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3828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136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154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23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我写作五台山现代僧侣系列的时候,我又一次迈入寺庙山门,与僧家去作坦诚的交流。所到之处,都为他们恬淡平和的心态与慈悲为怀的胸襟所折服。在文殊祖庭殊像寺,75岁高龄的圣忠和尚侃佩而谈,我跟着这位爱国爱教的“革命和尚”走进了一段不寻常的岁月。  相似文献   
52.
53.
《世界宗教文化》2021,(3):175-182
汉译四部《阿含经》在传统上被视为小乘经典而未受到重视。近代以来,受欧州、日本学者的影响,从20世纪20年代起,梁启超、吕澂、聂耦庚、邱晞明、印顺法师等一批中国学者,陆续开始了对汉译《阿含经》的整理、研究。他们的成果一定程度纠正了传统上对《阿含经》是小乘经的认识,促进了对《阿含经》的重新重视。近代以来《阿含经》的再发现,也直接影响了人间佛教思潮的兴起,促进了南北传佛教交流,并将为中国三语系佛教的持续交融发展贡献独特的智慧。  相似文献   
54.
55.
56.
本文概述了"会昌法难"之后中国禅宗青原系第三、四代的白话诗作.文章认为,在晚唐近百年间的时间内,与整个文人作品的日渐消沉、艺术成就一天不如一天相反,禅僧们却创作出了极富于生气和感染力的大量白话诗歌.在重新认识和评价唐五代文学时,这些"尘外"诗作不仅应该纳入考量的视野,而且必须得到公正的品藻臧否.  相似文献   
57.
一、日本神道教的宗教动员在历次侵略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以神道教为国教,发动佛教及其他宗教实施宗教动员。1.神道教的宗教动员思想神道教主张“神国日本”在世界上的绝对优越性,具有领导全世界的责任和神圣使命感。天皇是创造日本国的天照大神的直系子孙,具有神权,是日本唯一正统的统治者,国民必须对天皇绝对崇敬和绝对服从。而且臣民必须“忠于天皇”、“敬神崇祖”、“灭私奉公”,甚至要求“一旦如有缓急,当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即要求一旦遇有战争等非常事态,要为天皇制国家卖命。而以天皇名义发动的战争则是“圣战”,…  相似文献   
58.
陈星桥 《法音》2006,(6):3-25
四、关于“禅”与禅宗的反思“禅”,全称禅那,是古印度语,中国翻为思惟修,亦名静虑,习惯上常梵汉并举,称作“禅定”。它为佛教的一类重要修行方法,是戒定慧根本三学之一和菩萨所行六种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一。禅定修法的种类很多,可有上千种(参看拙著  相似文献   
59.
慧远与“莲社”传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中唐流传开来有关慧远等“十八贤”结“白莲社”之事 ,考之史实 ,大半是虚构。其中 ,属于儒的六人 ,虽然确有其人 ,并和慧远有关系 ,但从现存资料看 ,并不一定都参加过结社立誓活动 ;属于僧的十二人中 ,佛陀跋陀罗和佛陀耶舍未参加兴元元年(40 2 )的这次结社活动 ;慧持、道生虽与慧远有交往 ,但此时也未在庐山 ;其余七僧 ,有的与庐山有因缘 ,有的资料缺为。因此说 ,这十位僧人不过是后人撮合的“庐山诸道人”的缩影。总之 ,慧远等“十余贤”结社之事 ,不是史实而是传说 ,但传说也并不是毫无意义的 ,往往是反映了历史发展的某些侧面和制造这些传说人的真实心态。  相似文献   
60.
欣然·无憾     
家振 《佛教文化》2000,(Z1):8-12
5月21日下午 ,我在上海。一位江苏的朋友打电话给我 ,哽咽地说 :“朴老没有了!”这时刚过17点。两小时以后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发布了“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在京逝世”的消息。朴老走了!朴老没有了!半个多月以来 ,我在外地经常打电话回京 ,打听朴老在医院的情况。不论得到的消息令我宽慰还是不安 ,都是一种生的联系。正当我刚刚买好22日返京的机票回到家中 ,还不到五分钟就接到了“朴老没有了!”的信息。生的联系就此中断 ,一切关于他个人的消息都成为回忆。这是生死的界限 ,无法回避 ,无法超越。22日我回到北京 ,听到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