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2篇
  8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182.
本文联系朝鲜后期佛教教学及译经出版情况,探讨韩国近代禅僧翻译、诠释华严学的特点。朝鲜时代佛教教学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华严教学。18世纪《华严经疏钞》的刊行使华严学一度复兴,华严大家辈出。值得注意的是,朝鲜后期华严教学一直处于"禅教两宗"体制下的禅宗影响中。华严大讲伯都是禅师出身,正是他们主导了朝鲜后期的华严教学。到了近代日本强占时期,华严教学沉滞,佛经的翻译出版无形中延续了华严教学,而此时译经的主体大部分仍是禅僧。实际上,禅师们的修行实践经验对他们理解教学理论是有着很大影响的。禅师们是以禅宗的修行观为基础理解华严学的,具有"以禅释教"倾向。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在以禅宗为主的"禅教两宗"体制下,"以禅释教"是朝鲜后期至近代诠释华严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3.
苏轼在他的理论文章中 ,以情感为主线 ,将儒学的性、情、仁、礼、诚、乐、中庸等范畴贯穿起来 ,体现了他以多样性求整体性的致思方式。苏轼的多样性之情为具体的、感性的情 ,苏轼的整体性之情通向理性 。  相似文献   
184.
赵亮 《现代哲学》2020,(5):54-62
对新中国的文艺生产,中国共产党不是简单复制在解放区或原国统区的实践经验,而是立足于新中国特别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全局,进行新的、整体性的战略思考。相比过去的革命文艺和进步文艺,新中国文艺生产的世界视野得到发展和升华,将其根本使命更有效地融入时代使命中,引导受众将个人命运与新中国命运的思考相统一。同时,在统一文艺创作立场的基础上,新中国文艺的创作方法论也得到统一,文艺传统的个体生产方式加速向有组织的集体化生产方式转变,中国共产党意图以此使文艺成为人民的共同精神生产,引领并构成新中国向社会主义的进步。由此建立起来的新中国文艺,在短短70多年时间里,助力推动中国社会发生中国乃至世界历史意义上的深刻变革。面向新时代,中国文艺应引导人们就如何认识和把握人类共同命运达成共识,进而转化为现实力量,成为全人类的自觉奋斗。从此意义看中国文艺和中国文化,特别是它认识世界的观点和表现世界的方法,就真正具备了改变世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5.
曹婉丰 《现代哲学》2020,(6):142-147
西汉虽承秦的制度而立国,然而统治思想上却极力矫正秦政的流弊,从统治者自上而下对"孝"的推崇、践行到以此为基础和标准形成"举孝廉"制度正是其中的重要举措。这个过程折射出的不仅仅是所谓的儒学"独尊",更重要的是儒家政治观念与价值取向对国家政治的多方面渗透与引领。"举孝廉"制度的推行,一方面成为政府选拔和储备人才、扩大政权基础与增加政治活力的有效方式,另一方面也是朝廷推行儒家教化、增强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6.
置身由汉唐经学向宋明理学转型过程中的程颢,对易学的天人之学作出了创造性诠释与转化,建构起仁与天理通而为一视域下的崭新易学天人之学,推出了他的理学体系。程颢的易学,首先开示了一个充满盎然生机、生意的有机整体宇宙图景,继之揭示了此一生机、生意之所自来的终极宇宙根基、根据,即天理,并指出天理是一终极的令物生生之理,即是一最高的绝对之善本身,由此天理即仁体。天理与仁通而为一,可名之日天理—仁体。此一天理—仁体令天地万物涵具并彰显出盎然生机、生意,且一体无隔。人禀受它而具备了存在的所以然的终极宇宙根基和充足的价值根据与资源,应据之一则珍视自己生命的内在价值,令其原发性畅然舒展、展现与实现,再则珍视并善待他人他物的内在价值,视天地人物一体无隔的有机宇宙整体中的一切皆为我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期其亦皆能原发性畅然舒展、展现与实现自我,从而成就起一宇宙式大我,达到成为天理—仁体自觉圆融化身的最高的生命境界,即天地境界。为此,尚需作识仁与定性的工夫。  相似文献   
187.
伦理诉求是对道德动机和行为价值目标的综合判断,是理解公益慈善活动的内涵及意义的关键所在.作为人类道德生活的实践内容,公益慈善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呈现出不同的范式,其伦理诉求是其文化内在伦理精神的体现.相较于西方旨在“公共领域之善”的社会改造诉求,传统中国公益慈善的价值目标更倾向于维护既有的伦理秩序,构筑“伦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88.
原“仁”     
学者们对于“仁”之本字的认定,从重视的部件而言有三类观点。笔者从诸多学者所忽略的“忈”字出发,指出仁字的各个构件同样重要。“仁”字的右半边是“心”的省文而不是“二”,仁之本字为“(?)”(不同于“伈”)。谈到“仁”之本义,不能不提到“相人偶”,“相人偶”是一种表示君臣上下互致敬意的礼仪。郑玄以“相人偶”释仁是深切儒家之脉的,至于以“亲”、“爱”、“人”等释“仁”,是孔子将“相人偶”之义加以扩大延展,并经后世诸儒进一步发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9.
担当是明末清初云南的一位画僧,他精研禅学,擅长作诗,亦擅书画。担当以对禅宗的深刻体悟来观照书画艺术创作,并作有大量富有禅学思想意蕴的题画诗和禅意画。禅画相通是推崇水墨山水、追求空灵境界,游戏翰墨也是以禅入画,不拘形色,画风萧简疏淡,境界荒寒冷寂,极富禅学意趣。担当和尚以禅论画,主张画禅合一,深具禅学哲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0.
里仁为美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就是乡里,比邻而居的街坊邻居比什么都重要,处雅得雅,处仁得仁,处善得善,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者是也。苟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里仁之风,人文之土壤,人处其间一如种子之处土壤,温润肥沃,方能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