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63篇
  18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82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6篇
  2004年   73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51.
在人类的选择和行动领域中,除了通过理性来掌握普遍原则外,我们同时亦需把握和探索艺术经验,以获得敏锐的感知能力识别个别情境的独特性和复杂性。而音乐具有建立在时间连续性上的经验性特质,这种经验性不依赖语言学或符号学模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反思现有伦理模式,并且有助于我们学习从回应音乐中的"偶然性",延伸到回应现实世界的他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好的音乐经验里,音乐得以自证其审美性与伦理性的共存。因为当我们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聆听期待与偏好,或是仅是为了追求纯粹审美趣味,而是真正地投入在音乐里,尤其是具有肯定生命品质的音乐,我们将透过出于对音乐同感回应(共鸣)的能力,扩展出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并且增加自我理解和自我实现的可能。  相似文献   
952.
在老子思想研究中,有论者以"大道废有仁义"和"绝仁弃义"为依据认为老子在伦理思想上是道德虚无主义,其实,老子强调尊道贵德,但他思想中的"道"与"德"不是传统伦理思想中普遍意义的"道德"的简单拆分抑或西方哲学话语中的"道德"。老子所推崇的是以"道"为价值引领,以"德"合"道","道、德合一"利于万物,"道—德—万物"一体的价值观。他在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史上第一次建构了"形上之道"的道德本体世界,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和价值根源创立了以"自然无为"为伦理选择路径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53.
春秋早期的管子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管子》一书集中反映了他的职业教育思想。管子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现出以下特点:职业教育本质的职业针对性、职业教育内容的应用性、职业教育方式的多样性、职业教育思路的灵活性及职业教育功能的社会性。管子的职业教育思想为当今职业教育进一步强化职业针对性、构建职业教育社会系统工程、建立终身教育思想以及树立大职业教育观念等提供了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954.
邻国的黄禹锡事件,也引起国人的关注。对于把科教兴国作为战略来推行的我国来说,它有警示作用,有借鉴价值,有助于我们反思。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科学要发展,发展要创新。把实事求是的态度同创新的精神结合起来,推动科学的长足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的普遍愿望。黄禹锡是希望创新的,他在创新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世人注目的成就。但当他继续创新难以如期实现时,他就采取了反科学的态度:作伪造假。请注意:黄禹锡事件的本质是作伪造假,而不是科学实验过程的失败,不是对实验结果的误判,也不是他提出的假说经不住实践检验。一部科学史说明,科学是艰苦探索的事业,从幻想、想象到提出假说, 以及假说的被实践所检验为原理、公理、规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已成定论的东西,甚至或者又被新发现、新实践所修正,所推翻,这都是正常的事。在科学探索的崎岖小路上,如果不允许犯错误,受挫折,那只好取消科学。但作伪造假的性质与此迥然不同。作伪造假是道德学风上出了问题,是科学良心出了问题。对这种行为的唯一社会评价,是他在骗,骗他人,骗国人,不管他出于什么动机,骗的行为是一样的——当然,这是就事论事,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人的全部,包括他已经取得和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黄禹锡事件爆发后,有两件事令人印象至深,一是其本国,从学界到政府,对事件进行的严肃认真的调查和处理,并不因为他是国宝级的科学家,就为其袒护遮瞒,封舆论界的口;一是其本人,面向媒体大众,坦诚其作假的事实,向其国人深深道歉,令人对之是又一类的肃然起敬。这样的政府,这样的科学家,在科学的发展上,必定是前途无量的。我们需要反思些什么?这里只提两点:一是“人体科学”,我们是否需要反思?二是反对“伪科学”,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近两年来,与“反科学主义”同行的是为“伪科学”辩护,而走在反伪科学前列的学者,则被冠以“科学警察”的恶称,大批小批,似乎是反伪科学妨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成了中国科学的罪人。我们提请这些伪科学的捍卫家们,看看近邻的榜样吧。所谓“伪科学”,就是作伪造假,作任何其他解释,都是遮羞。  相似文献   
955.
“全球文化战役”,是介于那些接受现代科学之自然、人文内涵的人和另外一些排斥这种观点的人之间的争斗。有人说我们正处于这样一场争斗之中,而且有可能在以后的大半个世纪里,这种争斗带来的紧张不安还会持续下去,对此我不敢苟同。这场争斗的要点在于:何谓现代科学的真正内涵?我们几乎每个人都需要的医学和技术方面的科学价值,是勿庸置疑的。然而,现代科学只是在新近才发展成为一种大规模的人类进取行为,并且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人能真正领悟它的哲学内涵。二百年前,当工业革命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很少有人(包括那些当时受过正规教育的人)了解或…  相似文献   
956.
李威威 《哲学动态》2022,(12):13-20
面临复杂而频繁的全球性危机与挑战,人类不仅要致力于完善实践层面上的各类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体制机制,更需在思想层面寻找共同的价值支撑。全人类共同价值是对西方“普世价值”的扬弃与超越,所内蕴的先进性和超越性深植于其哲学基础之中。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哲学基础包括三个部分:基于“现实人性”与“类存在”的价值主体论;基于价值认识论和存在论辩证统一的价值本体论;基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价值生成论。这三个部分互相渗透、彼此贯通,构成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哲学基石。  相似文献   
957.
智能时代已然来临。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加速推动组织的智能化进程。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中采用智能技术以提高竞争力。在此背景下,人机协同工作日益普遍,人机协同决策成为新型组织决策方式。然而,当前智能组织中的人机协同决策还面临信任度低、可控性低、透明度低、协同度低等一系列问题,它们阻碍了决策质量、效率和体验的提升。本项目认为,人机兼容性,特别是人机内部兼容性,如认知兼容性、情感兼容性、价值兼容性等,或是影响人机协同决策绩效的根本原因。因此,本项目基于人机内部兼容性理论视角,综合采用决策心理学、认知科学、组织行为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通过一系列现场研究和模拟实验,力图揭示人机协同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探究人机协同决策中内部兼容性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进而提出若干人机协同决策优化方法。项目研究成果将有助于促进人机协同决策理论与人机兼容性理论的发展,提升人机协同决策绩效,推进组织决策的智能化进程。  相似文献   
958.
价值哲学是现当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人们对价值观的研究或是着眼于价值的属性或本质,或是着眼于价值的认识或评价,或是着眼于价值观念的形成与结构等等方面;这些无疑是价值哲学研究必须予以深切关注的问题。近读廖小平教授的新——《分化与整合——转型期价值观代际变迁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其从人类发展的代际关系这一独特视角入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59.
和谐价值理念是儒家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对儒家和谐价值理念四个层次的逻辑分析,概括得出儒家和谐观的主体精神以及对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0.
《世界宗教研究》2021,(3):11-23
贝拉凸显了《中间考察——宗教拒世阶段与方向》在韦伯著述中的关键地位,将韦伯对拒世之爱及其现代命运的探究上升到了传统的救赎宗教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这一理论高度,阐释了"拒世之爱"的宗教底蕴,并为韦伯所勾画的关于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命运的阴郁灰暗图景涂上了斑斓的亮色,而其缺失是对韦伯的拒世之爱未作更全面深入的类型学分梳。但是,这位社会学大家对宗师韦伯的相关文献与思想的解读却是深刻且充满洞见的,是发人深省的。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设想,若能从这类思想遗产中吸收资源,取精用弘,或许能在全世界产生更多的回响与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