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24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29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正>问:您虽退休有年,但仍活跃于学术领域,尤其在传统伦理现代价值研究的方法论方面,先是提出"伦理文化演进的‘原源之辨’",后又提出"文化生命结构的‘形神统一’"。这两个概念都涉及传统伦理现代价值研究的方法论建构,标志着您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的研究达到了一种学术自觉。我们的访谈就从这两个概念开始。先请您谈谈"原源之辨"。  相似文献   
922.
中国古代拥有十分丰富、甚至领先于世界的金融思想,特别是金融伦理理念。这些理念虽然植根于小农经济,但它对金融活动所给予的价值关怀,则具有历史的普遍性。开发中国传统金融伦理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转换和价值再造,对缓和现代金融发展中的技术和价值紧张,推进金融伦理秩序的形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23.
钟涛 《美与时代》2013,(5):32-37
关于“意象”的讨论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争论的人也很多,但都局限在哲学、文学领域,并把它看作是一种精神层而的产物,很少在绘画中提及,更鲜有把它看成是中国画创作所持有的一种思考方式。如今,要提高中国画创作和教学水平,培养新时期中国厕创作人才,我们必须重视用意象思维方式来指导我们的中国画创作和教学。本人就意象及意象思维进行了一些思考,意在抛砖引玉,引发大家一同探讨,共同把中国画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924.
《天风》2013,(5):59-59
安徽神学院于2013年4月10日至11日,组织应届毕业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神学院师生来到安徽省六安大别山——金寨国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参观了刘邓大军驻扎基地遗址,邓小平、刘伯承、李达等首长的起居室,感受到当年军人的艰辛、英勇和爱国情环。还参观了天堂寨风景区,浏览山水风光、红军文化、古寨风隋,赞美神创造的美好。  相似文献   
925.
针灸学的文化属性由其漫长的历史积淀特质所决定,针灸学的科学属性由其在现实中治疗疾病的有效性及其机制的探索过程所决定.针灸学的文化属性与科学属性犹如硬币的正反两面永远无法分离,但无法实现同一个角度的双面认识.不能以其文化属性而排斥科学属性,不能利用文化角度的认识方法和认识结果取代科学角度的探索方法和探索结果,反之亦然.文化的针灸可以努力固守,以保个性的纯洁与永恒;但科学的针灸需要不断发展,以超越个性文化而走向科学大同.现代针灸学研究应当警惕被文化绑架.  相似文献   
926.
作为经典之学、诠释之学、信仰之学、经世之学的传统经学,长久以来形成了经学内容史学化、经学义理哲学化、经学品格崇古化的经学传统,具有沟通经学与西方现代学术的基础。但是,经学在现代转型中遭遇了价值与学理的双重危机,必须用大经学的综合研究弥补学科分科研究之不足,才能化解经学的学理危机,缓解经学的价值焦虑。  相似文献   
927.
投稿须知     
《管子学刊》2013,(1):F0003-F0003
《管子学刊》是综合研究齐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性刊物。1987年下半年创刊,现为中文社会科学来源期刊(CSSCI扩展版)。本刊辟有管子研究、稷下学研究、齐史研究、齐文化觅踪、古代学术思潮、古今论坛、文物与考古、新出土文献研究、学术动态、学术综述等栏目。  相似文献   
928.
张光卿 《美与时代》2013,(11):80-80
“薄意”是寿山石雕诸多雕刻技艺中的一种独门别类的表现手法,也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中少有的以技法要求与审美取向相结合而命名一种雕刻技艺。“薄意”与画像石、砖剔地雕、留青竹刻虽材质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是不同的传统工艺品种之间相互渗化的结果,也是传统雕刻技艺源流的延伸和发展。“薄意”是寿山石雕刻技艺中的一种特有的雕刻手法,福州的寿山石雕不断从传统雕塑艺术中汲取营养,历经上千年的开创、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发展出圆雕、浮雕、透雕、印钮、镶嵌、薄意、微雕等七大类雕刻表现手法,成为中国传统雕刻领域里的一朵奇葩。林清卿使薄意技艺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929.
吴薇 《美与时代》2013,(4):41-43
广西三江侗族县程阳村传统木构建筑,极富传统地域魅力的杆栏式木构建筑——吊脚楼正在不断消失,被世界趋同化的"水泥钢筋砖盒子"取而代之。因此,急须保护逐渐消失的侗族传统民居—吊脚楼,在此基础上,为适应现代生活,对吊脚楼进行低技术再改造,让它获得再生的力量。只有让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融合起来,才能给予侗族传统木构建筑无穷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30.
传统招幌是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从文化形式、文化语意、文化精神三方面折射出了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构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典型的商业文化景观,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