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7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88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益驱动是"利润绩效"至上折射从医人员对医德底线失去敬畏的根本因素;漠视患者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服务根基是从医人员对医德底线失去敬畏的基本因素;"利润绩效"转嫁给患者是从医人员对医德底线失去敬畏的强化因素。"利润绩效"至上的利益机制昭示医学伦理缺陷,折射医德滑坡。  相似文献   
992.
健康道德是关于人类健康的一种道德观念。在生态伦理视域中健康道德观念被拓展、更新。它把人的健康、社会的健康和自然界的健康共同作为研究对象。它提出生态伦理视域下的健康道德具有公益性、代继性和共生性的基本特点,提出人人参加,事事参与;健康生活,健康行为;抵制陋习,抵制败俗;爱护环境,履行责任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993.
公共卫生伦理的实质是维护公共健康的道德责任,明确其实践诸主体的具体道德责任,即政府应当尽力提供与公正分配公共卫生资源,公众应当追求公共善基础上的合法权利,卫生职业者应当献身职业,进而为维护和促进公共健康利益、减少和预防疾病、降低和最小化风险与伤害提供伦理支撑,也将为公共卫生实践主体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994.
现代技术远非古代技术所能比拟,其导致的危害也是前所未有的.约纳斯认为,现代技术本质上是一种现代虚无主义.以往本质上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伦理学无法应对现代技术在道德上挑战.他提出了一种“责任伦理”观,主张医学和医术有一种特殊的责任,当今人类应该对自然及未来的人类负责.  相似文献   
995.
应然的基础主要包括真实性、合意性和正义性三个方面.近代以前,人们对于应然的论证,主要强调其真实性基础,即说明其所依据的世界图景的真实性和真理性;近代以来,尤其是人本主义兴起之后,对应然的论证除了真实性基础之外,还要阐明其合意性基础,即说明其符合人的需要,是可欲的、合意的;在当代,人们认识到个体的合意性之间往往存在冲突,开始更多地阐述其正义性基础以调解个体合意性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如果一个伦理体系不坚持真实性,那么,道德伦理的底线就容易垮塌;如果不重视个体的合意性,那么个人的权利就容易遭到侵犯;如果不重视公平正义,就会损害既有秩序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6.
孟子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突出了"仁义",理解孟子的"是非之心"要结合"仁义"才能得到澄清。孟子的这一处理方式使得"是非之心"有了具体的内容规定。可以把"四端"的顺序调整为: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这一调整有利于协调仁爱与权利、责任和功利原则的关系;有利于合理地处理爱心和正义、公理的关系,从而满足当代伦理实践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7.
社会保障的伦理阐释是一项以伦理学的讨论为基础,同时运用哲学思辨的方法探讨社会保障的道德正当性、内涵的伦理意蕴及伦理价值并对它们进行反思的活动。活动的起点是社会保障的道德正当性,即社会保障的伦理基础问题。作为一种道德权利的人的尊严体现着人之为人的价值,彰显出社会保障的道德正当性。社会保障通过保障每个人免于生存危机来实现人的尊严;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意味着对人的尊严和自由的生存状态的保障。  相似文献   
998.
《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的"金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与儒家伦理相符,即"恕道",亦即"仁"的思想体系的本质特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对"仁"的积极表述;"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是对"仁"的消极表述。儒家的"仁爱"观与基督教的"圣爱"观都是普世之爱,由于二者的起源、发展方式不同,所以表现形式也不同。儒家的"仁爱"观与"敬"分不开,其极至状态为"四海之内,合敬同爱"。  相似文献   
999.
考察西方行政伦理思想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古希腊哲学为行政伦理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思想源泉;近代人文主义思想为行政伦理的产生与发展营造了殷实根基;行政学的诞生催生了行政伦理问题的生成;新公共行政运动为行政伦理学的科学论证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场域.行政伦理学正是遵循这一发展逻辑,由边缘逐渐走向中心并成为新世纪显学之一.  相似文献   
1000.
医疗知情同意是一项伦理原则,也是一项法律原则.虽然不同视角下的医疗知情同意具有相对不同的要求,但两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患者和社会对医方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医方应尽的法律和伦理义务.因此,从法伦理视角审视知情同意原则,以凸显其丰富的内涵及其情、理、法的融合与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