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史经鹏 《法音》2014,(6):26-30
正竺道生(355?-434)是中国南北朝初期的高僧,在《大般涅槃经》传到南京之前,即倡言"一阐提亦有佛性"的佛性悉有论,被后人称为"涅槃圣"。《涅槃经》的主题之一是法身常住,那么道生的法身观是否受到此经的影响?本文将在此问题意识上重新观照道生的"法身无色"和"佛无净土"思想。对道生此二说,汤用彤先生略引经证,然仍有未尽之处[1]。兹分别论述。一道生对法身和色法的观点,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其中以日本学者古田和弘及木村宣彰等为代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09,(12):58-59
本刊讯11月22日.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广化寺举行大雄宝殿佛像开光暨净安法师升座庆典法会.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戒忍法师、宁波市佛教协会会长诚信法师、宁波市七塔寺方丈可祥法师、阿育王寺方丈界源法师、普陀山普济寺首座道生长老、台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允观法师等诸山长老,台州市、黄岩区、院桥镇等有关领导.以及来自各地的信众一万余人参加了庆典法会。  相似文献   
13.
智旭在《周易禅解》一书中以《易》理对应佛教教理;以乾健坤顺,对应佛教修证;提出《易》佛同一论——佛性即乾道。本文并论证了智旭“佛性即乾道”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智旭将佛性定义为“乾道”,将佛教的价值观,对应本土文化价值观,结果,其与中国佛教传统的价值立场,已经相去甚远。主要的差异点在于,将佛教的本来是以出世为标榜的价值立场,转移到了以易道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入世的价值立场上。智旭是开创近代佛教思想最先之学者,其“佛性即乾道”说即是近代中国“人间佛教”漫长历史进程的思想源头。  相似文献   
14.
佛性与般若是贯穿整部《坛经》的两个重要概念,惠能对它们作了相互贯通的阐释.佛性本合中道般若,佛性不二,心性不二,自心不二;般若之非有非无也在于显现佛性,般若与佛性体用一如相辅相成而为《坛经》顿悟解脱论的理论基础.本文拟从《坛经》的般若说、佛性论及般若与佛性关系三方面进行条分缕析.  相似文献   
15.
王小明 《法音》2008,(11):62-62
本刊讯10月19日.浙江宁波七塔禅寺隆重举行建寺1150周年庆典。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普陀山全山方丈戒忍法师,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玉佛寺方丈觉醒法师,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慈云寺方丈惟贤法师.浙江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天童寺退居方丈广修法师.福建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福州开元寺方丈本性法师,  相似文献   
16.
明尧居士 《法音》2006,(12):19-24
疑情宗门下这一法,最重要的就是要“起疑情”。什么叫“疑情”呢?它是指我们对一桩事情不明了,不明了这桩事情究竟是什么东西,体现在禅宗这一法里面,就是禅宗历史上诸多的公案。过去祖师也讲: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面目?我未生以前,究竟哪一个是我本来面目呢?自己知道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这就是一个疑情。也有祖师提“狗子无佛性”。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为什么“狗子无佛性”呢?大家就可以从这里入手,去参究它。这就是从那个你不明白的地方去起疑情。明万历年间以后,念佛的人就多了。念佛的人多了以后,就提出一个“念佛是谁?”——我明明…  相似文献   
17.
孙克星 《法音》2007,(6):8-11
“自性”和“佛性”是《六祖坛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其中犹以“自性”概念在《坛经》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令人瞩目。在《坛经·行由品》中,六祖惠能就谈及其悟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并向五祖弘忍说到:“何  相似文献   
18.
桑吉扎西 《法音》2006,(10):20-20
本刊讯9月28日上午,贵州省贵阳市隆重举行黔明寺修复工程竣工剪彩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戒忍法师、香根·巴登多吉活佛、祜巴·龙庄勐长老,陕西省佛教协会会长界明法师,重庆市佛教协会副会长道坚法师,全国政协民宗委副主任王思齐,省市领导吴嘉甫、唐世礼、袁周、韩力争、王亚光、杨哲慧、李忠、黄乃铸以及来自香港、澳门等海内外佛教界的诸山长老和高僧大德以及信众约一千多人出席了剪彩仪式。落成仪式由贵阳市委副书记李涛主持。黔明寺始建于明末,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修,历来是贵阳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142座全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道教》1990,(1):6-7
道教授受戒律,源远流长。自太上降授科仪,即成道教之传统。全真道传授戒法,自金、元邱长春真人订立传戒仪范以来,清顺治全真第七代律师王常月方丈又创全真丛林,开“三坛大戒”,广度弟子,弘扬律宗,重振全真之道风,成道教中兴之祖。据王常月律师《全真说戒威仪科》所订,出家道士不但要持有《度牒》,还应有《戒牒》。出家后要经过受戒仪式的考察和接受戒律教育,方可成为合格道士。戒律精严乃全真道徒言行准则,学道者当首务积善、定念、修德、理身。学道不持戒,无缘登真箓。  相似文献   
20.
"菩萨二十四戒"有多种说法,敦煌本《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大方等陀罗尼经》、敦煌本《菩萨二十四戒》残本都涉及"菩萨二十四戒"。虽然同属大乘戒律,但三部经之间的关系却存在诸多疑问,敦煌本《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套用《大方等陀罗尼经》的首尾部分内容和语言模式,添加了内容不同的二十四条戒文,编撰的痕迹非常明显,应属伪托之作。而敦煌本《菩萨二十四戒》残本仅存独特的六戒内容,与《佛说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之间并无直接关系,从其内容分析亦出自中国人之手。敦煌发现的这两部大乘戒经反映了隋唐时期大乘戒律在敦煌地区的发展特点和流传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