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张华 《学海》2014,(3):195-199
遗民遁佛是明末清初佛教的一种特别迷人的现象,其中不仅蕴藏着佛教兴衰的奥秘,还含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丰富的精神营养。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撷精取萃,去芜存真,对遗民遁佛的原因、过程及影响进行初步探讨,重点勾勒出明清鼎革后从江南迤逦到岭南的遗民遁佛的"三大集群"。  相似文献   
102.
土观·罗桑却季尼玛对汉地儒家的源流和特点的系统阐述,是儒家图景在藏传佛教视域下的首次完整呈现。其立足于"初儒教如星、次道教如月,最后佛则如日"的立场,区分了"儒"、"儒教"、"儒学"的内涵和特点;其通过对儒学不论述佛教因果轮回涅槃、四书五经和朱子并不抨击佛教的解释以及用佛教的观点诠释《大学》,表明其佛儒并行不悖的倾向,其对易学在藏地的影响以及藏地对孔子、易学的谬见清理,体现出当时藏传佛教对儒学认知的进一步深化,在藏传佛教与儒学交流认知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3.
学诚 《法音》2014,(4):45-52
正受戒、学戒、持戒是每位比丘都会遇到的重要课题,如何做好,对一位比丘的成长关系重大。《弥沙塞羯磨本》中有言:"《戒经》云:戒为净身,定为净心,慧清烦恼。若无明慧,烦恼不除;若无正定,明慧不发;若无禁戒,正定不成也。"佛制五年学律,但其实古来很多祖师学律、持律不止五年,僧传中有史可见者比比皆是。即便学律多年,如何持好戒依然是一个常学常新的课题,如慧休法师"理可虚求,事难通会"(《续高僧传》卷第十五)的感叹并非没有缘由。因为学戒、持戒是一个综合、系统、长久的过程,必须明了各种相关的问题,并善巧、妥当地处理好,这样才能在持戒的道路上比较顺利。  相似文献   
104.
《法音》2014,(10)
正尊敬的全国政协杜青林副主席、马飚副主席,尊敬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攀洛·泰阿利秘书长,各位长老、各位代表、各位嘉宾:今天,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在本师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供奉圣地中国陕西宝鸡扶风法门寺隆重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法门同道,汇聚一堂,这是全世界佛教徒两年一度的盛会,因缘殊胜。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并  相似文献   
105.
正显然,生态或环境主义意识是当下佛教的一部分,有人认为它越来越成为未来佛教的一部分。不过,我并不认为这是过去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会欣然接受对此观点的批评指正,但在此必须承认在前现代佛教中几乎没有发现明确、理性且热切地阐述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以及对自然内在价值的认识,也没有意识到自然环境受  相似文献   
106.
幸福之道     
正追求幸福,人性使然。多少人穷一生之精力,殚精竭虑营造自己的安乐窝;多少人奔波劳碌,寻找自己栖身的温馨港湾。世人追求幸福,可谓费尽心力矣!怎样才算幸福,又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实乃人生重大课题,必须慎重思考。权势、地位能使人幸福吗?智王撒落满住在华丽的宫殿里,终日哀叹:"虚而又虚,万物皆虚。"(训1:2)普鲁士王查理五世晚  相似文献   
107.
乾空 《法音》2014,(3):23-28,33,34
正序言佛陀成道五年之内,僧团和合清白,行为清净。佛成道后第五年,有比丘造作有漏过失,佛陀开始制第一条淫戒,次年再制盗、杀、妄等诸广戒。佛陀成道十二年中,仅诵略戒:"善护于口言,自净其志意,身莫作诸恶,此三业道净,能得如是行,是大仙人道。"十二年后,有人违犯前制广戒,故佛不再诵戒,而将广戒交付弟子来诵。在其后的弘教岁月中,佛陀就弟  相似文献   
108.
《法音》2014,(9)
正关于文明形态及对话问题记者:您是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的发起人之一。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文明对话无疑有助于彼此间的了解,那么对各个文明本身是否有好处?比如,通过您参加尼山论坛,佛教有了什么变化?当今世界危机的根源,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乃至不同文明之间相互竞争性、排他性思维模式的结果。一种文明一旦形成,如果不能随着时空因缘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其生命力就会变得非常脆弱,乃至最终走向衰亡。纵观各种文明的发展演变史,不难  相似文献   
109.
《法音》2014,(10)
正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阁下: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第18届世界佛教青年联谊会大会,以及第9届世界佛教大学议会大会,于佛历2557年(2014年)10月16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宝鸡市法门寺举行。副主席阁下拨冗光临各会议的开幕仪式,给予我们支持,令会议更添殊胜。在此,我谨代表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向副主席阁下表达由衷的感谢。此外,我想借此机会,代表所有出席的代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国家宗教事务  相似文献   
110.
《法音》2014,(10)
正尊敬的大会主席,诸位大德高僧,各位嘉宾:我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这次盛会,内心无比欣喜,因为在这特殊的一刻,我们从世界各地汇聚到这殊胜的宝地,讨论佛教徒如何为他们身处的社会谋福祉,为和谐作出更多贡献。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佛教与公益慈善"。以我个人的愚见,在很多受佛教影响的国家史上,杰出的佛教人物是社会的瑰宝。这些人物在他们所服务的各个社会层面作出巨大贡献:作为文化使者、革新的先驱、和平的推动者。在早期佛教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