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5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卫元嵩是北周佛教史上一位极有影响的人物。他的以儒融佛思想汲取了东晋、南北朝三教融合思想的精髓,并为北周现实政教矛盾的缓解提供了理论指导,由此也成为北周灭佛前后三教论衡的核心议题之一。以儒融佛思想的内在缺陷,在佛教界的反驳中逐渐暴露出来,但北周灭佛并未因其理论缺陷而停止。以儒融佛思想作为佛教中国化的导向之一,隋唐时期仍然发挥了多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王青 《管子学刊》2013,(3):113-117
20世纪后半期,人类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和环境问题。摆脱人类生存的困境,走向具有生态持续性的文明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实践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试将孔子和泰德·本顿的生态观加以比较,求同存异,发掘其中蕴含的积极因素。两者在对自然的解读上,强调自然的客观实在性,重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对自然规律的遵循;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阐发人与自然的息息相关性和密不可分性,强调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强调合理地支配和有限地利用自然,承认自然的极限。这些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3.
人工智能研究中,行动这一概念通常在理论框架中有完全的定义。然而,现实中的行动有时难以完全刻画。智能体需要从过去的经验观察中习得行动的后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时态结构的行动一结果学习理论。在自然数时间结构中,智能体通过观察过去的恒常联系建立因果关系。智能体依据己建立的因果关系指导将来的行动。同时,我们给出关于该理论的一个完全的逻辑演绎系统,并给出基于该逻辑的智能体行动的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94.
宋玲 《管子学刊》2004,(3):62-64
先秦法家推崇以法律统一思想,提出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法治教育主张。法家坚持“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进化观和“人性好利”的人性论,同时主张“道~君”同体说,有其先进性和片面性,其强调“以法为教”,忽视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提倡“以吏为师”,轻视学校教育的作用,给高校思想教育的启示是,高等教育必须以德育为本,德法并治。  相似文献   
95.
论医务人员的理念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实现从以医生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传统的医疗护理模式是以医疗护理为中心 ,病人围着医生护士转。新的医疗模式要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强调了实现以医生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尽管从国家到地方都在进行着这种转变 ,但要从思想观念到医疗实践中真正实现这种转变 ,应该说首要的环节在全民、全社会的教育 ,必须从上到下 ,从学生到专家 ,从领导到群众 ,从医护到患者均应接受这种教育 ,来提高全民的素质 ,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 ,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2 提高两个质量所谓两个质量即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医疗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 ,…  相似文献   
96.
本文认为,陶渊明的人生观表现为任真自得,恬淡高洁;而其死亡观则主要显现为乐天委分,识运知命。对陶渊明生死观的探讨,可以使我们认识到:第一,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影响巨大,其生死观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华民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从陶渊明的生死观思想来看,在人生观及死亡观上,各种观念杂陈,前后变化甚大,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景。第三、在陶渊明的生死观中,始终存在一种生命与生活的二难紧张,这是理解陶渊明生死观思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7.
娄胜华 《学海》2002,3(2):104-108
以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为标志 ,中国开始了政治权威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民国初年 ,虽然建立了中央政权 ,但没有真正建立起中央政治权威。相反 ,由于权威合法性延续的中断导致政治权威的断裂与危机 ,社会走向严重的失序状态 ,各种不同的政治力量试图用不同的方式重建政治权威 ,其中 ,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强人政治”和以宋教仁为代表的民主政治两种途径较为典型。在袁、宋所主张的方式均遭失败的情况下 ,孙中山提出了“以党治国”的第三种权威模式。作为一种替代性和过渡性模式 ,孙中山探索的“党治”模式回应了社会政治心理需求 ,为解决迷失已久的社会政治权威提供了一种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98.
雷思齐 ,字齐贤 ,乃元初道教大师 ,因宋亡之后独居空山之中 ,学者称为空山先生。元世祖既定江南 ,曾招三十六代天师入朝 ,天师奉旨掌道教还山 ,于是礼请先生为玄学讲师。空山先生精通易学 ,深谙老庄 ,著有《易图通变》、《易筮通变》、《老子本义》、《庄子旨义》数十卷及诗文二十卷 ,颇受元代翰林学士吴澄和袁桷的称赞。认为其所著书“援据切至 ,感厉奋发 ,合神以穷变 ,尽变以翼道” ;称其诗文“精深工致 ,豪健奇杰 ,有杜韩之风”(《空山先生易图通变序》)。其易学著述《易图通变》和《易筮通变》现存《道藏·太玄部》中。此书以道家学说解…  相似文献   
99.
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程。宗教道德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许多相通之处。如何充分发扬宗教道德中的积极因素,如何运用宗教信仰特有的感召力去引导广大信众扬善避恶、爱国守法、诚实正直、克己奉公、助人为乐、为社会多做奉献,把宗教信徒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上来,这是当前正确处理宗教与增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效两者之间关系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五大宗教有各自不同的历史背景,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方面,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相似文献   
100.
郭璞的殡葬观与道家道教的崇水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文化史上,东晋郭璞(公元276~324年)是一位颇有影响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改造、发展游仙诗的祖师、语言学巨匠,而且被奉为术数大师、堪舆之祖。相传为郭璞所撰的《葬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堪舆学专著,为历代堪舆家所重,被尊为“葬经”,世传葬术起于郭璞。是书提出的“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