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中国宗教》2023,(1):82-83
<正>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切实加大宗教中国化实践步伐,聚焦“管得住、管得好、管平安”的重要目标,将企业标准化管理理念跨界植入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中,在全国先行先试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标准化建设。2020年,越城区宗教活动场所标准化管理系列规范由越城区市场监管局正式批准为区级地方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552.
高校在设立“应用伦理专业硕士”时需要思考一些基础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如何理解“应用伦理”的学理性与应用性的关系、“应用伦理专业硕士”教育该如何定位以及如何培养“应用伦理专业硕士”等。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确认“应用伦理专业硕士”的教育方向和培养理念,明确“应用伦理专业硕士”可以应用在哪里。  相似文献   
553.
木材是自然界的原生物质,也是最低碳的空间材料之一,低碳的木质空间给人以自然生态的感受。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利用电脑数控技术准确地从一块木料上切下任何想象到的形象。木结构从取材、加工、设计到安装等都融入了高科技的成分,而由木材本身的缺陷引起的限制正在逐渐减少,因此在木质空间设计方面正朝着如何响应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有效地开发木材结构的表现可能性方向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合理,更适合现代生产技术的木质空间形式。  相似文献   
554.
本文旨在向科学界和大众介绍作为知识之树的树根同时也是思维科学的基础学科而存在的学科——精神学Neonoology的全貌。  相似文献   
555.
新课标实施以来,在全国引起了轰轰隆隆的学习、讲座、讨论、实验、推行等活动.应该说新课标理念已深入人心了,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是有观念,无行动;有想法,无做法;有欲望,无实际……有些课,特别是平常的课堂教学,流于老一套做法,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使得新课标实施起来成了“雷声大,雨点小”的过场,而课堂依然回到了从前的情形:台上老师费尽心血,台下学生无精打采,高中语文课“少、慢、差、费”的现象并没有根本改变,在许多学校,语文课依然是学生最不重视的主科,依然是最不愿花时间和精力的科目,甚至沦落为边缘学科.  相似文献   
556.
作为修院的教师,尽力使修生们——这些隐藏在贝壳里的小珍珠,能够顺利地孕育成熟,适时地脱壳而出,闪光夺目,是一种神圣的天赋使命。让珍珠闪光我们刚踏入人生的旅途,常担忧纯真的心会感到孤独。  相似文献   
557.
朱雅辉 《美与时代》2013,(12):139-140
作为时尚界风头正劲的华裔设计师新贵的女装设计师万一方,从小就非常喜欢艺术设计,经常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汲取设计灵感,而艺术的构成往往也是来源于对生活,或对于某种观点的感悟。  相似文献   
558.
1806年,在纽约,一个名叫威廉·高露洁的美国人以自己的名字注册了一家公司,以生产牙膏开始了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在经历了近200年的风雨历程后,高露洁已从一间名不见经传的小工厂,成长为一家年销售额高达94亿美元的跨国公司。一支小小的牙膏竟然能够卖到200年,而且在过去的17年中,高露洁的股票回报率达到了2932%,远远高于通用电气和可口可乐公司。有人说高露洁是一个商界传奇。那么,这个传奇又是如何被书写的呢?专注于能够带来高利润的产品正像可口可乐公司只专注于饮料一样,高露洁也只对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够给公司带来高额利润的产品情有独…  相似文献   
559.
亚里士多德在其《物理学》卷1章1中提出了他著名的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即从对我们而言清晰明白的事物出发逐渐进入到就其自身而言清晰明白的事物。在阐发这一研究进路的同时,亚里士多德指出一切探索原因的科学研究都从某种“普遍之物”出发逐渐进入到个别的事物。这种观念将读者带入某种“普遍”疑难,因为它既不符合我们对科学研究以“普遍”为旨归的常识性认知,也无法与亚里士多德本人在其他文本中对“普遍”的相关论述相调和。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对理念论的批判读者不难发现,亚里士多德此处对“普遍”的不寻常运用也许有其柏拉图的根源:亚里士多德将柏拉图意义上分离的、作为某种普遍之物的理念理解为是对事物实存的某种确认,并把它作为不可分离的属■或者本质属性■接纳到自己的体系中来,并视其为某种科学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560.
走出枯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