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9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决策与推理的双系统——启发式系统和分析系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来,在决策与推理的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了双系统作用模型:基于直觉的启发式系统和基于理性的分析系统。启发式系统加工速度较快,不占用或占用很少的心理资源,容易受背景相似性、刻板印象的影响;分析系统加工速度慢,占用较多的心理资源,遵从逻辑和规则,而且两个系统有不同进化历史和神经基础。该文根据已有的相关研究,综述了双系统在决策与推理中可能的作用机制、相互关系、个体差异,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2.
非形式推理的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黎  张奇 《心理科学》2007,30(5):1133-1135
非形式推理目前被界定为对结构不良的、用自然语言表述的、没有固定答案的、需要进行归纳的问题的推理,推理的结果是个体对问题形成一定的态度和观点。已有研究探讨了非形式推理的一般特征、衡量标准、影响推理的个体特征,以及学生非形式推理能力的培养方式等问题。作者认为开展非形式推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将促进人格特征与认知关系的研究,并有广泛的教育意义,同时提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3.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博大情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也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基本原理,因此对于中医的理论与实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但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对该学说进行严格的形式化研究,使之难以与不断发展中的中医现代化进程相适应。本文就是在这一学说核心内容的基础上,介绍引入次协调逻辑、缺省推理逻辑等先进逻辑来与中医诊断学结合的思想和方法,这样的目的是为今后构造一种符合中医诊断原则的中医阴阳五行推演逻辑系统作准备,该逻辑系统将用来描述基本的中医辨证推演过程。  相似文献   
104.
阅读理解困难儿童的认知加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阅读理解困难是阅读障碍的一个主要类型,近年来受到西方研究者的重视。阅读理解认知加工,核心是有层次的语义加工,理解困难儿童在词汇语义加工和篇章推理和整合上都存在落后。理解困难儿童的信息推理水平落后,可能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语音工作记忆缺陷导致推理加工能力缺陷,另一方面是阅读元认知缺陷导致阅读目的和理解监控发展不正常。这些缺陷之间复杂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5.
推理破奇案     
1940年11月16日,在纽约爱迪生公司大楼的一个窗沿上发现了一颗土炸弹,并附有署名F·P的纸条,上面写着:“爱迪生公司的骗子们,这是给你们的炸弹!”  相似文献   
106.
研究选取202名4~5岁的幼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孩102人、女孩100人,研究采用测验法考察幼儿年龄、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推理能力、心理理论与其阅读理解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Amos22.0验证模型。结果发现,4~5岁幼儿的年龄、心理理论、推理能力能直接影响其阅读理解。认知灵活性、工作记忆会通过影响心理理论、推理能力间接影响阅读理解,并且心理理论、推理能力在其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7.
自二十世纪60年代Edwards首次用实验研究人类推理是否遵循贝叶斯规则以来,国内外贝叶斯推理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困境:对影响贝叶斯推理的客体因素和主体因素研究未成体系,解释理论莫衷一是。未来的研究应该重新审视客体与主体的关系,系统整合和多角度分析影响贝叶斯推理的因素,尝试以三重加工心智模型解释人类贝叶斯推理行为,并对以往的解释理论进行融合,从而更好地揭示人类不确定性决策的本质。  相似文献   
108.
这篇文章探讨实践推理中目标推理的问题,试图发现一个理性主体从信念和愿望形成目标的基本逻辑标准。文中的分析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从只包含信念和愿望的基础模型开始,到增加了数值和排序方式表示愿望偏好的混合拓展模型结束,都给出了相应的目标形成标准,并构造出了形式化的目标形成理论。最后,我们探讨了不同模型形成的目标之间的关系,并证明了混合拓展模型中目标的存在性等基本定理。  相似文献   
109.
研究析取句和条件句之间的推理能检验推理心理学中的主要理论解释。一个实验考察了析取句和条件句中两个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容析取与不相容析取)和推理方向(由析取句推条件句与由条件句推析取句)对析取句与其等值的条件句之间推理的影响。结果发现,推理方向的影响取决于条件句和析取句中基本成分间的关系,在不相容析取关系下的推理成绩好于在相容析取关系下的推理成绩。现有的推理理论不能解释被试的整体反应模式,作者提出的特殊知识启发式与一般的句法意义对比启发式的竞争能统一解释被试的主导反应模式。  相似文献   
110.
预设是指以交际双方的共同背景(共享的知识或信念)为前提的、听话者根据特定语言标记(触发标记)及其限定的对象(计算内容)而推理出的非外显意义。例如,“张明又触发标记发表了论文计算内容”引发了“张明之前发表过论文”的预设推论。理解者依赖触发标记通达交际双方的共同背景,并在计算内容上生成完整的预设;随后,理解者连接生成的预设和共同背景,更新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些认知过程可能会受到语言中语序灵活性的调节;虽然语序的灵活性并不能改变触发标记在预设生成中的核心地位,但会影响预设加工的难度。研究者将预设理解视为一种得体性加工,并根据生成的预设和共同背景是否一致,将得体性分为预设满足和预设违反两类。前者是指理解者生成的预设与共同背景一致,后者是指理解者生成的预设与共同背景不一致。根据理解者是否能够合理化违反预设的语句,研究者进一步将预设违反加工分为预设失败和预设调补。预设失败指的是,理解者无法将不一致的预设内容合理化,更不能将之整合至已有的心理表征中。预设调补是指,不一致的预设内容可以重新合理化,或通过更新原来的心理表征来建构新的意义模型。 研究发现,共同背景能即时影响触发标记和计算内容加工。基于以前的实验证据,我们提出了语境影响预设理解的两阶段认知过程假说。具体而言,理解者在触发标记上,将共同背景与触发标记的语义信息进行整合,而在计算内容上,将具体的预设内容与共同背景进行整合。理解者在触发标记和计算内容加工上的认知过程可能有所不同。预设加工的不同阶段可能会受到触发标记范畴、共同背景与预设的关联程度、共同背景类型、以及理解者参与动机的影响。理解者在整合共同背景和预设内容时,并不是对两者是否匹配作简单判断,而是根据两者之间的关联程度来进行精细的加工。因此,理解者整合两者的难度可能会受到具体匹配程度的影响。理解者可以通过语言共现(即给理解者呈现的语言材料)、视觉共现(即给理解者呈现的视觉场景)、一般性的世界知识/社群关系(即通过社群形成的共识)等三种方式,来建立交际双方的共同背景。在不同的实验范式下,例如阅读范式和人际互动范式,理解者的参与动机可能有所不同,影响预设推理的结果或预设加工的深度。 我们提出,未来研究可以从三个角度进一步探讨预设加工的认知基础:(1)采用计算建模的方法,量化交际互动中听话者理解预设的过程、以及其他过程的影响(如听话者的观点采择);(2)采用脑成像技术,揭示预设加工过程的神经基础;(3)以特殊人群为研究对象,检验和修正预设加工的认知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