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21.
苟东锋 《哲学动态》2023,(10):76-84
20世纪40年代,张东荪和梁漱溟曾在中西哲学比较的背景下提出“中国人极有事的观念,且或化物为事”,“西洋人极有物的观念,且或化事为物”。这说明中国传统哲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事”的哲学。无独有偶,当代学者赵汀阳和杨国荣等不约而同地重提“事”观念,并分别构思出“事的形而上学”和“以事观之”的哲学进路。可以发现,一种现代“事”哲学已然形成,这是当代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向。在现代“事”哲学的建构中,一个重要却未被重视的问题是“事”观念的古今之变。传统“事”哲学未能重视由“物”观念所主导的事实维度,从而偏向了价值维度。在“古今中西”的视域中,现代“事”哲学则要求一种扬弃了“物”的“事”观念,进而以之沟通价值和事实,使之不堕入任何一偏,最终成为一个独立观念。尽管如此,就中国哲学传统中亦存在一种正视且反省“物”的暗线而言,现代“事”哲学也处于中国哲学传统的延长线上。  相似文献   
822.
勇敢的妇女     
毛丽茹  吴新望 《天风》2015,(3):8-9,11
<正>经文:诗68:11;来10:55所以,你们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的心必得大赏赐。圣经记载了许多爱主的妇女,她们因信活出了荣美的生命,因信勇敢地抒写了壮美的人生。勇敢拯救同胞的妇女——以斯帖王后以斯帖,以美貌与人品赢得了波斯王亚哈随鲁王的宠爱。她虽身处王宫、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但当犹大民族面临危难,要被"全然剪除,杀戮灭绝"之际(参斯3:13),她挺身而出,为了拯救同胞,冒着生命危险见王。因为亚哈随鲁王有个定例,若不蒙召,擅入内院见王的,无论男女必被治死(参斯4:11)。因此,以斯帖吩咐末底  相似文献   
823.
邢馨月 《美与时代》2023,(3):129-131
《海岳名言》是米芾书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其中,“变态贵形不贵苦,苦生怒,怒生怪;贵形不贵作,作入画,画入俗,皆字病也”一句更是对后世学书者影响深远。而清代学者倪涛编撰的《六艺之一录》中有两种不同的表述,即“贵形”与“贵和”。通过借助对《六艺之一录》编纂过程的考辨,证明两种不同表述存在的可能原因,由此进一步分析“贵形”与“贵和”各自的合理之处,以期对米芾的创作思想、以味论书、儒家的中和观有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824.
宗教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抓实了基层宗教工作,就掌握了宗教工作的主动权。江西景德镇市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针对基层宗教工作力量相对薄弱、乡村两级责任制压得不够实等情况,深入调查研究,积极破解难题,取得了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825.
孙司邈 《美与时代》2023,(5):124-126
魏碑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门类。魏碑书法是书法历史中隶书转为楷书阶段的一种特殊过渡字体,为书法字体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从魏碑创作的发展现状、魏碑《李璧墓志》的艺术特色及创作原因、魏碑《画禅室随笔》(节选)的创作想法及笔法分析、魏碑书写的情感表达与创作的总结与反思四个方面入手,着重介绍运用魏碑中《李璧墓志》的笔墨技法,创作书法作品《画禅室随笔》(节选)的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826.
武当山道教协会应台湾省宜兰县头城镇外澳接天宫邀请,首次组成经乐武术团赴台,进行以道教法事、道教音乐、武当武术、道家医学为主要内容的交流参访活动,为期28天。 参访团一行17人,由高功、经师、乐师、武术、道医组成,其中乾道10人,坤道7人,团长为王光德,秘书长为:李光富。  相似文献   
827.
“温良恭俭让”是孔子在“闻政”过程中所得到的治国五字方针,是为政道德。从行政决策的角度来看,“温”要求决策目标的设定不能过高或过低,要适度持中,恰如其分。“良”要求决策的指导思想,必须坚持有益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坚持为大多数人服务。“恭”要求对民要恭,谋事要恭,做事要恭。“俭”要求爱惜财物,节省开支,反对铺张浪费。“让”要求礼让为政,既要善于让别人发表意见,又要善于让步和善于让利。以“温良恭俭让”指导行政决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28.
范爱侍 《天风》1994,(12):33-33
《天风》今年第7期发表了李亚丁同工题为“主耶稣的12门徒”一文。内中提到12门徒中,以身殉道者达10人之多。一位同道写信给我说:“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很想不通,为何他们大都遭到这样不良的结局?我想是不荣耀主嘛!为什么主不救他们脱离凶恶、荣神益人呢?”有些传道人,也说有信徒向他们提此问题。  相似文献   
829.
朱熹注《诗》凡两易稿。初稿名为《诗集解》,后稿名为《诗集传》。二稿所论诗旨差异很大,这反映了朱熹解《诗》观念的转变。本文首先分析了朱熹注《诗》前后稿诗旨的差异,然后详细分析了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一是朱熹以前说《诗》领域废《序》之风影响所致,二是朱熹从文学角度看《诗》的结果,三是他从理学角度解《诗》的必然。《诗集解》和《诗集传》所论诗旨的差异,反映了朱熹解《诗》思想的巨大变化,勾勒出他从汉学向宋学的转变轨迹,代表了两宋《诗》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830.
邹莹 《孔子研究》2023,(5):117-126+160
在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思想视野中,国家的形成和政权的建立在超自然的至上神命令下,可以得到被统治者最大程度的认可。其后,“天命”的宗教神秘意味呈现逐渐消减的趋势。处在这一转折处的荀子,将政治治乱的因缘彻底归诸人事。其后,通过证成“服人之道”的基础在“政治秩序”的建构,“政治秩序”的建构基于“礼义之分”,“礼义之分”出自圣王“积思虑”之“心”,荀子最终将殷周之际的“以德受命”之“天命观”转变为“以德致位”之“圣人观”。但在此观念之下,还潜藏着专制威权的思想阴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