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57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95篇 |
专业分类
22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86篇 |
2022年 | 64篇 |
2021年 | 61篇 |
2020年 | 85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70篇 |
2015年 | 86篇 |
2014年 | 180篇 |
2013年 | 80篇 |
2012年 | 123篇 |
2011年 | 181篇 |
2010年 | 135篇 |
2009年 | 117篇 |
2008年 | 131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101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81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69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43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45篇 |
1994年 | 40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清代中期“以礼代理”说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中期,以凌廷堪、焦循、阮元为代表的汉学家提出了“以礼代理”说,即主张用礼学代替理学。他们认为,儒学的中心是“礼”而不是“理”,脱离了“礼”而言“理”,只能导致师心自用以及对人的具体情感的漠视。这一学说是清初顾炎武所倡导的学术方向的继续,它把人们的目光由内在精神变革转向对外在制度的关注;同时,这一学说明确反对以抽象化的“理”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理学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2.
采用混合实验设计, 句子-图片匹配范式和动态过程再现范式, 以包含静态情绪和动态变化情绪信息的句子为实验材料, 以被试对图片的反应时间为因变量指标, 通过不同时间间隔的设置以及不同的实验程序, 探讨了语言理解中静态情绪和动态情绪的心理模拟及其时间进程。结果表明:(1)被试对情绪的心理模拟与句中的语言描述一致, 情绪语境能够激活被试的经验模拟。(2)被试在句子理解加工的初期就能迅速、即时地模拟静态情绪信息, 且这种模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3)被试可以对动态变化的情绪进行动态的心理模拟, 不过这种模拟所需的时间要长, 是在句子理解加工的后期完成的。被试对不同情绪变化方向的句子模拟受到原情绪状态的影响, 当阅读由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变化的句子时, 由于被试固着于原来的消极情绪而发生了模拟积极情绪的困难。 相似文献
103.
高校德育教学实践中的心理科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德育教学实践中心理科学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的应用。心理科学应用对德育教学的动态效应、丰富教学体系、拓展教学领域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子实(马坚教授的别号)归真已经十周年了。我,他的老同学,一直忘不了他在五十七年前,病中写给我的这两句话。1931年9月初,包括子实在内的“中国第一届留埃学生团”的行期已经确定,子实忽然在故乡沙甸病倒了。他怕错过行期,失去良机而心焦如焚。 相似文献
105.
论梁武帝之亡国并非由于佞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武帝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由于他既是创业之君又是亡国之君,历来世人每把梁末的社会动乱及灭亡,归咎于梁武帝的佞佛。实际上,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现分析如下。首先,佞佛是南北朝的共同风气,并不只是梁武帝时独有的现象。佛教自东汉时传入我国,经过魏晋到南北朝,进入一个兴盛阶段。南朝帝王,大都尊崇佛教。宋文帝曾对何尚之等人说:“范泰、谢灵运每云:六经典文,本在济俗为治耳;必求性灵真奥,岂得不以佛经为指南邪!颜延年之折《达性》、宗少文之难《白黑论》。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正>乐清剪纸的抽象符号形式构成,表现了我国民间美术的一种艺术精神,是一种艺术创作思想和表达方式,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智慧的象征。建立乐清的剪纸抽象符号形式构成系统并体验其艺术精神,对推动民间美术不断地向前发展,拓宽艺术家的创造思维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9.
110.
纯粹道德学说与人类学——对康德先天有效的普遍实践法则的批判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伦理学的主旨自然是要为人类行为提供一条先天有效的普遍实践法则,以回答"我该做什么"这一中心议题.为了保证实践法则的普遍有效性,康德提出伦理学必须排除一切来自心理学和人类学的东西,伦理学的原理绝对不能建立在经验人类学基础上,于是,在纯粹道德学说的先验形而上学和经验人类学之间作出严格分离.按康德自己的说法是:纯粹道德学说不可建立在人类学上,但它能够而且必须运用到人类学上.作者在这里主要指出了康德晚年出版的一部重要伦理学文献:《伦理的形而上学》,这部书的意义尤其在我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处在许多康德伦理学研究者的视野之外,是造成某些片面理解的原因之一.翻译弗尔施纳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我们完整地考虑康德伦理学思想的系统布局,消除不必要的对康德的一些误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