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3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藏传佛教的判教是判别佛教显密教法次第和高下的理论.多罗那他大师作为明代藏地藏传佛教觉囊派的中兴大师,他通过宗义阐释和密宗经典梳理的方式,对佛教显密教法进行了判释,立“大中观”为自派的“了义”见.这既是多罗那他大师修证体悟的结果,也是当时时代背景下回击藏传佛教其它教派诋毁、维护觉囊派独立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202.
作者通过把"有没有非洲哲学"这一问题改为"在这一所在之处所做的哲学是什么样"这一问题,来回答"非洲哲学"的合法性以及建立的可能性。作者认为,"非洲哲学"这一概念并不应当从空间性的角度去理解,因此他提出了"所在之处"与"所在性"这组概念,并提供了一系列相关的概念集,以此来重述非洲哲学的图景。在他看来,这种重述并非只适用于"非洲哲学",其根本上关乎着"哲学"这一概念本身的意义,关乎着普遍性和特殊性、真理性和地方性之间最根本的张力,关乎着我们应当如何做哲学的基本反思。  相似文献   
203.
自我-他人表征:共享表征还是特异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繁昌  张妍  陈红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8):1263-1268
自我-他人表征是自我在与他人交往时所形成的自我概念, 为深入研究自我和他人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自我-他人表征有共享表征和特异表征两种主要观点。前者认为主体将对有关他人信息的表征融入到自我概念之中, 成为自我的一个组成部分。自我和他人信息的加工共享着某些激活脑区。后者则认为主体对自我表征和他人表征是相对独立的, 两者都有各自特定的表征方式和结构。自我和他人相关信息加工的脑区是特定的。此外, 自我-他人共享表征和特异表征的关系、情绪与情感在自我-他人表征的作用和关系类型与程度对自我-他人表征的影响等都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4.
一 一个橘子,有人几口就囫囵吃完,结果什么滋味也没有吃出来;而有人却先欣赏它美丽的外表,然后再慢慢地剥开,一小瓣一小瓣地吃,在细嚼慢咽中品味着橘子的甘甜。  相似文献   
205.
史少博 《管子学刊》2006,(1):112-115
朱熹强调后天的努力对个体人道德修养提高的重要性,故而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但是不可否认朱熹在探讨个体人的道德水平高低时,认为“其气质有清浊偏正之殊,物欲有浅深厚薄之异”,认为人的道德和出生时的“禀气”有关,具有先在性,具有先天的因素。他从“禀五行之气”与“五常”、“禀气与人的善恶的先在性、用“禀气”论证人道德根性上的差异的先在性三个方面,用“禀气”说明了人的道德先在性。  相似文献   
206.
为探究自我-他人重叠影响疼痛共情的神经机制,记录并分析被试在高、中、低重叠程度条件下共情判断的脑电活动。发现在早期N2上,重叠程度三水平间差异显著,表现为密友<熟人<陌生人(密友与熟人差异边缘显著);在晚期P3上,疼痛条件下重叠程度间呈显著差异,密友比熟人、陌生人显著要大;在LPP上疼痛条件诱发更大波幅。表明早期阶段(N2)区分不同重叠程度,可能是对威胁性刺激的检测阶段,自我-他人重叠程度影响共情加工晚期阶段(P3)的社会认知评价加工。  相似文献   
207.
翁溯利 《天风》2002,(4):49-49
  相似文献   
208.
中国古代品德考评方法及其对当代品德测量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凤炎 《心理科学》2002,25(6):729-730
1 考评方法1.1 他评法它指主考者运用某种方法来对他人的品德进行考评的方法。常用的有三种 :1.1.1 “听其言而观其行” :察言观行法。指主考者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来对其品德进行考评的方法。此法由孔子明确提出。据《论语·公冶长》记载 ,孔子曾说 :“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为政》记载了孔子的具体做法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即观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 ,观察一个人为达到某种目的所采用的方法 ,观察一个人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 ,就能洞察其品德的好坏。此法其后代有继承人。如王充在《论衡·定贤…  相似文献   
209.
尽管海德格尔和亚里士多德实际上都把共在视为人的基本规定,但是亚里士多德对于共在的论述更为详尽,他从家政学、伦理学和政治学视角揭示了共在的诸种具体形态。海德格尔呼吁个体此在摆脱在公众意见中的沉沦,转向独立判断之本真状态。亚里士多德在很大程度上尊重群众意见,但是他更加关注的乃是卓越个体的意见如何在公众生活中发挥引领作用。海德格尔认为,本真共在之实现有赖于个体此在自主、自觉、自愿和自由地联合。亚里士多德认为,唯当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在理智方面有了心悦诚服,在利益方面有了共存之互信,共在之诸种形态才能通达本真之境界。  相似文献   
210.
孟子的"恻隐之心"被习惯性地理解为"同情"(同感),即观察者与对象在情感上达到共鸣。可是,耿宁认为"恻隐之心"不是以某种方式分有他人的情感——"同情",而是为他人的处境去感受的情感——"为他感",然而这样却使得"恻隐之心"本身不足以成为德性,需要填补"同情的理解"才能称之为德性。显然,这与"恻隐之心,仁也"的论述宗旨之间存在着矛盾。为了避免这种解释困境,"恻隐之心"需要被理解成"为他人的整体去感受的情感"——"为他整体感"。唯有如此,才能解决"同情"与"为他感"之间的价值冲突,使得"恻隐之心"成为一种自足的德性,在伦理上也必然是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