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在田野调查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大墩、梅坡、甘河滩村,刘集乡的团结、肖家、高李村的基础上,对保安族宗教经典和世俗社会中有关妇女社会地位进行归纳和分析,认为保安族社会中男女平等是普遍认同的心理。并从社会性别和生命周期理论研究为视角,就伊斯兰教妇女观在保安族日常生活实践中得出,青壮年婚育期家庭中妻子和丈夫承担了自己应有的义务和责任,而且中老年女性在宗教实践中也构建了自己较高的社会地位。本文认为以一个民族的宗教实践来探讨宗教诸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构建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2.
6月3日,国家宗教局在上海举行座谈会,对首次开展的"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进行动员部署。各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宗教工作部门以及国家宗教局相关业务司(室)、直属单位负责人  相似文献   
73.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社会文化形态,它与人类社会是双向互动的。社会生活世俗化与社会宗教道德规范化、制度化,在任何人类社会都是互有联系和区别的现象。本文以伊斯兰教历史上三个有代表性的时间节点为线索,就其与世俗化的关系问题进行了一些学理上的梳理。  相似文献   
74.
本刊连续刊登了乔纳森·米勒为英国广播公司(BBC)编写主播的电视片《有关无神论问题访谈录》的部分中文译稿,读者反映良好,普遍希望能将该公司播出的正片《无神论简史》译出,以资同好,以见全豹。本刊拟从本期开始将它的三集分三期刊载。译稿或有错讹之处,恭请大家指正。 无神论涉及西方许多神学、哲学和科学问题,好像是远离现实社会人生,枯燥无味。但在米勒先生的编导下,一些历史现象有了当代意义,而一些当代现象似乎就植根在历史深层中;他讲的主要是西方的事,而作为东方的中国人,也有些感同身受样地戚戚然。他追忆西方的思想家们为无神论经历的种种痛苦和遭遇的诸多迫害以至屠杀,联想今天的无神论者享受着前辈们争得的文明成果,"可以轻松的选择信仰",不胜感慨。而当9·11事件发生几天后,看到在纽约举行的一场大型宗教仪式上,人们高声唱"耶和华是我的牧者",又不由得产生了"牧羊人"的奇异感受。《简史》对于三大"一神论宗教"(即亚伯拉罕诸教)的分析及其关系的揭示,是基于当代世界局势对于历史的一种逆观,可以提供我们思考的地方甚多,很希望听到无神论就皱眉头,遇见鬼神论就亢奋的同志也能勉为其难地读一读,至少可以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 对于美国的国家性质,即:是宗教国家还是世俗国家?在美国国内也有争论。《简史》认为,近数十年美国最高统治者把美国确定为宗教国家,对无神论者公开排斥,这既违背美国宪法,也背离美国建国领袖们的初衷,有回归欧洲中世纪的迹象,尤其反映在对外关系和发动战争上。但是,在美国的知识界,并不都认同这类做法。  相似文献   
75.
李明欢在其文章“欧拉伯:源起、现实与反思”一文中对“欧拉伯”一词来龙去脉有较多论述。“‘欧拉伯’(EuraNa)是由英文‘欧洲’(Europe)与‘阿拉伯’(Arabia)两词组合而成的一个新的人造词。1973年中东十月战争结束不久.法国新创刊的一份以欧阿合作为主题的时事评论杂志,以《欧拉伯》(EurabiaNewsletter)为刊名.由此正式‘制造’了这一新词。该杂志围绕当时‘欧一阿对话’(Euro-ArabDiaIogue)发表评论,并没有产生太大的社会影响。但是,‘欧拉伯’一词.却逐渐被英、法、德、荷等诸多拉丁系语言所接纳,成为一个国际性词汇。”(李明欢,2010)“然而,2005年1月出版的((欧拉伯:欧洲一阿拉伯轴心》(以下简称(《欧拉伯》)一书,对‘欧拉伯’进行了重新解构,将其定义为‘欧洲正在阿拉伯化、伊斯兰化’的政治标签,并进而衍生出‘欧拉伯威胁论’,从而引发欧、美、中东学界、政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论,‘欧拉波’成为研究当代欧美政治的重要新概念。”(李明欢,2010)  相似文献   
76.
<正>5月28日,山东招远几名"全能神"信徒,在大庭广众之间公然杀害一位素不相识的女性。他们的暴行再次激起人们对邪教的强烈愤慨和高度关注,而凶手被捕后披露于世的诸如"信神不怕法律""见了母亲也会杀她"等言词,更令一般人在受到巨大震动的同时感到匪夷所思。这种以所谓"神"的名义大开杀戒的恐怖行为,一段时间以来却并不罕见。不久前发生的打着"圣战"旗号戕害各族平民的系列暴力事件,以及因为某个"法王"的蛊惑而在特定地域多次出现的  相似文献   
77.
<正>本期排在前面的几篇文章,都专门或者也讨论到了宗教与道德问题,包括一篇讲宗教与科学的文章。自从科学无神论产生以来,宗教有神论先是和政治分离,自然,也不能再过问军事、经济等问题了。由国家主导的教育,也借此逐步从有神论的统治下解放出来。学术上,先是科学,后是哲学,也都脱离有神论而自立。在人类公众生活领域,只有道德,还被有神论当做一张牌在到处炫耀。什么"离了宗教就没有道德","信了教就道德高尚"之类的宣传,不仅常常出现在一些宗教家们的言论里,也  相似文献   
78.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9.
一、开足开好规定课程,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我校充分利用“校本培训”的机会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实质,坚决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开足并力争开好规定的课程,且通过值日行政的日常督查,对照课表,严防语文、数学教师随意挤占挪用其他综合学科的课程时间,为真正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学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魏将张邰在与蜀军的交战中身亡,魏明帝曹敬得知消息,忧心忡忡地对中书侍郎陈群说:“蜀国没有平定而张邰却已死了,这可怎么办啊!”陈群也满怀忧虑地附和说:“张邰的确是一员良将,是国家所依靠的根本啊。”卫尉辛毗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