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大恩当言谢     
黄幸平 《天风》2010,(9):64-64
“大恩不言谢”原意大概是:受了大恩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感谢或者根本无法报答的,只有把感激之情放在心里就行了。可遗憾的是,今天把“大恩不言谢”理解成“大恩不用谢”,这就差之千里了。施者说“不用谢”自然是一种美德,但若受者“不言谢”那可能就是一种缺德了。  相似文献   
62.
模态逻辑的关系语义(也称克里普克语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左右关于模态词的解释,其主要特征是,与之前的模态代数理论[1]相比,作为一种塔尔斯基式的语义,使模态句法对象与语义结构  相似文献   
63.
五世纪以降形成的受道法位与中古道教仪式的分类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根据各个法位规定的道士所受仪典名目可以判断,中古时代最重要而且比较流行的基本仪式类型有五种,即朝仪、传授仪、斋仪、醮仪、章仪。另一方面,从古灵宝经开始,道教仪式又逐渐按法位区分等级。本文简略讨论了五种基本道教仪式类型的渊源、形成和发展,揭示了南北朝以来诸法位的各类仪式都仿效灵宝斋仪的演变趋向。  相似文献   
64.
丁妮  丁锦红  郭德俊 《心理学报》2007,39(4):629-637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方法探讨个体神经质水平对情绪加工的影响,测量并比较了神经质高水平个体和神经质低水平个体观看三类图片(积极、中性和消极)时的事件相关电位。结果发现,P120、N130、P230和N250成分的刺激效价主效应显著,积极、消极情绪刺激与中性刺激诱发的ERP差异最早开始于刺激呈现后的120ms左右。其次,在额叶和额中央部位的晚正电位上,神经质水平与刺激效价交互作用显著,神经质高分组与低分组对消极情绪刺激的反应有明显差异,而两组被试对积极、中性刺激的反应没有表现出差异。结果支持神经质与消极情绪相关,个体的神经质水平主要影响额叶和额中央叶的晚期负性情绪加工  相似文献   
65.
葛洪《枕中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藏·洞神部·元始上真众仙记》又题为《葛洪枕中记》,自来学者都将之视为一书二题。该书在《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存目》著录为《枕中书》一卷,题作葛洪撰,并断定“其出后人伪撰无疑也。”余嘉锡先生以其中提及后于葛洪逝世的许穆、许玉斧,亦断其书不出于洪(参看《四库提要辩证》卷十九)以后便没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该书蒙以伪名,遂至少人问津,它在道教史上的地位和影响长期来被忽略了。但据笔者初步探索,发现前人对此书的断案尚有不少可以商确之处,此书在道教史上的地位也有重加考虑的必要。故略陈浅见,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6.
郑计寿 《天风》2000,(10):24-25
读经:得1:14-18;2:17-18;3:5、6;4:13“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老人的感叹,然而有许多黄昏的落日被不少“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所遗弃和遗忘。人类的悲剧之一就是年轻人对老人的不孝不敬,等到年轻人变为老年人时,他又要接受下一代对他的不孝不敬。  相似文献   
67.
迪克兰生活在迈阿密的一个小村庄里,他家门前有一个大湖泊。流水在草丛中缓缓淌过,莲花在水中静静绽放,还有白鹭在耳边盘旋啁啾。白云朵朵的苍穹间碧蓝闪耀,阳光在浮云间绚丽飞舞,迎面而来的风中裹挟着淡淡的腥味,眼前的一切都让迪克兰深深迷醉。酷爱游泳的迪克兰当然不肯浪费眼前这一片天然的游泳场,一有时间,迪克兰就会跳进水中畅游一番。当迪克兰又一次在湖里尽情地  相似文献   
68.
邹莹 《孔子研究》2023,(5):117-126+160
在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思想视野中,国家的形成和政权的建立在超自然的至上神命令下,可以得到被统治者最大程度的认可。其后,“天命”的宗教神秘意味呈现逐渐消减的趋势。处在这一转折处的荀子,将政治治乱的因缘彻底归诸人事。其后,通过证成“服人之道”的基础在“政治秩序”的建构,“政治秩序”的建构基于“礼义之分”,“礼义之分”出自圣王“积思虑”之“心”,荀子最终将殷周之际的“以德受命”之“天命观”转变为“以德致位”之“圣人观”。但在此观念之下,还潜藏着专制威权的思想阴影。  相似文献   
69.
70.
论师爱之过当与恰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爱是教师的基本道德规范 ,但是 ,由于教师对师爱理念的不恰当理解 ,致使师爱发生了错位。本文通过对“师爱之过当”的伦理学分析 ,提出了“师爱之恰当”的人道主义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