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杨群  张清芳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12):2072-2084
综述了口语产生的认知年老化现象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总结了年龄因素对口语产生各阶段的影响及认知机制, 主要从从舌尖效应、同音词的图片命名及其启动效应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关于口语产生认知年老化的理论:激活不充分假说、传递不足假说和抑制不足假说, 从不同角度对认知年老化进行了分析。总结了采用fMRI和ERP技术所进行的口语产生认知年老化过程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概括了其认知神经机制及其发生的时间进程, 重点阐述了舌尖效应发生的神经机制。最后, 从“认知年老化”和“口语产生”这两个研究领域, 对口语产生认知年老化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52.
采取双元孝道量表、祖孙关系量表和老人刻板印象量表调查了15到38岁的1610名被试,探讨双元孝道与老人刻板印象的关系及祖孙关系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权威性孝道和互惠性孝道与情感性团结、关联性团结、老人能力刻板印象和老人热情刻板印象之间显著正相关;(2)权威性孝道主要直接预测老人能力刻板印象,而互惠性孝道主要直接预测老人热情刻板印象,以及祖孙关系在权威性孝道和互惠性孝道与老人的热情和能力刻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权威性孝道主要以关联性团结为中介变量间接预测老人刻板印象,互惠性孝道则能以情感性团结和关联性团结为中介变量间接预测老人刻板印象;(4)性别在双元孝道对祖孙关系和老人刻板印象之间起显著调节作用,但年龄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53.
舌尖现象(tip-of-the-tongue,TOT)是一种普遍发生的现象,但是发生TOT的对象、情景、机制等却是特殊和复杂的。因此,它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在其产生机制上更是存在着很多争论。国外研究者提出了部分激活理论、传递缺陷理论、障碍物假说、神经网络模型、元认知理论等。但研究者大多都基于单一条件或情景来探讨TOT的产生,因此提出的理论的使用范围,解释广度等均有局限。关于TOT依然有许多疑惑,同时也存在值得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4.
鲁忠义  张亚静  邵一杰 《心理科学》2006,29(1):84-86,7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学校三类群体(初中生、大学生、教师)的阅读信念(reading belief)对记叙文意义建构的影响。结果发现:(1)学校三类群体对记叙文的意义建构不同:在表层信息上,教师和大学生显著优于初中生,教师和大学生之间水平相当;而在整体理解上,教师显著优于大学生和初中生,而且大学生也显著优于初中生;(2)在初中阶段,传递信念对记叙文意义建构起主导作用;(3)在大学阶段,互动信念对记叙文意义建构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5.
多维视角下的生态正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正义是当今理论界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正义问题的凸显,拓展了环境伦理学的理论视野,促进了环境伦理学的理论转向,改变了环境伦理学的思维旨趣,也深化了人们对生态危机的根源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机制和条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56.
由空气传递的声音刺激对胎儿呼吸及胎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考察了由空气传递的声音刺激对未足月与足月胎儿的呼吸性运动与胎动的影响.结果发现,胎儿通过呼吸运动的变化(如呼吸运动加速、减缓、停止/停顿等)及胎动来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而且这种反应在不同胎龄的胎儿间有显著的不同胎龄大的或足月的胎儿在有声音刺激条件下的呼吸运动变化比胎龄小的更多.  相似文献   
57.
价值哲学是现当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人们对价值观的研究或是着眼于价值的属性或本质,或是着眼于价值的认识或评价,或是着眼于价值观念的形成与结构等等方面;这些无疑是价值哲学研究必须予以深切关注的问题。近读廖小平教授的新——《分化与整合——转型期价值观代际变迁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其从人类发展的代际关系这一独特视角入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8.
《中国天主教》2002,(3):14-17
先知们有如圣火的传递者,把那源自西奈盟约的传统,大部分是属于口传的传统,像一条非常细弱的游丝,留传给后人。 他们过的是弧独的、艰危的、奋斗的生活。不过,他们中间,没有一个像梅瑟那样,负有万分艰巨的使命。是他首先给以色列留下了那个优良传统,垂诸万世。他被公认为第一位最伟大的先知;这个荣誉,他  相似文献   
59.
王琳  伍麟 《心理科学》2018,(3):694-699
心理学、行为与实验经济学、经济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逐渐证实了风险偏好的内生性、异质性以及社会性。在探讨经济地位、态度、决策行为等代际传递时,上述学科高度关注和利用风险偏好的上述属性,证实了风险偏好代际传递的有限存在。从风险偏好代际传递的内涵、外延、机制和内容等方面看,风险偏好的研究表现出从横向维度到纵向维度、从因变量到自变量的转向,同时风险偏好代际传递的具体机制和内容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但在研究数量、研究框架、研究方法与内容等方面,风险偏好代际传递还存在一定局限,有待后续研究充实完善。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考察了成年子女与其父母的代际关系中团结和关系质量对代际双方身体和心理结果的影响。研究1中,对中国成年子女(N=1283)的潜在类别分析结果显示是六种代际团结类别,多项逻辑回归表明两代人的特征会影响团结潜在类别和关系质量。研究2中,对367对中国成年子女-父母(N=734)的报告进行等级线性建模,行动者-搭档互依模型结果指出好的团结潜在类别(自我和搭档报告的)和好的关系质量(自我报告的)与两代人的高幸福感相关,好的团结潜在类别(自我和搭档报告的)和好的关系质量(自我和搭档报告的)预测了两代人的低心理苦恼;其中代际和性别调节了团结类别和关系质量对自我报告健康及幸福感的作用,同时,两代人团结类别的交互作用和评价的相似性也影响了幸福感和心理苦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