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国宗教》2022,(7):F0002-F0002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中央统战工作会议7月29日至3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今年是我们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要坚持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的正确方向,准确把握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发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作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  相似文献   
12.
阶层刻板印象是以阶层为分类依据,形成的关于不同阶层的固定心理图式,其内容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阶层刻板印象在阶层互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广泛地影响人们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偏差地图理论强调阶层刻板印象对阶层互动的直接影响,同时解释了阶层刻板印象的积极和消极后效。制度正当化理论强调阶层刻板印象作为维持现实合法性的心理工具,对阶层互动的间接影响,主要解释阶层刻板印象的积极后效。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明确阶层刻板印象的研究取向与操纵性定义,拓展阶层刻板印象的后效及其干预策略,并整合阶层刻板印象后效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3.
基于阶层线性理论的多层级中介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三种常见的多层级中介效应模型, 并根据阶层线性理论和依次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 详述了多层级中介效应的检验步骤以及中介效应量的估计方法, 在2-1-1和1-1-1中介效应模型中, 推荐采用对层1自变量按组均值中心化, 同时将组均值置于层2截距方程式的中心化方法, 以实现组间和组内中介效应的有效分离。本文还展望了多层级中介效应模型的拓展方向, 即多层级调节性中介模型和多层级结构方程模型; 以及检验方法的拓展, 即Sobel检验和置信区间检验。  相似文献   
14.
社会支配倾向指个体对基于群体产生的等级制度及社会存在不平等现象的偏好程度。高社会支配倾向者认为高能力者应比低能力者获得更多的社会权利与社会资源;低社会支配倾向者认为社会应该按需分配,不存在等级差异。社会支配倾向会对社会阶层、偏见、政治态度、公平等现象的作用产生影响,是这些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今后需要立足于社会支配倾向的本质与社会应用开展整合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生男偏重对农村生育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益龙 《学海》2005,(2):54-57
生男偏重仍是当前中国农民生育心态的典型特征,是农民多胎生育的主要动机,影响着农村生育水平。均衡生男偏重,需要在继续加强和推行计划生育的同时,采取一些补偿或优惠措施  相似文献   
16.
原新 《学海》2005,1(6):10-14
向低生育率水平迈进是世界人口发展大趋势。中国人口生育率已经步入低水平行列,而且还在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低生育率是一把“双刃剑”,长期维持过低生育水平的结果,不但是人口结构的极端异化,而且将最终导致国家和民族的消亡。人口过程是长周期事件,认识和解决人口问题要有足够的提前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出口导向型低成本经济发展战略的道德缺失主要有三个层面的表现,即劳动者层面、企业层面和国家层面.具体表现为,违背分配正义、不符合劳动力价值界限要求与人的全面发展、不利于人口再生产发展;无助于工人技术水平提升、致使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对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不利、对外补贴消耗本国财富、影响国民素质提升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府过分重视社会福利的总体性,主导经济理论以形式上自由选择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公正,以及政府被单纯行政理性驱动,忽视了公共行政正义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张丽锦  陈亮  方富熹 《心理学报》2011,43(9):1075-1086
本研究旨在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诊断工具” (Inventory of Piaget’s Developmental Task, IPDT)中的守恒与关系领域分测验改编成动态测验, 并应用于不同程度学业成绩儿童当中以探查其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在实验研究基础上结合以往动态测验的编制技术, 把动态施测过程分为“前测—干预—迁移—后测”4个阶段, 分别确定各阶段的测题并构建了6等级提示系统。在中等学业成绩儿童(n = 33)和低学业成绩儿童(n = 35)中的应用发现, 动态测验测得的能力获得变量对儿童的学业成绩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 证实了所改编测验的有效性; 动态测验情境下中、低学业成绩儿童的潜在认知水平基本相同, 所改编的动态测验有助于发掘儿童的潜在认知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9.
探讨疟疾导致术后高热的诊治方法,回顾性研究15例疟疾导致术后高热患者的诊治经过,其中1例确诊患者给予氯喹治疗后痊愈,14例疑似患者经氯喹试验性治疗后痊愈,9例患者随访1年均无复发。因此,对曾有输血史或疟疾史的术后高热患者,排除感染或变态反应后,可给予氯喹试验性治疗,无需等待确切的病原学结论。  相似文献   
20.
王霞  于春玲  刘成斌 《心理学报》2012,44(6):807-817
通过考察解释水平, 诠释时间间隔和未来事件效价的双向关系。结果发现:时间间隔会影响人们对未来事件效价的感知, 高解释水平事件在长时间间隔后发生的感知效价更好, 而低解释水平事件在短时间间隔后发生的感知效价更好(研究1); 同时, 未来事件效价也会反向影响人们对时间间隔的感知, 相对于未来发生的正效价事件, 负效价事件的感知时间间隔更短(研究2)。无论是时间间隔对未来事件感知效价的影响, 还是未来事件效价对感知时间间隔的影响, 解释水平均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