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篇
  免费   172篇
  国内免费   484篇
  155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s),用双任务加工范式探讨背景任务的难度对前瞻记忆策略加工的影响。行为结果表明,背景任务的反应时显著长于前瞻任务,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大,被试的反应时增加;脑电结果表明,前瞻线索诱发的N300的潜伏期在高难度任务条件下短于低难度任务条件,而波幅在高难度任务条件下小于低难度任务条件。前瞻线索诱发的前瞻正波的波幅在高难度任务条件下高于低难度任务条件。这一结果表明,背景任务的特征调节了前瞻记忆的加工策略。  相似文献   
992.
以往研究认为内隐记忆具有不受干扰影响的自动化加工特征,其证据主要来自于对内隐记忆编码过程的研究。最近已有多项研究发现,内隐记忆受提取过程中的干扰影响,但对这一现象的产生机制目前仍尚无定论。本研究根据任务转换相关理论,通过将go/no-go范式引入干扰任务,探讨提取过程中前置干扰对内隐记忆产生影响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前置的干扰任务产生惯性激活时,后续的内隐记忆任务会受到影响,即启动效应降低。对惯性激活进行抑制后,随后的内隐记忆则不受影响。并且,在内隐记忆相关的N400成分上得到了与行为数据一致的结果,即在no-go干扰下,获得的N400新旧效应,在go干扰下却未被发现。研究结果证明,提取干扰对内隐记忆的影响主要由干扰任务与内隐记忆任务对认知资源的竞争导致。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基于评估倾向理论, 通过3项实验考察了特定负性情绪(愤怒)对延迟折扣的影响, 并探究确定感和控制感评估倾向在这一关系中的作用。实验1考察愤怒情绪对延迟折扣的影响, 结果发现, 愤怒组被试的延迟满足倾向显著强于恐惧组和控制组。实验2采用实验因果链设计考察确定感和控制感评估倾向在愤怒情绪影响个体延迟折扣中的作用, 结果发现, 愤怒情绪可以有效增强个体的确定感和控制感(实验2a), 同时确定感和控制感能够增强个体的延迟满足倾向(实验2b)。实验3采用中介测量设计考察确定感和控制感评估倾向在愤怒情绪影响个体延迟折扣中的作用, 结果发现, 确定感和控制感评估倾向在愤怒情绪影响个体延迟折扣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 当个体进行跨期决策时, 体验到与确定感和控制感有关的偶然愤怒情绪会增强其延迟满足倾向。本研究对探究特定负性情绪对个体延迟折扣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4.
本研究探讨知觉组织对时序知觉的双重影响。实验采用三条线段构成的C形为实验材料,操纵图形朝向和SOA水平(实验1和实验2)、图形颜色(实验3)以及反应限制(实验4),要求被试完成同时判断任务。结果发现,在不同的SOA条件下,图形对向条件的同时判断频率均显著高于图形反向条件(实验1),即使在知觉组织线索弱化时这种现象仍然存在(实验2和实验3),而且知觉组织对时序知觉的影响不是由于被试的反应偏向导致的(实验4)。结果说明知觉组织对时序知觉存在双重影响:当两个刺激同时出现时,知觉组织能够提高时序知觉表现; 而当两个刺激非同时出现时,知觉组织显著降低时序知觉表现。  相似文献   
995.
风险决策中, 末期效应指“个体在重复多轮决策任务的末尾冒险倾向升高”的现象, 但其内在机制尚不明确。三个研究的结果发现, 在实验室环境和自然环境下, 不同期望(负期望值和等期望值)条件下被试在最后一轮的投资均会显著增加, 末期效应稳定出现, 且不受到最后一轮决策前被试所拥有的代币数量的影响。即, 就算在风险选项收益更小的情况下, 被试也会倾向于在最后一轮选择高风险选项, 且这一效应是参照点独立的, 这说明末期效应的出现是源于对情绪满足感的追求。未来研究可从这一点切入, 进一步研究情绪影响风险决策过程的机制。  相似文献   
996.
蒋丽  张意如  李锋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7):1141-1152
自主安全动机对安全绩效的积极作用已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但自主动机与安全绩效多水平的作用机制还未得到深入研究。结合自我决定理论与多水平动机过程, 个体与团队自主安全动机通过安全目标, 进而影响安全绩效; 在安全工作情境中通过对自主支持、工作重塑的干预促进自主安全动机。研究拟结合认知测量和问卷测量, 通过纵向研究、实验、准实验研究等方法探讨上述问题。研究结果一方面可拓展自我决定理论与安全绩效的研究; 另一方面为安全管理实践, 尤其是安全培训提供理论依据, 对高风险企业安全绩效的改善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检验视觉注意分配的类别性偏好,采用快速扫视任务,以首次扫视的正确率和反应时作为指标,探寻动物是否有和面孔类似的注意捕获优势; 如果有,则该优势发生在基本类别层次还是上位类别层次。结果发现:(1)相对于非动物而言,动物更容易捕获观察者注意;(2)当动物(狗)作为目标刺激,匹配同领域基本层次的动物(猫)作为分心刺激时,注意捕获优势消失;(3)动物的注意优势是领域间效应。  相似文献   
998.
习得无助感理论发展研究的简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志军  钟毅平 《心理科学》2003,26(2):374-375
习得无助感 (learnedhelplessness)是近年来西方动机研究中的一个焦点 ,它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 ,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的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自六十年代Seligman提出后就引起了许多心理学家的关注 ,并在多个领域开展了研究。1 以控制性为基础的早期理论在Seligman提出“习得无助感”之前 ,已有心理学家发现了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 ,并把这种现象当作一种烦恼或动物病理看待。它的提出源于Seligman&Maier(1967)对狗的实验 ,后来在其他动物和人类身上也发现了这种现象 ,发现了…  相似文献   
999.
专科生心理健康、入学动机及适应状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科生入学动机由兴趣、报负水平和价值观决定,并体现出了较高的功利性和现实性。新生的适应及心理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校园化与良性校园生态的营建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00.
为考察自恋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以及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在其中的调节效应,采用自恋人格问卷、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简版Buss-Perry攻击问卷,对56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自恋显著正向预测攻击行为;(2)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均可负向调节自恋与攻击行为的关系,两者都能显著抑制高自恋者的攻击行为,却无法影响低自恋者的攻击行为。因此,提高观点采择和增强共情关注是减少高自恋者攻击行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