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许章润 《学海》2014,(6):114-121
对当下中国而言,以"以自由立国"为鹄的自由主义价值理念,已然在中国生根开花,转化、涵化、泛化为一般大众的心智,蔚为中国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如何将之恰予制度肉身化,结成政治成果,还尚待努力。而儒家文明恰为之提供了一个比较能适应不同经济社会形态,以及混融、整合和凝聚多族群信仰的公共框架。正可谓,制度是文化的肉身化,一如习俗是文化的实践形式。因而,制度的有效性不仅在于落实政策导向,而且从大视野来看,更在于贯彻文化理念,而成为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合纵连横,云蒸霞蔚,成就的是一种文明格局和文明气象。  相似文献   
132.
王蕤 《美与时代》2014,(7):102-103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不管是西方古希腊时期的“模仿说”,到近代的“再现自然”说,还是中国从隋以来姚最的“心师造化”说,都指出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艺术只有在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中获取创作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33.
王荣伟 《天风》2002,(5):34-35
曾几何时,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山岭海岛、长城内外,让多少人潸然泪下……有多少人世间的骨肉亲情、悲欢离合,又有多少可爱的孩童享受着母亲的关爱,舔犊之情、慈母辛劳尽显在人们的眼前。但面对的是一个残障、弱智的孩子,作父母的心又作如何感想呢?或许这孩子就成了生活的累赘、成了家庭的悲哀、成了父母的包袱……据不完全统计,在优生优育的前提下,每年仍有各种残疾的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这在人类的生育史上是无法回避的事实,为此造成的家庭痛苦是  相似文献   
134.
镇澄(1547—1617)是明代五台山狮子窝的高僧,俗姓李,字月川,别号空印,金台宛平桑峪(今属北京市)人。十五岁上出家于西山广应寺(今北京市西),引公度为沙弥。三年后,登坛受戒,成为僧人,开始了他一生的和尚生涯。万历三年(1575年),贤首高僧一江澧、西峰深、守庵中诸大师在京都讲解《华严》、《唯识》、《金刚》诸经,镇澄和尚即席听讲,认真学习,仔细研究佛教义理。七年寒窗,终于参究性相宗旨,通达华严妙理。但他学而不厌,又从小山、笑岩研习禅学。  相似文献   
135.
朱恩慈 《天风》1994,(7):14-14
江西九江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又是著名的风景区,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九江市更是中外联营、招商引资的商业城市。  相似文献   
136.
王七弟 《天风》1994,(7):36-36
记得有首歌叫做《信自己》,非常流行,为不少人所喜爱。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唯我是尊的社会里,圣经里竟有一句话讲:“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太5:39)这句话对于初信的人来说不可理解,对于不信的人来说更加不可思议。我中学的老师及许多不信的同学都拿这句话来嘲笑、讽刺基督教,认为基督教是愚昧的、落后的、软弱的、消极的宗教。其实不然,这句话放在这里,用的不是它字面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7.
骆振芳 《天风》1994,(4):36-37
我怀着欣喜的心情读了梁工先生的近作《圣经指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一般说来要想写出这样的书,需要有对圣经多年精深的研究和虔诚深入的信仰与艰苦的神学训练。但是,梁工先生以一位非基督徒的身份,竟然有对圣经比较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8.
三家经典旧注在解读《中庸》首章时,一脉相承地沿袭了据"教义名言"规定"天命之性(性体)"的思维定式,且相应地喜援引《大学》"小人"论以解释《中庸》"慎其独",致使以现成教义为准绳的"外在监督"意识取代了活泼机动的"性之发见—率性"意识。旧注往往还先入为主地视"喜怒哀乐之未发"之"中"为"性体",并本着为儒家日用伦常奠定"本体论"根基的动机先规定"中(体)"再推论"和(用)",但这种"本体论—体用论"论述策略实际上却是无效的"循环论证"。旧注所犯"本体论误区"的症结在于颠倒了《中庸》首章固有的"性→道→教"秩序,走出误区的出路则在于:重新强调"性之发见—率性"意识的出发点地位,将"喜怒哀乐之未发"之"中"重解为"当事人体察性之发见的主观条件",也即从既有"观念—情感"倾向中超拔出来的"中立心态"。  相似文献   
139.
永明延寿强调万法唯心,力图“一心为宗”,进而提倡祖佛同诠。但是,他受到宗密思想影响,针对当时佛教,特别是禅宗片面强调自修自证,有些禅师乱讲佛法,所以,提倡禅教一致思想。其实禅和教表现的方法不同,但本质上也没有不同,禅教一致的立场,仍然是禅宗的角度。《宗镜录》的核心内容是“一心”,以“一心”统一了中国佛教中禅教与诸宗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0.
鸿德堂     
《天风》2012,(1):F0003-F0003
鸿德堂,坐落于多伦路59号。前身是长老会沪北堂。1925年由信徒捐资建造,1928年10月落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