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40篇
  341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70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98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了深入学习和掌握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上海社联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上海市伦理学会举办了"文化发展与道德建设"学术年会.来自上海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学者和研究生共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朱贻庭和上海市伦理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中之主持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现实,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文化发展与道德建设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2.
人造物概念的表征:功能、意图和目的论的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概念结构研究从“相似”到“解释”的理论转向为背景,评述人造物领域的“意图-历史论”(Bloom, 1996),提出人造物概念结构中自上而下的约束是来自“使用目的”而不是“设计意图”。分析近期报告的大量实验,最后提出人造物概念表征的“基于使用的目的论”的解释模式和人造物归类的双重目标模型。  相似文献   
103.
探索课题研究的前提性问题是从事任何一项真正意义的学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准备性工作。内隐自我信息加工方式研究是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一个前沿性课题,它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人在无意状态下自动地加工与自我有关信息的过程和方式所进行的整体性研究。这一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而且具有其他研究无法替代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4.
褚毅平 《学海》2005,(2):154-163
本文从古典政治哲学和当代哲学家施特劳斯对现代性理论的批判入手,对引起广泛争议的产权改革话题以及新左派、经济学主流派以及自由主义立场进行了剖析.实证主义的虚无主义倾向取消价值判断,在产权改革这样的规范命题上存在根本的局限,同样深受现代性影响的自由主义的产权改革观点则因为其教条主义思维站在了古典自然权利论的对立面.产权改革摆脱困境的根本出路在于回归古典智慧,以理性追求自然正当,实施"按绩分配"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05.
《天风》2005,(7):40-40
十条诫命的道德命令显然是以神的慈爱和公义等属性为基础的。十条诫命的头四诫是关于我们与神的关系及对神的责任,后六诫规范了人与人之间当有的合宜关系与职责。圣经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基于人与神的正确关系上的。  相似文献   
106.
洛维特认为,在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马克思之间存在一种概念的历史谱系,那就是他们在各自的思想中都探讨了人,对人做出了定义,所不同的是,人在他们思想中的地位和对人的探讨的科学性是不一致的.人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体系中没有独立的地位和客观性;费尔巴哈将人定义为抽象的"我-你"关系,从而使人失去了他的社会历史基础;马克思则通过对人存在于其中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分析,实现了对人的真实的阐释.同时,马克思试图克服资本主义条件下所产生的人的自我异化现象,并以共产主义社会中"真正的人道主义"来标识人的解放,来打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目的和手段、对象和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主体和客体间相互关系的颠倒.  相似文献   
107.
知识总是必然地比单纯真信念更好吗?我们可以通过思考知识与行动的规范关系,特别是与断定的关系,来解释这种知识-价值直觉。首先,从表现规范性的角度来看,知识是行动的一个特例;其次,知识是断定的规范,即为了一个真诚的断定p是适切的,那么这个行动者必须知道p;最后,知识的断定规范与知识的价值直觉具有等价关系:断言p在认知上似乎是恰当和有价值的,当且仅当这个断言倾向在认知上是恰当和有价值的。总之,知识的价值最终源于认知主体的偏好及其对个人生活和共同体生活的繁荣的增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8.
耶稣基督在祂的临别赠言中对门徒们说:"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便得不到永生。"然后又对门徒说:"我的肉就是真实的食粮,我的血就是真实的饮料。谁若吃了、喝了便得永生"。当时的门徒根本不明白耶稣基督当时对他们讲的是什么?直至最后晚餐时,耶稣基督亲自将祂自己以饼与酒的方式交托给门  相似文献   
109.
在儒家学说中,“诚”并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真诚,“诚”也是一个本体论范畴。儒学认为人可以同天,“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这也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强调。人能通过倾听自然的言说而得到一点局部真理,但永远不可能把握绝对真理,即大自然的全部奥秘。只有作为绝对主体的大自然才掌握着绝对真理。这种绝对真理是人类的信仰对象,而不是人类的认知对象。现代性的一个愚蠢错误是把这种绝对真理当作人类的认知对象。如果我们认为真理是存在或存在者的本真显现,则真并不仅是命题的属性,也是事物的属性,真理(truth)与真实性(reality)、真(true)与真实(real)密不可分。诚正体现着二者的统一。现代人将道德与自然知识截然分开,失去了诚,扭曲了德。真理论须有个伦理维度才能避免极端怀疑主义。  相似文献   
110.
今天,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许多“假冒伪劣”产品混入了市场,使人们深受其害。“打假”的呼声很高,好在政府已经采取种种措施,严厉“打假”,保护人们利益。那么,我们教会的情形如何呢?事实使我们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