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近年来,海南省顺势而为,发挥优势,扎实推进宗教对外友好交流,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高度重视,因势利导。2016年,海南省以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在国家宗教局的大力支持下,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支持宗教界开展对外友好交流10余批次,较好地发挥了海南宗教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能超 《中国宗教》2017,(7):56-57
在当今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已经延伸到社会各层的各个领域,我国宗教慈善事业也应该以此为契机,跟随时代的步伐,在发挥自身内在优势的同时,利用高新技术,积极探寻宗教慈善事业发展的新途径,使其绽放出新的活力。宗教慈善与互联网结合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传播媒介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自媒体转变。  相似文献   
103.
通过3个实验探讨红色和蓝色对中国汉族大学生的情绪意义。实验1采用限制联想法考察红色和蓝色的情绪意义。实验2、实验3采用启动范式, 分别考察在知觉水平和概念水平上红色和蓝色对情绪的启动效应。结果发现:(1)知觉水平:在唤醒度和优势度上, 红色知觉引发了高唤醒、高优势情绪, 蓝色知觉引发了低唤醒、低优势情绪, 这与国外研究基本一致; 但在愉悦度上, 红色知觉既能引发高愉悦情绪, 也能引发低愉悦情绪, 而蓝色知觉只引发了高愉悦情绪, 这体现出本土化特点。(2)概念水平:在唤醒度和愉悦度上, 红色概念引发了高唤醒、高优势情绪, 蓝色概念引发了低唤醒、低优势情绪, 这与知觉水平基本一致; 但在愉悦度上, 红色概念只启动了高愉悦情绪, 而蓝色概念同时启动了高愉悦和低愉悦的情绪, 这与知觉水平不一致。本研究表明:(1)红色和蓝色对中国汉族大学生情绪引发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愉悦度上; (2)颜色知觉和颜色概念对情绪的引发机制可能具有如下特点:颜色知觉对情绪的三维度具有直接的引发作用; 而颜色概念对情绪唤醒度和优势度的引发是以颜色知觉为中介, 对愉悦度的引发则是以社会文化为原因。本研究探讨了红色和蓝色对中国汉族大学生情绪的作用, 对红色和蓝色在中国社会环境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 同时, 直接比较并剖析了颜色知觉与概念对情绪的引发特点, 对于揭示二者对情绪引发的内部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4.
杨红升 《心理科学》2013,36(5):1058-1065
熟悉性对于自我信息加工优势的影响往往与自我相关性的作用交织在一起,从而使其成为该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和难点。文章分别介绍了自我参照效应、自我面孔和人名识别研究中对该问题进行考察的主要思路与发现。现有证据显示,熟悉性与自我特异性在自我信息的加工优势中是可分离的,从而表明自我信息所固有的高熟悉性可能并不是造成其具有加工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文章在展望部分将熟悉性进一步细分为材料的熟悉性与任务的熟悉性,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应该特别注意考察任务熟悉性可能存在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以103名大学生为对象,在正性、负性两种情绪状态下,用句子整理任务引发被试抑制情绪或表达情绪两种情绪调节方式,采用信号检测论测得正、负性表情的表情知觉敏感性。结果表明:(1)表情知觉敏感性存在情绪一致性效应,在负性情绪状态下,人们对负性表情更敏感,差异显著(p=0.002);在正性情绪状态下,人们对正性表情更敏感,虽然只是边缘显著(p=0.700)。(2)自动抑制情绪会降低人们的情绪体验,并且会影响表情知觉敏感性的情绪一致性效应。在自动抑制启动的状态下,人们对正、负性表情都不太敏感。  相似文献   
106.
采用威胁信息(蛇类)和非威胁信息(龟类)为实验材料,以词汇和图片两种方式呈现,来探讨是否存在对威胁信息的记忆优势,然后添加威胁和非威胁场景以探究不同的场景启动对威胁信息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1)对威胁信息存在记忆优势,对图片信息的记忆优于词汇信息;(2)在威胁场景下,对威胁词汇和图片信息存在记忆优势,在非威胁场景下,对威胁图片信息存在记忆优势,而对威胁和非威胁词汇的记忆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7.
早期观点认为比喻性语言加工主要依赖右脑, 随着研究的深入, 右脑假说受到许多研究结果的挑战, 左脑参与比喻性语言的加工。同时, 左右脑语言区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 新的研究证实, 前额前部皮层同样参与比喻性语言的加工。比喻性语言的理解需要左右半球及前额皮层的共同激活, 同时对其加工还依赖左右半球的联合作用, 比喻性语言理解神经网络的建立需要新证据。  相似文献   
108.
王孟坤 《天风》2005,(10):26-27
山东省基督教两会于2005年9月2-3日,在济南召开了第六次神学思想建设研讨会。来自全省各地教会70多位同工以及山东神学院的100多位学生参加了本次研讨。自1998年的“济南”会议上提出神学思想建设以来,山东省基督教两会始终把神学思想建设作为省两会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基督教两会不仅成立了由专人负责的神  相似文献   
109.
平面几何图形内隐学习的优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广文  蔡成后 《心理科学》2005,28(3):569-572
在人工语法范式下,以平面几何图形为材料。探讨平面几何图形内隐和外显学习的特点,并增设性别变量以了解内隐和外显学习的性别差异。以108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分内隐和外显学习组,每组男女各半。结果表明:1、指导语上不存在主效应,即平面几何图形内隐学习存在优势效应。2、性别变量不存在主效应,即男女在学习能力上性别差异不显著。3、单元变量上存在主效应,单元二的成绩好于单元一。实验结果再次证明了内隐学习优势效应的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10.
常静  莫雷 《心理科学》2005,28(3):626-632
本研究基于人格的交互作用理论,通过时间与金钱两种助人决策情景,设计两个实验考察了人际敏感性特质对个体助人决策的影响,以及决策角色与社会压力两种情境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相比低人际敏感性,高人际敏感性个体更容易做出助人决策;(2)相比低社会压力,高社会压力下,高人际敏感性比低人际敏感性个体捐助的金钱更多; (3)高社会压力下,相比低人际敏感性个体,高人际敏感性个体为朋友与陌生人决策时会捐助更多的金钱。研究表明:人际敏感性影响个体的助人决策,决策角色与社会压力会对不同人际敏感性个体的助人决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