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4篇
  免费   212篇
  国内免费   750篇
  209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不安全依恋者的注意偏向是指依恋焦虑和回避个体对依恋信息产生或趋近或回避的注意偏好, 这一注意偏好使得个体形成了处理与依恋对象关系的特殊认知机制:依恋回避个体偏好采用防御性机制, 倾向于回避对依恋信息的注意; 依恋焦虑个体偏好采用夸大性机制, 倾向于夸大威胁性信息, 因而会积极寻求与依恋对象的亲近。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情绪信息、痛觉感受和工作记忆三个方面; 加工阶段特征主要涉及P1、N1波等代表的注意自动加工和LPP波代表的注意控制加工; 脑网络上主要包括两个子网络, 即负责情绪评估的边缘系统和负责情绪调节的以前额叶为代表的神经网络。未来研究中更应该关注刺激物的生态效度, 检验依恋系统是否激活, 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的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阶段的关系, 不安全依恋者注意偏向产生的分子遗传机制以及注意偏向的跨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82.
西方志愿者行为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林  石伟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0):1653-1659
志愿者行为是在组织背景下, 个体经过深思熟虑之后, 自愿对主动寻求帮助的对象实施的一种长期且无偿的帮助行为; 其形成和发展可以用功能理论、特质理论和多因素模型来解释。志愿者行为的测量工具主要有志愿功能量表、志愿精神问卷和志愿者行为问卷。研究者对人口统计学特征、人格变量、动机变量及组织因素等志愿者行为的前因变量及志愿者身心健康、社会收益等志愿者行为的结果变量的探讨比较深入, 但在概念明晰、理论整合、测量工具、取样探索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3.
环形模型:整合人格研究的一种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形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具有系统有序的相关模式的一组变量的取向,它可作为研究思路、形成待检验的理论假设、分析方法、检验其他结构的法则网络系统,具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数学属性,是人格和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工具。人际环形模型对于人际特质结构的探讨,对人际相关心理结构的检验,以及对于人际行为的描述和预测,都有其独特的效力,是以五因素人格特质模型为代表的因素模型的一个重要互补且兼容的模型。本文就人际环形模型的理论与实践背景加以介绍,并用人际形容词量表(IAS-R)的实证数据来演示环形模型的分析和检验过程,从而对环形模型的数学属性及其分析检验方式加以阐释。最后论述了该模型对于传统人际评价的理解以及本土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
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德育方法论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方法论是关于德育方法的理论.在价值观多元化的当代社会中,传统的灌输法失去了其合法性.面对价值观多元化的挑战,价值澄清理论、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关怀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都提出了各自的应答方法.由于它们的理论基础不同,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其方法功能仅关注某一方面,所以它们的德育方法论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所面对的现实道德冲突问题.以系统论为研究视角,科学阐明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方法的理论基础,并论证其整合的可能性与合法性,把现代德育方法进行系统整合连接,构建价值引导、实践体验、感情建构的方法论整体系统是当代德育方法论发展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85.
自愿性工作行为是角色规范之外的自发性行为, 它包括两大类型:一是以组织公民行为、建言行为、周边绩效等为代表的角色外行为; 二是以反生产行为、沉默行为、越轨行为等为代表的负面组织行为。自愿性工作行为的产生是个体与情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组织公民行为-反生产行为”与“建言-沉默”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相反, 在一定条件下且可以互相转化, 本研究将特定类目的转化过程推论至总体, 并用情感事件理论、道德补偿原理及经济理性分析对该推论进行理论论证。  相似文献   
86.
张晓 《心理学报》2011,43(12):1388-1397
对119名幼儿进行历时两年的三次追踪测试, 采用潜变量增长建模, 检验童年早期的社会能力是否呈线性增长, 并考察气质、性别、母亲受教育程度及其交互作用对社会能力发展水平与速度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社会能力在两年中呈线性增长, 起始水平及发展速度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 (2)女孩起始的社会能力水平高于男孩; 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 儿童起始的社会能力水平就越高; (3)气质节律性对社会能力增长速度的预测因儿童性别而异:节律性能够负向预测女孩社会能力的增长速度、正向预测男孩社会能力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比较大学生人际困扰、社交焦虑和心理症状的现状与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见解。方法:采用自制大学生压力源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大一、大二、大三共1291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人际关系困扰各年级总检出率为27.2%;大二和大三人际敏感因子均分高于大一,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并有显著差异;社交苦恼因子和总均分高于常模,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总体社交回避及苦恼与抑郁、强迫、焦虑等心理症状有显著正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际困扰、人际敏感症状存在年级、性别差异,和典型表现形式;社交回避及苦恼可导致不同类型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88.
在最近几年的阅读心理的研究中,以 G.A.Radvansky 等人为代表的一些学者采用Fa n 效应技术来研究课文表征中的情境模型,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同时也引来了以J.R. Anderson为代表的一些学者的争议。文章主要对Fan效应、情境模型的一般情况以及Fan效应 在情境模型中的应用和由此引来的一些质疑进行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9.
采用TIMSS2003中的数据,应用混合模型,比较香港、日本、瑞典和美国四个国家(地区)教师资格因素和职业发展因素对其学生数学学业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香港教师高学历和常有其他教师听课提高了学生成绩;瑞典教师的性别、专业和参加数学教学方法方面的职业发展活动,以及美国教师的专业和听其他教师讲课显著影响其学生成绩;日本教师资格和职业发展因素对其学生成绩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0.
重灌输轻养成、重理论教育轻行为训练是青少年道德建设成效不高的重要原因,而养成训练则被证明是未成年公民道德素质生成的有效路径.这是由品德生成的客观规律、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体验教育、实践育人的任务决定的.要切实提高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实际效果,德目指标应易记易循,行为准则须明确具体;活动方案设计应贴紧未成年人实际,训练活动要注重可操作性,强化情感体验环节,抓好"小处"、"小事",注意训练活动的持续性和家校(园)之间的良性互动,不断巩固养成成果.实践证明,从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养成训练入手正是促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