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法音》2014,(10)
正首先,祝愿到此参加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的各位来宾,吉祥、健康、快乐!目睹诸位代表团结一致,为佛法恒久存世和弘扬佛法作出巨大的努力,我对佛法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要是世界上所有佛教徒都积极地相互合作,佛法就能一直繁盛下去。佛教繁盛,其光辉就如百千太阳和月亮照耀大地。佛法的精华是戒、定、慧。要分析这三个概念的话,可引申为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  相似文献   
42.
正1987年5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赴泰国访问期间,专程拜访了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总部,受到"世佛联"主席桑耶先生诚挚友好的接待。同道相见,分外欢喜,赵朴老触景生情,赋诗抒怀:缘兴师子国,地择泰王都。佛日中天照,金轮亿众扶。和衷行六度,悲愿济三途。相见多相勉,同心德不孤。这首诗概括了"世佛联"最初成立于斯里兰卡,总部初设于科伦坡,后迁至缅甸仰光,再迁至泰国曼谷的史实,表达了对"世佛联"宗旨事业的由衷赞叹。"相见多相勉,同心德不孤"是对中国佛教协会与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友好往来、交流合作的真诚期许。  相似文献   
43.
《法音》2014,(10)
正尊敬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尊敬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秘书长攀洛·泰阿利先生,各位贵宾、各位代表:首先我谨代表越南佛教僧伽会与越南佛教信众,并以个人的名义,热烈祝贺第27届"世佛联"大会在中国陕西宝鸡成功召开,向出席本次大会的各国佛教代表、嘉宾表示诚挚的问候,祈愿在佛陀慈光加被护佑下,各国佛教高僧大德、代表嘉宾及热爱世界和平的人士,团结一致,共同为建设世界永久和平与人类幸福而努力精进。对于世界佛教信众而言,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是  相似文献   
44.
正在法舫法师诞辰110周年和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即将在中国召开之际,回顾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中的中斯两国佛教文化教育交流,缅怀法舫法师等佛教学者在斯里兰卡为培养新型佛学人才、重建两国佛教界的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实际贡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佛教复兴运动时期,斯里兰卡国名仍是锡兰,故本文沿用旧称。近代佛教复兴运动以来,锡兰一直在佛教国际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研究佛法的欧美学者大都以锡兰所传巴利文三藏为依据,甚至在锡兰  相似文献   
45.
相较道家思想而言,儒家思想和佛家思想对于艺术创作及批评的影响不占主流。不可忽视的是,它们对于古代书画批评之浸渗仍然是明显的,具体表现在古代书画批评之批评思想、思维逻辑、术语范畴、语言方式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46.
常正 《法音》2008,(10)
本刊讯9月29日上午,河南平顶山佛泉寺阳光灿烂,佛旗招展,万头攒动,中原鲁山释迦大佛的开光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47.
龚晓康 《宗教学研究》2005,109(1):147-149
<大智度论>为诠释大品般若经的论著,被称为"论中之王".该论涉义极其广泛,对念佛法门的阐释也较为详尽.本文从念佛的方法、念佛与般若、念佛与见佛、念佛与往生等角度入手,对<大智度论>中的念佛思想进行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48.
陈文忠 《法音》2004,(8):25-26
释迦文佛塔位于福建莆田凤凰山南麓广化寺的东侧,又称广化寺塔。该塔建于南宋乾道元年(1165)之前,仿木构楼阁式石筑,八角五层空心,总高30.6米,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塔创建年代不详,但据塔上第二层北门右门柱上“乾道改元清明日毫社张景醇挈家同登”字样看,该塔在南宋乾道元年(1165)就已建成,故创建年代最迟应在南宋乾道元年前。第一层塔室南壁的壁龛内壁上有自左至右竖刻楷书两行“舍利塔镇旧基”,可知此塔前身是一座不知建于何年的舍利塔。石塔坐西北朝东南,塔体均为花岗岩石,面层细凿,由须弥座和塔身组成。…  相似文献   
49.
唐思鹏 《法音》2004,(9):50-53
一8月25日至28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陈文尧副秘书长、教务部副主任清远法师、《法音》编辑部编辑唐思鹏居士和国家宗教事务局院校处魏延军先生一行5人组成的考察组,驱车前往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实地考察该寺的办学情况,听取山西省宗教事务局、山西省佛教协  相似文献   
50.
杨维中 《佛学研究》2004,(1):146-159
隋唐时期,道教继续延续了在佛道论争之中建构自身心性思想的历程。特别是唐初佛道论争所提出的问题,对于日后道教心性论的形成与成熟起了推动作用。两次佛道争论高潮中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对于唐初佛道论争所涉及的心性思想方面的内容作了分析,认为二教对于“道”与“道体”范畴的不同理解以及对于“道法自然”、“道生万物”等本体论、本源论命题的不同看法,不能不说与佛教思想的激发及其佛道争论的刺激有重要的关联。特别是佛教心性论只是道教思想家进行思想创造的“前理解”与诠释背景,他们的诠释对象仍然只能是道教及其道家思想传统,因此,道教心性论思想的若干命题即便是与佛教的相关部分非常相似,但其基本精神仍然是道教的。换言之,佛教心性论影响道教心性论的最大者其实是哲学方法,而非简单的名词与命题的移植或模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