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伊斯兰教所提倡的美德不胜枚举,其中仁慈宽容是穆斯林应该具备的一项重要美德。“仁慈”一词在《古兰经》中共出现79次,这表明,伊斯兰教将仁慈思想作为穆斯林的道德修养和善功,要求穆斯林以仁慈的心对待真主的一切造化物,善待他人,以德报怨,团结合作,相互仁爱,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72.
论道德距离     
一何谓道德距离如果在日常道德情境中我们彼此负有义务和责任,这些义务和责任是否应该扩大到远处的陌生人?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们的交往领域不断扩大,先进技术使得联系远处贫困的人并让所有人了解其困境变  相似文献   
73.
《天风》2012,(1)
问:在教会中与我搭配的同工时常犯错,我曾多次指出,他依然不改,而常常反唇相讥或口是心非,令我很生气。但教会中其他人却批评我不够包容,说“爱能遮掩一切的过错”,今我十分不解,难道对信主的人不分是非,应该包容和忍耐吗?这与纵容有什么区别呢?  相似文献   
74.
王宇 《美与时代》2013,(7):39-40
建设一个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信息服务体系为支撑,共享机制为保障的创新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整合、系统集成、便利服务,积极为政府、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力措施,是全面提升中山市古镇灯饰工业设计产业竞争力的需要。一、平台建设的背景中山市古镇作为中国灯饰之都,灯饰产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瓶颈。古镇拥有灯饰及其配件工商企业1.27万家,其中灯饰商户7497家。在这一万多家灯饰企业中以中小微企业居多,大多数企业还是以贴牌生产和简单加工为主,灯饰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36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师范生在教学反思过程中对教学能力的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反射性评价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对教学能力的评价中:(1)师范生的自我评价和反射性评价显著低于他人评价;(2)相对于具体他人,泛化他人评价和泛化反射性评价对个体自我评价的影响更大;(3)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存在中低相关,而与反射性评价存在中高相关;(4)反射性评价在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表明,师范生对教学能力的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和反射性评价并不完全一致,他人评价通过反射性评价间接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76.
胡琳丽  高增明 《心理科学》2014,37(1):156-160
以80名大学女生为被试,在关系自我理论的框架下,采用移情研究的双时段范式,以实验法考察了关系自我和重要他人对于陌生人印象偏好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无提示的条件下,与重要他人相似的陌生人得到更多的印象偏好;在有提示的条件下,这种由相似性而产生的偏好会显著降低。证明了重要他人对陌生人印象偏好的影响,并讨论了关系自我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7.
时间问题是列维纳斯他者伦理的地基,其核心是历时性(Diachronie)。历时性揭示了时间的异质性结构,同时也奠基了精神自我揭示和伦理的基本关系。历时性指出了时间的断裂与非连续:过去是不可追溯和不可弥补的过去,当下是不断破裂的瞬间,未来是纯粹的未来。时间作为一种绝对的异质性在他人的到来中进入意识,构成了精神全新的经验。关于他人的经验既是时间本身,也是基本的伦理事件。在无限的视域下,时间指向一种没有神的神学。不同于胡塞尔、海德格尔和罗森茨威格,列维纳斯通过时间的历时性指出了一种精神与上帝关联的途径,而这个途径最后在伦理的他人那里获得了实现。  相似文献   
78.
元认知监控包括自我监控和监控他人。本研究用两个实验分别探讨了小学低年级学生自我监控和监控他人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实验一采用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任务,来探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我监测和监测他人。实验二采用难度不同、分值不同的计算任务,来探讨学生的自我控制和控制他人。研究发现:第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我监测和监测他人都会以前期任务表现为依据,支持MPT假说。而且,自我监测和监测他人都在二年级表现出了明显的转化和提高。第二,小学低年级学生在监测他人时,逐渐由以自我信息为依据调整到以他人认知状态为依据。第三,元认知控制能力的发展落后于监测能力。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仍旧不能很合理地进行自我执行和计划他人。  相似文献   
79.
理解他人是指推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以及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的心理加工。本研究采用常识问题任务,通过三个实验来考察成人理解他人的加工机制,提出并验证双加工模型。研究发现:第一,个体在理解他人的过程中综合考虑了自我信息和他人信息,提出并验证了双加工模型。第二,反馈作用会改变个体自我模拟所获得的自我信息,从而影响理解他人。第三,他人信息将影响自我对他人的推断预测,片面的他人信息会导致理解他人出现偏差。  相似文献   
80.
在某种总是比本体的存在之努力更加久远、比各种开端和原则更加久远的责任中,在无-本源的东西中,自我回归自身,对他者负责,是对于一切人而言的人质,在自己的真正非-可交换性中替代所有人。它是某个对于所有的他者而言的人质。因为最终并且首先,我甚至为他们对我的责任而负责。作为那个自我,我是一个支撑着那个"充满所有东西"的宇宙的人。这种先于存在和诸实体的责任或者言说,并不被本体论范畴说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