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1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明尧居士 《法音》2006,(12):19-24
疑情宗门下这一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起疑情”。什么叫“疑情”呢?它是指我们对一桩事情不明了,不明了这桩事情究竟是什么东西,体现在禅宗这一法里面,就是禅宗历史上诸多的公案。过去祖师也讲: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我未生以前,究竟哪一个是我本来面目呢?自己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就是一个疑情。也有祖师提“狗子无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呢?大家就可以从这里入手,去参究它。这就是从那个你不明白的地方去起疑情。明万历年间以后,念佛的人就多了。念佛的人多了以后,就提出一个“念佛是谁?”——我明明…  相似文献   
22.
桑吉扎西 《法音》2006,(10):20-20
本刊讯9月28日上午,贵州省贵阳市隆重举行黔明寺修复工程竣工剪彩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戒忍法师、香根·巴登多吉活佛、祜巴·龙庄勐长老,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界明法师,重庆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道坚法师,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王思齐,省市领导吴嘉甫、唐世礼、袁周、韩力争、王亚光、杨哲慧、李忠、黄乃铸以及来自香港、澳门等海内外佛教界的诸山长老和高僧大德以及信众约一千多人出席了剪彩仪式。落成仪式由贵阳市委副书记李涛主持。黔明寺始建于明末,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历来是贵阳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142座全国…  相似文献   
23.
《中国道教》1990,(1):6-7
道教授受戒律,源远流长。自太上降授科仪,即成道教之传统。全真道传授戒法,自金、元邱长春真人订立传戒仪范以来,清顺治全真第七代律师王常月方丈又创全真丛林,开“三坛大戒”,广度弟子,弘扬律宗,重振全真之道风,成道教中兴之祖。据王常月律师《全真说戒威仪科》所订,出家道士不但要持有《度牒》,还应有《戒牒》。出家后要经过受戒仪式的考察和接受戒律教育,方可成为合格道士。戒律精严乃全真道徒言行准则,学道者当首务积善、定念、修德、理身。学道不持戒,无缘登真箓。  相似文献   
24.
邓殿臣先生的《“巴利三藏”略说》,从“巴利三藏”的集成、特点、主要内容和几种字体的“巴利三藏”、几种语言的译本以及译介、研究“巴利三藏”的意义等五个方面述说了南传“巴利三藏”,为《南传大藏经》的翻译工作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25.
巴利语是记录南传佛教三藏圣典所使用的语言,也被一些佛教国家的传统说法认为是释迦牟尼佛当年所使用的语言,该语言在准确记录和传递佛教思想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探究了几个佛教基本词汇的巴利语原意,并分析了相应汉译词汇与巴利原语在指示义理方面的偏差,借此指出准确理解佛经词汇所指代的义理的重要性.进而呼吁学界和佛教界对巴利语、梵语等佛典原语的学习和研究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6.
着眼于中西医戒鸦片烟毒之比较,进行鸦片社会医药文化内涵史学与哲学反思。经比较发现,中医药较之西药戒鸦片烟毒更具“科学与文化”互补的况味,并富含“修身养性”的文化内涵。由中医戒烟组方得出哲学启示:整体观、调和观可与对抗观互补;中医学戒烟毒组方理论符合自然辩证法;中医学戒烟毒的“引药”理念及“顺应性”治法可融会顺势疗法体系,并可纳入哲学“无为而无所不为”的语境。在现今社会吸毒“沉渣再起”时,中医药戒烟毒尤具优势。  相似文献   
27.
戒律是佛教徒的基本行为规范,体现着佛教的基本精神。戒律一传入中国,就与中国传统的礼文化产生了激烈冲突。在区分戒与礼异同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实现“道并行而不悖”,成为佛教徒努力的方向。本文将从“义”和“制””两个层面分析戒与礼各自的内容、性质,梳理戒与礼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从冲突斗争走向融和并存的主要发展阶段,考察戒与礼在互相影响下的双向扩充,在一个特定方面展现佛教中国化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28.
竺道生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佛教学者,他吸收和借鉴了儒家哲学、道家哲学的成分,积极研习和弘传涅槃学,并融汇毗昙学、般若学、涅槃学三种思想发挥阐释其涅槃佛性理论,被誉为“涅槃圣”.考察《注维摩诘经》相关论述后不难发现,竺道生在论述“常”、“我”思想时的语言、论证方式、思维模式都与《阿毗昙心论》相似而与六卷本《大般泥洹经》有一定的差异.此外,竺道生“阐提成佛”论虽然结论上与《大般涅槃经》相同,但是其论证方式却是继承和深化了毗昙学之“自性”学说而与《大般涅槃经》的论证方式相异.竺道生深受毗昙学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显著地体现在其佛学理论当中.竺道生之所以成为“涅槃圣”,与其惊人的哲学天赋当然是分不开的,与其对涅槃经典的钻研学习也是分不开的,但更与其深厚的毗昙学功底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9.
慧能禅宗与全真道教是中国传统宗教中两个颇具代表性的流派。禅宗的形成是外来佛教大量吸收和融摄中国传统儒道文化的成果,是佛教彻底中国化的标志,是佛教中影响最大又最具中国特色的宗派。而产生于金元时代的全真道则是一支立足于道教而熔铸儒佛思想的新兴道教流派,其兴起标志着中国道教三教合一思想交融的完成,标志着道教理性化、哲理化的最终实现,其教理教义代表了后期道教发展的最高成就。以慧能禅和全真道之心性论思想的梳理、比较为契入和要旨,力图深化禅宗尤其是加强道教的心性论思想的挖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30.
关于《起信论》的作成,佛教内外向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迄今尚无定论;然而,这并未影响它在中国佛教和佛学史上的地位。从目录学的线索中追溯《起信论》真伪问题的由来,并结合该论的内容及其佛性论的理论渊源,证实了古人认为《起信论》是地论师所造的说法确有根据;并且进一步论证,《起信论》当是南北朝时北道地论师为调和摄论和地论两派师说以及地论师内部分歧而作。尽管如此,《起信论》的实际影响已经证实了自身的“真正的佛法”的价值,故其真伪问题实无关紧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