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心理咨询室,一位即将取得博士学位的年轻人辉焦虑地说,我马上就获得博士学位.我真不知道应该如何面对社会?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32.
观点采择是指个体从他人或他人所处情境出发,想象或推测他人观点与态度的心理过程.观点采择能积极或消极地影响群际关系.依照研究内容是否涉及群际互动,可以将前人研究分为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静态研究中,观点采择可以通过自我—他人融合、不公正感知等中介机制影响群际关系.动态研究中,观点采择可能引发反应性自我中心主义与评价关注,进而影响群际关系.未来可以从观点采择的真实干预、对群际冲突感知的影响以及检验观点采择与群际关系的调节变量等角度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3.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指出,"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报告同时指出,"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心理学对文化有颇多研究,也取得了许多很有影响力的成果。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发生发展,一方面受到其生物性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其社会性以及与之相联的文化因素的制约,表现为决定、中介、调节等影响过程。当然,文化除了具有制约性,也有开放性,随着人类境遇的变迁,人类心智的成长,新的文化元素也在不断创生、光大,旧的元素则不断式微、乃至消亡。另外,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强弱变换,以及它们对人类个体认知、情感和人际交往的显性或者隐性的影响,也都是各个领域心理学家所关注的。我们相信,心理学家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一定能够利用各自学之专长,发挥聪明才智,对国家、社会和人民建言献策;同时,也能把握住历史机遇,加强文化与心理科学的研究,是中国心理学在相关领域能够做出自己创新性贡献。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倡议下,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有关领导和中国科学院工会委员会领导的支持和推动下,我国心理学界的三家一级学(协)会于2012年1月16日举办了"心理科学与文化建设"研讨会。与会各方专家畅所欲言,都表示十分赞同心理学界要加强沟通,体察国家"文化建设"的战略规划,促进我国心理学的发展,并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心理学的独特贡献。现将与会专家的发言整理如下,记录入史,供人们参考!  相似文献   
34.
研究基于不同任务的自我参照效应对探讨儿童自我—他人的区分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使用三个实验探讨了4~9岁儿童出现自我参照效应的时间。研究操纵了由自我所有权和自我参照评价引发的两种自我意识:以物体为基础的自我意识和以概念为基础的自我意识。实验1用所属物的类别任务、实验2和实验3使用特质评价任务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5岁儿童记自己的物品比别人更多,表明儿童能以物体为基础区分自我与他人;(2)7岁儿童出现对自己人格特质形容词的记忆优势,表明儿童能以概念为基础区分自我与他人。研究结果证明了在儿童区分自我与他人的过程中,自我所有权为基础和自我参照评价为基础的自我意识存在明显的分离。  相似文献   
35.
莉娜  渊声 《天风》2011,(2):64-64
问:春节是传统节日,有不少传统习俗需要遵守。我们家只有我一个人信基督,其他人都没有信主,而且婆婆还有点迷信。往年每每为是否遵守传统习俗的事上,我与他们有不同看法,甚至与丈夫闹得不快。现在要过年了,我心里又开始担心,我的春节怎么过?  相似文献   
36.
常思他人     
前不久,故宫博物院发生失窃案。失窃物品为香港两依藏博物馆在故宫博物院的展品,有晚装包、西式化妆盒,这些金制品上镶满宝石,价值连城。这些物品的所有人冯先生个人非常喜欢明清家具和西式化妆盒这两类艺术品,两依减的西式化妆盒是全世界唯一的同类收藏。冯先生对这系列藏品有很深的感情。当接到失窃的消息时,冯先生非常惊讶。  相似文献   
37.
耻感与尊严     
耻感是我在他人面前的一种特殊情感.他人在这里成为我的一面镜子,我在他人面前反观自照.我从他人那里认识我的存在、我现在的样子.因而耻感就其实质来说是我的耻感,它指向了自是,是自我的呈现.我之所以感到羞耻,是我存在的欠缺,耻感则是对这种欠缺的自觉意识.耻感的存在表明一个人善心犹存,还有人之为人的尊严存在.耻感的存在是一个人自尊的显现,并通过怨恨、苦恼等心理活动促进一个人尊严的提升.  相似文献   
38.
张结海  邓赐平 《心理科学》2013,36(5):1223-1229
后悔内容的研究由于缺乏理论总结长期处于后悔研究的主流之外。Roese和Summerville(2005)通过元分析发现美国人的后悔出现在12个生活领域,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解释后悔内容的机会理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机会导致了后悔。而Beike、Markman和Karadogan(2009)的观点刚好相反,他们认为失去的机会才会产生后悔。我们将中国人的后悔和美国人的后悔进行比较后,发现中国人后悔出现的生活领域和美国人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该结果提示,除了(失去的)机会之外生活领域的重要性可能也是解释后悔内容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9.
青少年在特定情境下的亲社会意图受到重要他人的影响,而预期重要他人观点的影响更为明显。本研究借助假设的冲突情境,考查了327名青少年(男生146人,女生181人)对重要他人的观点的预期及其对亲社会意图的影响。结果发现,青少年的亲社会意图与其预期的重要他人观点的偏离程度随着情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个人健康—他人健康"、"个人学业—他人学业"、"人际关系—诚实品质"三种冲突情境中,青少年的行为意图分别与预期的父母、教师、同伴的观点偏离度最小。预期重要他人观点对亲社会意图的影响受到青少年对相应观点认可度的调节,在高认可度水平上,预期重要他人观点正向预测亲社会意图;在低认可度水平上,上述预测作用并未显现。该结果表明不同重要他人对青少年的影响是相对独立的,且受到生活事件领域的制约。  相似文献   
40.
该研究以24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反馈类型:成功、失败)×2(任务重要性:重要任务、不重要任务)×2(外向性:内向、外向)组间设计探讨成败反馈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影响,以及任务重要性和外向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反馈类型、任务重要性和外向性对核心自我评价变化的主效应及三者的交互作用效应均显著。(2)成败反馈与任务重要性对核心自我评价变化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失败反馈条件下,执行重要任务被试核心自我评价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执行不重要任务被试核心自我评价的下降幅度。(3)成败反馈与外向性对核心自我评价变化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在失败反馈条件下,外向被试核心自我评价的下降幅度显著小于内向被试。(4)在失败反馈条件下,任务重要性和外向性对核心自我评价的变化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