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3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在《周易》中,"观"作为圣人经验与把握外物及自身的手段和方式,不仅有特定的对象,同时也有着自身的特性。在对象上,《周易》不仅强调对自然对社会的观察,同时也强调对历史及人自身的观照。就特性而言,《周易》之观既是直观,也是遍观和周观,它不仅包含感性的成分,同时又包含着抽象以及理性的推演。在设计学的视域里,"观"这种经验与体悟"物"的方式与传统设计思维具有高度的融通性。中国传统造物实践即遵照了《周易》中"观"之思维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2.
作为视觉艺术的中国画,钟孺乾教授在《绘画迹象论》一书中强调“迹+象+X=画”,也就是说中国画可以这样理解:中国画是一项带着主观观念和主观情感的做迹、造像活动。  相似文献   
173.
援史释《易》成为宋儒解《易》的常用方式,虽然此种注《易》方式并不始于宋代,但大量用史在宋代易学阐释中表现的尤为突出。究其原因,当与宋代儒学复兴、史学发展以及宋代士人的政治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北宋与南宋的史事易学又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北宋援引史事是出于解说义理的需要,而南宋则用史事解证卦爻辞,直接将《周易》视为一部极具历史借鉴及指导意义的经典。南宋卦卦有史的《周易》阐释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北宋援引史事以证易理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4.
田青 《佛教文化》1996,(3):15-15
假如上层建筑是一座宝塔的话,那么.宗教似乎高踞塔顶,而民间艺术,则一直蹲卧在塔基。但也许正因为两者之间的距离,才形成了一个强劲的“张力场”,使以宗教祭把为目的的民间绘画,成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长河中一条色彩斑斓的涌流。湖南民间艺术收藏家颜新元先生多年致力于收藏水陆画。水陆道场,原是佛教最盛大的法会,相传始于梁武帝,是普济六道四生的大斋。按规矩,法会分内坛、外坛。内法分为三间,其中除香花供养外,两侧的壁上还要悬挂上、下两堂请佛菩萨圣儿画像及地狱变相,这便是所谓的水陆画。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75.
轨革卦影虽然流行于宋代,但卦影的起源可以上溯至唐代,而轨革甚至可以追溯至晋代以前.终宋之际,轨革卦影的形式也不完全是固定的,其间经历了一个发展和衰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6.
<正>女性形象是社会文明图像中无法割裂的客观存在,一直是艺术家创作灵感的来源和表现客体。处于不同时代以及不同地域的人都有自己对于女性形象特有的审美标准。作为人类审视对象的一半形象,女性形象以其纯粹而又复杂的形态存在于社会生活以及艺术作品之中,光从浩如烟海的美术作品而论,女性形象在其中就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中西油画的发展中,女性形象始终贯穿其中,女性以其柔美的形象、曼妙的姿态吸引着众多画家进行描绘。女性形象是  相似文献   
177.
正惠州市美协主席黄延桐黄延桐.常青藤.非常谐音。他曾说.我的脑袋不老。岂止是脑袋不老.艺术家永远是年轻。那是.他就是这样舒展成一株常青藤在我的面前.让我佩服.让我画。到底哪一根线条能够表现他那七十多岁的皱纹?到底哪一根线条能够抵达他那蓄满能量的心灵)我一边挥洒着貌似潇洒的线条.脑子里晃动的却是黄延桐先生的画.他的油画.阳光是主色调.静美、纯朴.天然.画中的春华秋熟.朴实的屋舍.溪流.树木.都焕发着令人心醉的乡土气息。记得那年看他的大型画展"阳光下的曰子"就感叹过.他的画,他的人.他的生活.都是阳光下活泼泼鲜亮亮的风景!  相似文献   
178.
庾潍诚 《周易研究》2002,30(5):22-29
焦循破除汉人“卦变”说之非,在《易》学史上颇具远识及贡献。他自己创立的另一套解《易》体系,有以下特点:(一)这是一套“之卦”学说,而不是“卦变”说。它是在既定和已生成的64卦基础上,用阴阳互变的“爻动”(爻之)关系解释《周易》经传,不存在卦与卦的相生成问题。(二)焦循这套学说,虽然体系繁密,但不符合历史事实,且多为强《易》就例、牵强附会之论。(三)焦循并没有最后解决《易》学史上“卦变”说的千古难题。  相似文献   
179.
北大荒版画产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继承中国新兴版画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与劳动环境中应时代需要,发挥着独特的叙事作用。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北大荒版画将垦荒劳动以图像的方式保存,记录了北大荒生活的变迁,是艺术活动与国家建设保持一致的体现,也彰显了具有时代内涵的北大荒精神。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逐步实施,农业题材美术创作中的视觉图像的梳理与研究更具意义和价值,故从作品内容的叙事表达入手,从垦荒生活的记录与表达、农业生产的发展与建设两方面,对经典作品展开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0.
孙司邈 《美与时代》2023,(5):124-126
魏碑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门类。魏碑书法是书法历史中隶书转为楷书阶段的一种特殊过渡字体,为书法字体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从魏碑创作的发展现状、魏碑《李璧墓志》的艺术特色及创作原因、魏碑《画禅室随笔》(节选)的创作想法及笔法分析、魏碑书写的情感表达与创作的总结与反思四个方面入手,着重介绍运用魏碑中《李璧墓志》的笔墨技法,创作书法作品《画禅室随笔》(节选)的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