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书评一篇;读了《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后,在《人民日报》发表书评一篇;读了《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后,也写了一篇书评,  相似文献   
266.
20世纪初,太虚大师等人倡导的"人间佛教"运动警醒了明清至民国陷于腐败、堕落的中国佛教,开始了近一个世纪的"人间佛教"运动.进入新世纪,回头分析"人间佛教"的发展,可以从中吸取很多经验,同时也可发现当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都市佛教"理念,以期通过它为"人间佛教"的发展瓶颈找到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267.
大千世界     
《佛教文化》2012,(6):10-17
洛阳白马寺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官办寺院”,在中国佛教传播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白马寺依旧保留着“农禅并举”的传统,寺院僧人们自耕自种黄豆等农作物。今年黄豆丰收,僧侣们不得不分出场地来晾晒黄豆,并贴出告示,请大家谅解因此带来的不便。  相似文献   
268.
独赏     
有一个小沙弥非常爱炫耀,有一天,法师送了一盆夜来香给他。第二天一早,小沙弥高兴地对法师说:“夜来香真是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  相似文献   
269.
声音     
《佛教文化》2012,(6):7-7
三十岁前,什么都不信。岁数逐渐大了.才知道看不到的未硌没有。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相似文献   
270.
来信     
《佛教文化》2012,(6):2-3
现代僧人的当下生活这一专题特稿非常有意义。天台寺的琴声非常吸引我,音乐走进出家生活,是美好而深刻的叠加,音乐乃至艺术都是修行的方式,其实艺术和佛教从未分家。不能说出家修行是枯燥的,但是音乐,或艺术的进入,能让修行者在研习佛法中获得灵感。因为音乐同样直指内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