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释海印 《法音》2001,(10):21-23
佛教历史是一部佛教教育与传播的历史。世尊之所以被世人称为世界上最人本的教育家,是因为他不但教导众生怎样生活得好,怎样得到究竟的幸福,怎样去觉悟,明明白白地认识到世间的实相是无常、苦、空和无我,而且还教导众生如何去做一位解脱的圣人。在佛教看来,众生之所以不能获得美满幸福与觉悟,是因为在他们的心中有太多的贪、瞋、痴。所以世尊主要是教人怎么去断除烦恼,怎么去得到人生真正的美满幸福与彻底的解脱,这就是佛教教育的根本宗旨。在这次中越佛教研讨会上,我不敢主观地说越南中部高等佛学院的教育方向是获得最圆满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2.
胡晓光 《法音》2001,(2):17-20
在一般佛典中,“唯识”与“唯心”这两个概念是不作分别的,如“万法唯心”与“万法唯识”实际就是同义语。有时“心”与“识”组成一词--“心识”或“识心”,都是把“心”与“识”当成同一范畴。“心”与“识”虽在概念内涵方面有共通部分,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名相,其词义与使用形式并不完全一致。汉译佛典中的“心”,源自印度梵文两个不同词汇:一是“质多”(citta),二是“汗栗驮”(hrd)或“干栗驮耶”(hrdaya)。“质多”之心是指意识活动的心,而“汗栗驮”或“干栗驮耶”之心则是指肉团心和树心、核心、心要。肉团心即心脏…  相似文献   
173.
宜峨 《中国道教》2001,(2):60-60
以香港圆玄学院代理主席汤伟奇为团长、圆玄学院副主席陈国超为副团长的香港圆玄学院参访团于2001年4月5日抵京,4月6日到北京白云观参访,在山门前受到了白云观道众和中国道教学院全体学员列队欢迎。香港客人在白云观各殿堂进行了礼拜,参加了白云观道众为欢迎香港圆玄学院客人举办的祈祥道场。接着,香港客人出席了中国道教协会为他们举办的座谈会,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副会长黄信阳、秘书长袁炳栋、副秘书长孙同昌和白云观副监院李宇林出席了座谈会。闵智亭会长向客人们介绍了近年来中国道教的发展、中国道教学院的办学情况,以及刚则竣工…  相似文献   
174.
肖安平 《天风》2021,(2):33-34
纵观历史,基督教在中国经过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探索过程,至今仍没有完全实现基督教中国化.尤其值得反思的是当时中国教会发生的本色化运动,虽然该运动当时没有实现中国教会真正本色化的任务,但产生了使基督教与中国民族文化相结合的各种主张和实践,为我们今天探讨基督教中国化问题提供了经验教训,以更好地透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交会,更全...  相似文献   
175.
目前国内学界通常将"Religious pluralism"一词译作"宗教多元论"或"宗教多元主义"。本文通过对其内涵的深入分析,揭示出该术语三重含义:"宗教多元性"、"宗教多元观"与"宗教多元论"。文章进一步提出判断某种理论是否属于宗教多元论的标准可概括为"以相对化为途径,祛除宗教自我中心主义,在新秩序内实现宗教平等"。由此揭示出当代宗教多元论的目标在于通过建构宗教共同体建立宗教平等的"新秩序"。  相似文献   
176.
刘东 《法音》2013,(7):66
本刊讯6月29日,《中国佛教教育年鉴》编纂研讨会在中国佛学院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湛如法师,中国佛教协会秘书长王健、副秘书长卢浔,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张厚荣、向学法师、副院长兼教务长宗性法师等领导;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  相似文献   
177.
中国佛教信仰中,菩萨信仰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文殊信仰是菩萨信仰的一个典型。文殊信仰是随着大乘经典的传入而在中国建立起来的,并在唐代达到了顶峰。文殊信仰缘起于敦煌,兴盛于五台;五台文殊信仰又反过来影响了敦煌。在这一过程中,敦煌与五台山作为文殊信仰之缘起与中心的互动,体现了佛教中国化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8.
张志刚 《中国宗教》2022,(12):25-27
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培养三支队伍”的重要论述。“三支队伍”的培养工作,显然各有侧重,且有具体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在笔者看来,要建设好宗教学研究队伍,根本举措即在于“善于创新”,因为其他诸项具体要求,如思想政治坚定、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学风优良等,对当今中国宗教学者皆是不言而喻的客观要求,所以唯有倾力“学术研究上的善于创新”,方能真正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本文将这种意义上的“善于创新”凝练为“宗教研究中国化”,下面略陈三方面的主要理由。  相似文献   
179.
释宗仰(1865-1921),江苏常熟人。俗姓黄,原名浩舜,法名用仁,后改名中央,别号楞伽小隐,自署乌目山僧,晚称印楞禅师。16岁在家乡常熟三峰清凉寺剃度,20岁到镇江金山寺受戒。1899年应犹太富商哈同夫人罗迦陵之邀到上海主持佛经讲座。从参加张园拒俄集会,到  相似文献   
180.
张淼 《宗教学研究》2007,1(1):93-96
汤用彤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之一,他对中国佛学的研究有着独特之处:在详细考订佛教文献的基础上,注重对佛教历史的考察;把佛教放在中印文化交流及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环境中去考虑;同时,他还以一种同情默应与心性体会的心态去研究。这些都是汤用彤佛学研究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