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369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74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184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71.
陈星桥 《法音》2005,(1):F002-F003
本刊讯1月1日下午1时,海峡两岸百寺千僧捐款千万救苦救难消灾祈福大法会在北京灵光寺隆重举行,由一诚会长、圣辉副会长主法拈香,国家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长、齐晓飞副局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苏菊香女士,中华慈善总会范宝俊会长,台湾佛教界代表见悟法师、满耕法师、曾云姬女士,以及来自各地的诸山长老、四众弟子近万人冒着严寒参加了法会。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9级强烈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波及南亚和非洲十二个国家,造成十多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这一灾难造成…  相似文献   
872.
《法音》2005,(4):39-40
放生,是《梵网经》,《金光明经》等所说到的。佛法“不杀生”,还要“护生”,从救护人类而扩大到救护(人以外的)众生、当前动物的生命,而有放生的善行,正是慈悲心的表现。经论中怎样的放生呢?有见到鱼池干涸,运水来救活鱼类,有见水中浮有蚁群,快要被淹死了,设法引蚁类到达干燥的地方;也有见市上卖鳖,用钱买来放入池中的。动物在死亡边缘,设法救护它,使它免于死亡,这是放生的本意。我国自梁武帝禁断肉食,放生就开始流行起来,智者大师就是放生的一位。在天台山临海,辟一放生池,得到国王支持,严禁采捕放生池的鱼、鳖。唐、宋以来,国王与民间,有…  相似文献   
873.
常正 《法音》2005,(8):42-46
三、香与佛教袅袅香烟,灵动飘逸,上通苍穹,感格鬼神,下怡性情,净化环境,因此香在大多数的宗教和各种祭祀活动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供品与用品,在佛教中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与作用。佛教创立于印度,印度属热带气候,不仅盛产各种香料,而且民间广泛采用香料来增香除臭、驱虫辟秽、防治疾病。也因此,佛经关于香的记载非常之多,如《佛说戒德香经》、《阿含经》、《华严经》、《楞严经》、《悲华经》、《六祖坛经》、《瑜伽师地论》、《玄应音义》、《大唐西域记》以及许多密宗经典等等。佛经中所记载的香品的种类难以计数,现今使用的绝大多数香料在经…  相似文献   
874.
佛言祖语     
若菩萨欲以法施众生者,应行四法∶何等为四?一者、广博多学,能持一切言辞章句;二者、决定善知世间出世间诸法生灭相;三者、得禅定慧,于诸经法随顺无诤;四者、不增不损,如所说行。说法者处师子座复有四法:何等为四?一者、欲升高座,先应恭敬礼拜大众然后升座;二者、众有女人,应观不净;三者、威仪视瞻,有大人相,敷演法音,颜色和悦,人皆信受,不说外道经书,心无怯畏;四者、于恶言问难,当行忍辱。处师子座复有四法∶何等为四?一者、于诸众生生饶益想;二者、于诸众生不生我想;三者、于诸文字不生法想;四者、愿诸众生从我闻法者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相似文献   
875.
《中国宗教》2004,(5):68-68
  相似文献   
876.
从宗教范式而不是宗教势力的角度看,外来的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其范式由榜样到边缘的过程。在中国古代宗教格局中,自从佛教在中国站稳脚跟后,“佛教范式”便成为各种宗教纷纷仿效的榜样;但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近现代宗教格局中,由于西方基督教的传入和受“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佛教范式”便被边缘化了,而“基督教范式”则取而代之成为各种宗教纷纷仿效的榜样。“佛教范式”在中国宗教史中的这一地位变迁折射出了中国社会所特有的没有西方式宗教对立的“不排异”的宗教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877.
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徒主要遵奉小乘诸律,但其中融入了大乘的思想观念,因此其戒律也呈现新的特质:⑴戒律也是原则,体现着对欲望的彻底禁止。⑵诸戒律面面俱到。⑶诸戒律体现着平等精神。⑷戒律的条文体现着理性对欲念的束缚。⑸内在自我约束和外在规范统一。⑹戒律不仅是制恶的约束,还是行善的督约。⑺戒律具有具体问题具体处理的机动性。⑻戒律的实施与因果报应六道轮回相关联。因此,流传在中土的佛教戒律是佛教中国化的基础,而且具有中国特点的佛教戒律对中国社会的道德与法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8.
尊敬的各位领导、日本佛教大学高桥弘次教授、诸位法师、学者、朋友们:值此金秋季节,在古都西安举行中日两国第十次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围绕“鸠摩罗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的中心议题发表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以纪念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大师诞辰1660周年,是十分有意义的。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879.
僧肇佛学主观上承绪罗什般若学的思辨传统,以学术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展开对世界“真实”的追索以及人生“意义”的探求。在对中观“三论”的阐释中,僧肇力图以求真求实的精神,反映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的本来面貌。但是,由于受特定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他并没有坚持罗什之学的批判原则,逐步放弃龙树中观系统的“破斥”精神,转而对《维摩诘经》“不二法门”盎然兴趣。在“不二”思维原则的指导下,僧肇佛学体系内部存在着许多不协调的因素,致使他所阐述的般若学精神难以纯粹。因般若之性空思想难以落实,故僧肇提倡以涅榘至极之果为修行的最终目的,是为《肇论》的宗旨。  相似文献   
880.
道坚 《佛学研究》2004,(1):384-386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与日本佛教大学联合主办,陕西省佛教协会、西安市佛教协会和陕西户县草堂寺联合协办的以“鸠摩罗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纪念鸠摩罗什诞辰1660周年”为中心议题的“中日第十次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于2004年10月16日至17日在西安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