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82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一、回顾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改革开放后,伦理学学科重建,在1980年中国伦理学会成立后不久,以密云会议为标志,中国  相似文献   
282.
宗教伦理有世俗性和超越性两方面。宗教伦理的世俗性,是宗教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联系,使人有序安定地生活在人世间,能够信仰宗教和实践宗教的基础;宗教伦理的超越性,是宗教倡导信仰者要超越自我而与神的规范、教诲相联系,超越人的现实性而与神的永恒性相联系,超越现实世界而与神的彼岸世界相联系。世俗性和超越性是宗教伦理作用于信众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83.
社会主义集体利益具有总体性、普遍性、公共性、实体性特征.社会主义伦理同一体的建构,必须制定集体主义伦理原则,用以调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伦理行为构成个人与集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中项,个人敬重集体并遵循集体主义伦理原则,伦理冲动方可能转化为集体主义的伦理行为.  相似文献   
284.
农民“被上楼”现象的伦理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被上楼"现象,源于民生时代的伦理缺位.一是伴随承载着传统人文生态的农民居所的变化,缺乏一种与之适应的全新人文伦理生态;二是农民上楼缺乏一种生活体验上的主体性认同;三是农民上楼过程中,缺乏资源性的政治动员与其利益分配的道德支持.  相似文献   
285.
"道德悖论"是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是中外学界数十年来持续关注的重要课题。中外学界在"道德悖论"的指称对象、解决路径和研究价值等方面持有共识,但在研究风格和志趣方面存在差异。国外学者偏重"道德悖论"的现象揭示及其内在结构的逻辑分析,而国内学者更关注"道德悖论"的内涵界定、矛盾性质和类型特征的探究。  相似文献   
286.
现代社会公共秩序的核心是个体自由,而其价值表现则是公民伦理。我国公民伦理思想的历史积累并不丰厚,与此相关的公民社会亦不成熟,因而现实公共秩序及其规则的形成主要依靠传统习俗与权力意志,这导致现代公民伦理成长的孱弱性和漫长性。在现阶段,消费政治欲望的增长给公共秩序的结构转型带来了双重任务:社会重建与权力重建,两者并无先后轻重之分,只有如何应对之别。  相似文献   
287.
考察周人的德性伦理结构,可以发现宗教中至上神天与祖先神的分离,在伦理上表现为公德之德与私德之孝的分离,使得周人的德性理论突破了血缘关系的范围,成为天下邦国联盟的公共伦理规范。周人德性伦理的结构从纵向上看,是人的德性与天的德性的合一,即天人合德。从横向上看,是领袖人物的德性与众民百姓的德性的合一:即四方同德。从界限上看,是上下内外的合一,即至善伦理与底线伦理的合一、文德与武德的统一。  相似文献   
288.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其道德理想的直接践履,更是其复兴中国、推贤治国政治伦理思想的现实表达,梁漱溟认为中国政治的失败根本上源于传统文化遭到巨大破坏,以及中国没有形成真正的政治文化,要实现中国政治的复兴与强大,必须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并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实现知识分子与农民的结合。  相似文献   
289.
当代德性伦理学认为,德性伦理学的根本特征在于以行为者为基础或中心。斯罗特认为,以行为者为基础的德性伦理学仅仅诉诸于行为者本身,或者说是一种有着普遍仁爱动机的德者。以行为者为中心的基本论点则认为,德性伦理学强调具有一定德性品格的行为者在某种情形下一定会有的行为。并且认为,品格德性本身具有规范的意义。  相似文献   
290.
本文通过辨析韦伯经济伦理概念的含义、韦伯对经济伦理的研究方法、"韦伯命题"等,说明中国经济伦理学界对韦伯经济伦理概念的理解是有欠缺的,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对相关文本的理解思路不恰当;其二,我们自身问题意识的错位与类比的错位.这些理解上的欠缺,对中国经济伦理研究产生了不良影响:由于对经济伦理概念的理解不当,导致研究方式的偏颇,从而未能抓住当代经济伦理研究的重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