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浩  王庆宇 《学海》2023,(6):161-169
民事在线作证展现出降低作证成本、强化对证人的保护、保障作证活动顺利进行、缓解证人的人际关系顾虑以及实现司法公正的比较优势,具有广泛的适用前景。但当前民事在线作证仍然面临着性质不明确、适用决定机制不健全、法院对在线作证过程的掌控容易被削弱等问题。为优化民事诉讼在线作证机制、充分发挥其优势,应当明确将其作为一种出庭作证方式,积极探索该作证方式在线下审理的民事案件中的适用,确立由法院决定在线作证适用的机制,现阶段应当以证人至当地法院的视频室作证为原则。  相似文献   
32.
复杂图形的双眼视差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用心理物理学实验方法,以能正确分辨图形在深度上起伏周期数的多少作为判据,检测了七名被试的体视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被试者观看复杂图形的视差敏感性是和图形在深度上变化的复杂程度有关。如果以视差作纵坐标,以图形在深度起伏频率为横坐标,则其深度感知的范围是一个区域,该区域的频率变化范围是从0.1周/度到4周/度,当深度变化频率大于4周/度,则无深度感知。七名被试的双眼深度敏感区有个体差异,但其区域的形状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33.
风险决策中动态框架效应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王重鸣  梁立 《心理学报》1998,31(4):394-400
风险决策的框架效应一直是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焦点。该研究利用计算机联网模拟团队分布式动态风险决策任务,从三个方面(过去绩效,启动资金和目标设置)研究决策者在动态条件下风险偏好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目标设置”因素框架效应具有抑制作用,“启动资金”因素对个体和团队有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险敏感性同样适用于解释动态情境下的风险偏好。  相似文献   
34.
段锦云  施蓓  王啸天 《心理学报》2019,51(12):1363-1374
基于信号理论, 研究采用3个依次递进的实验, 分别以大学生群体和在职员工为被试, 探讨了建议寻求者的注视方向对建议者建议提出意愿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建议寻求者的注视方向为正视时, 能够促进建议者提出建议的意愿, 建议者感知到的角色期待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2)当建议者的拒绝敏感性高时, 寻求者的注视方向对建议提出意愿有显著影响; 当建议者的拒绝敏感性低时, 这种影响减弱或消失; 此外, 拒绝敏感性也调节了角色期待感知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5.
记忆的顿悟优势效应指, 与加工非顿悟问题相比, 加工顿悟问题能够产生更优的记忆保持量。该效应在顿悟的两种操作性定义以及不同实验材料中稳定出现。基于顿悟阶段观, 研究者提出两种理论解释记忆的顿悟优势效应的认知机制:认知的生成效应和表征转化理论认为, 顿悟加工过程中的认知努力、适当迁移加工以及顿悟的表征转换加工促进记忆的保持效果; 情绪的“啊哈”体验理论认为, 加工顿悟问题后的情绪对后续的信息提取具有促进作用。未来的研究可从优化顿悟的指标、巩固记忆的顿悟优势效应、评估其持续性以及更加系统探讨记忆的顿悟优势效应的认知机制等四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36.
差别易感性模型认为,携带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既容易受到消极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容易受到积极的、支持性环境的有利影响。随着定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关于基因-环境对儿童发展交互作用的大量研究,主要包括5-HTTLPR、DRD4、MAOA、COMT和BDNF五种基因与环境因素(如,母亲敏感性、压力性生活事件和家庭养育环境等)对儿童发展的交互作用,支持了差别易感性模型。但是,关于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机制、携带易感性基因个体的种族和性别差异问题以及优势敏感性假说的验证,都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37.
顺从是儿童早期重要的社会化成就。传统理论关注父母控制策略对顺从的作用,但实证结果表明其解释率有限;当前理论更加关注积极养育行为在顺从发展中具有发展适宜性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追踪设计考察了84个家庭从儿童6个月到3岁时母亲的敏感性和鼓励自主两种积极养育行为与学步儿顺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1)1岁前母亲敏感性对学步儿2岁时的合作性顺从有正向预测作用,对2岁到3岁合作性顺从的变化没有预测作用;(2)1岁前母亲敏感性对学步儿2岁时的情境性顺从和2岁到3岁的情境性顺从的变化均有负向预测作用;(3)在2岁到3岁期间,母亲的鼓励自主与学步儿的合作性顺从水平有双向正向预测作用,但与情境性顺从不存在双向预测关系。  相似文献   
38.
基于顾客价值的可持续竞争优势的获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东仁 《学海》2005,(3):136-142
资源基础理论基于企业异质性假设,对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分析超越了产业结构理论,突破了企业黑箱,从而实现了可持续竞争优势研究范式的转变。但资源基础理论局限于静态和均衡视角,忽视了资源通过管理导向转变为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本文从资源特性出发,以顾客价值考察了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提出可持续竞争优势维持途径,并进一步揭示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机理和过程。  相似文献   
39.
心理旋转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鹏  游旭群  刘永芳 《心理科学》2005,28(5):1164-1166
心理旋转是一种空间表征转换形式,也是认知心理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结合实证研究,分析了心理旋转加工的大脑机能一侧化问题,阐释了心理旋转能力的个体差异性,探讨了基于心理旋转能力可塑性的提高空问智能的有效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心理旋转领域的研究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40.
赌博障碍是指持续且反复的赌博行为,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严重后果,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总结了赌博障碍的认知功能缺陷及其神经基础,主要集中在如下四个方面:①认知扭曲、②奖赏和惩罚敏感性、③注意偏向和④决策。未来研究应多从认知神经科学角度深入探究赌博障碍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过程,关注大脑结构变化及功能网络改变,并将其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神经生物机制框架中,找到更加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