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61.
价值排序是个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也是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一般说来,在道德生活中每个道德主体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以及自己所认定的价值排序表,但这些价值原则的序列不是一层不变的,会相互碰撞和冲突,产生伦理风险和道德困境。当今关于价值排序的研究转向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的确定、研究进路的探讨和研究方法的创新上。本文通过对两本伦理学专业期刊的统计研究,分析了价值排序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以"伦理风险"作为研究进路,以情景主义和透视主义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期为价值排序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可借鉴的路径。  相似文献   
962.
作为灵魂不灭思想和祖宗崇拜的产物,墓葬自产生以来便得到世人的重视,这在诸子尤其是儒家孝悌观念影响深厚的汉代社会尤其如此。汉代墓室建筑的形制、构造、装饰特征等,反映了人们对于死后世界的一种认识,表达的是生者对死者的尊重和追思,反映了汉代社会生活中的等级观念、生死观念和孝敬观念。  相似文献   
963.
文章梳理了海德格尔以"四位一体"、"四重保护"和属人空间为主要内容的建筑伦理思想,揭示了"此在本体论"和中国的老庄哲学与海德格尔建筑伦理思想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964.
企业伦理建设:挑战、关键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伦理建设构成了诸多挑战;企业伦理主体性的缺乏是企业伦理建设的瓶颈;重建企业伦理主体性是企业伦理建设的关键;确立"权利"意识则是构建企业伦理主体性的前提;构建企业伦理规范体系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企业伦理规范体系应体现当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伦理、道德价值观;企业伦理规范体系应注意层次、结构与机制的合理安排;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伦理规范体系与惯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965.
<公共行政评论>作为美国公共行政学会会刊,反映出了行政伦理研究视点在20世纪的变迁.40-60年代,行政伦理研究从改变公共行政学的价值中立预设开始,以行政责任为关注点,从行政伦理的外部控制与内部控制研究,发展到关注行政组织、行政制度的伦理内容研究.70年代,以"社会公平与公共行政"为研究焦点形成新公共行政学派.80年代,关注对"行政伦理"立法的反思,建构"公民主义"的研究进路.90年代,研究方法与研究立场逐渐多元化,研究视阈拓展.21世纪初,批判进路的行政伦理研究继续深化发展,学者也关注行政伦理学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966.
王小锡教授与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教授近期在南京师范大学进行了一次学术对话,双方就金融危机中的伦理问题、企业道德及其作用、企业自由和企业责任、道德资产及其评估体系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967.
自然即人人即自然——人与自然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个整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哲学观念上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握为一个整体,被看作是反对人与自然分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有效路径.目前在生态伦理学研究中所建构的人与自然关系之整体模式是: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然而,这一模式本身就消解了人之为人的存在,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亦随之成为幻像.笔者对比了西方哲学史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两种整体形态,最终指认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形态才是合理的整体形态,而这一整体形态的具体表现形式则是:人即自然、自然即人.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见解则为这一整体形态何以可能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968.
<正>问:您虽退休有年,但仍活跃于学术领域,尤其在传统伦理现代价值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先是提出"伦理文化演进的‘原源之辨’",后又提出"文化生命结构的‘形神统一’"。这两个概念都涉及传统伦理现代价值研究的方法论建构,标志着您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的研究达到了一种学术自觉。我们的访谈就从这两个概念开始。先请您谈谈"原源之辨"。  相似文献   
969.
中国古代拥有十分丰富、甚至领先于世界的金融思想,特别是金融伦理理念。这些理念虽然植根于小农经济,但它对金融活动所给予的价值关怀,则具有历史的普遍性。开发中国传统金融伦理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转换和价值再造,对缓和现代金融发展中的技术和价值紧张,推进金融伦理秩序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0.
人文与医学的渐远和分离是生命科学与技术进步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医学的人文性是医学的本质规定性,人文走进医学本质上是一种相互完成回归的过程.医学道德与医学的关系是人文与医学关系的一个缩影.两者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分离,使它们从浑然一体分化为不同学科,如今的回归并非学科重归医学,而是医学道德回归家园.在社会与科学发展的大背景下,寻求回归之路成为可能,但受到多种条件限制,回归之路定很漫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