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0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635篇
  7974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65篇
  2022年   294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278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547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63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399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437篇
  2006年   434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309篇
  2003年   264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90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148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由中国伦理学会和韩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第20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于2012年4月23日至25日在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召开,近百位中外学者参加了会议. 一、从理论视角看现代社会的伦理问题 (一)关于现代社会的特征 中国社会科学院孙春晨指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消费主义.通过符号消费,消费主义强化了身份伦理,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中国政法大学赵庆杰指出,现代性社会以世界祛魅、个人主义、价值多元、未来主义为主要特征.同济大学邵龙宝指出,当下中国社会的价值困惑主要表现为知识观的分裂、荣辱观的倒错和成功观的迷惘.  相似文献   
242.
“发展”这一概念本身内蕴着对事物变化的价值评判,新发展观将人置于社会发展价值的核心,但对人的自身发展的价值缺乏深入追问.劳动实践是人的特殊生存方式,它既要满足人的保存生命的需要,又要满足人的表现生命的需要;保存生命需要的满足形成人的发展的功利价值维度,表现生命需要的满足形成人的发展的审美价值维度.人的当代发展的物质主义价值取向用人的发展的“有用性”取代人的发展的功利价值维度,同时物化了人的发展的审美价值维度,因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重建人的发展的功利价值维度和审美价值维度.  相似文献   
243.
《道德与文明》2012,(6):2+161
2012年10月13—14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道德与文明》杂志社主办,中国伦理学会、苏州大学、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清华大学哲学系、河北经贸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的"道德治理与道德文化建设——纪念《道德与文明》杂  相似文献   
244.
商业或贸易是互通有无的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对交易双方都有利的事情,但是这种交换却有可能对不参与交易的人或自然界造成危害.传统商业伦理研究交易双方之间的关系,环境伦理视野下的商业伦理则侧重研究交易双方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现代商业活动中的基本伦理关系是卖方、买方及自然界三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商业活动之所以造成许多环境问题,就是因为交易双方出于利己之目的而不惜牺牲生态环境的结果.  相似文献   
245.
《存在与时间》主要是对此在伦理生活的描述。关于此在,海德格尔持的观点是完善论,确切地说,此在所要完善的是本真的自己。然而,此在的本真状态首先和通常是受物和常人遮蔽的。畏则具有揭示(还原)功能,在畏中,死亡的逆意向性构成了本真的此在,使此在得以认识到本真的自己。对于此在来说,这是被动发生的还原。但这只是认知上的还原。第二重还原是采取行动向本真自我的引回(还原)。但基于此在的本质规定性以及此在对存在的归属关系,此在的最终完善是无法达成的,但它可以朝向最终的完善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246.
康德关于人性善恶的思想建立在他对人之本性的界定上,就人的自然本性而言,人并不涉及道德上的善恶问题;就人的理性本质而言,人的本性中既有向善的原初禀赋,又有趋恶的倾向,这为人向善或趋恶提供了可能性。康德说人的本性意味着出自自由的行动的根据,由此人性的善或恶取决于自由的任意将道德法则作为动机或将违背道德法则的动机纳入准则的自由。按照康德的严峻主义观点,人的本性天生就存在一种根本恶,这种恶败坏了一切准则的根据,造成了心灵的颠倒,但正因为其源于人的自由本性,也为人改恶向善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47.
控制感是指人们相信自己的选择和行为与相应的结果存在一致性的一种认知状态,对人的身心健康都有重要影响。控制感剥夺之后,人会产生不适症状(如习得性无助和抑郁)。例如,长期剥夺控制感会引起习得性无助,甚至导致抑郁。影响控制感的因素包括社会环境、个性气质、生理基础,甚至可能受到基因的调控作用。深入理解控制感剥夺背后的心理机制能增进对人们自身心理特点的了解,有助于预防或干预一些心理疾病的产生。  相似文献   
248.
校园暴力现象的伦理病灶在于"你—我共生"的伦理同一性被消解,表现为个体无法在学校及宿舍的人伦关系中获得认同感、归属感,无归属感的个体在精神世界处于孤独状态,在生活世界中个体行为完全听命于任性与冲动。如何使个体在实体中找到归属感并使个体冲动具有伦理合理性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其应对策略为:一是恢复学校作为人类文明传承者的伦理身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重塑学校、教师对学生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双重保障与呵护,使学校、宿舍成为学生的"生活之家"与"精神之家",唤醒学生的"集体记忆"和"同根意识";二是彰显教育的伦理本性,通过教育使个体行为超越人的自然冲动状态,实现个体自然冲动—义务—幸福的转化,使其成为有教养的人。  相似文献   
249.
"责任"的本意是指人们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时应尽的义务,也包括应承担的过失。"责任"天然具有"伦理"的内涵。"责任伦理"是指人们在担任某一社会角色时应承担的责任、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孟子虽未明确提出"责任伦理"概念,但其"老者"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责任伦理意识,具体表现为:"养口体"与"养志"相结合之家庭责任伦理意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社会责任伦理意识;"养生丧死无憾"之终极责任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250.
正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的"向善的生活:伦理学体系阐释的新尝试——《伦理学概论》学术思想座谈会"于2014年1月11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部分高校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会议根据议题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设定主旨发言和自由讨论两个环节。在持续近六个小时的会议中,与会学者围绕北京师范大学廖申白于2009年出版的《伦理学概论》一书及相关议题展开了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