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会员身份和评论效价对在线评论感知有用性的影响。行为结果表明,VIP的评论比非VIP的更加有用,差评比好评更加有用。脑电结果显示,与VIP比,非VIP条件诱发更大的N2成分,表明个体对非VIP的评论信息投入更多的注意资源;评论效价诱发的LPP效应受到会员身份的调节,即VIP的差评比其好评诱发了更大的LPP波幅,表明VIP身份强化了在线评论的情绪唤醒水平。研究结果为评论有用性感知的身份特征加工提供了神经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22.
写实绘画的描写来自人们对世界的观察。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解剖学、透视学、光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人们一步一步加强了对客观真实的探知。同时,人文、价值、情感等由人的成长而建立的主观意识形态也影响着人对真实的感受。画家们由此出发,利用人感受万物的知觉,在二维平面“欺骗”观者的知觉,以达成写实绘画对真实的描写,而画家不同的观察方式又影响着其绘画方式,因此呈现出写实绘画史上群星璀璨的作品。从客观与主观的视角,揭示写实绘画对真实的描写方式,也在美学方面探讨写实绘画的艺术价值,相信写实绘画对真实的追求,无论是在过去、当今,还是未来,都拥有着巨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423.
王球 《哲学研究》2012,(10):71-77,90,128,129
<正>2009年,一份来自著名哲学网站"哲文集锦"(Philpapers)的调查显示,在英美哲学界,支持物理主义的学者占据了半壁江山。①尽管如此,物理主义者从未获得一般性的证实,相反,他们需要针对二元论的观点和理由,在具体的问题上实施具体的辩护。而主观性(现象意识)、意向性和规范性问题是他们必须面对的三大难题。这三者中,物理主义者对意向性的自然化最为自信,对解决知  相似文献   
424.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就个人情绪而言。生气是免不了的;从维护自身的权益。赢得别人的敬重。戒防别人犯错方面来说,生气也是必要的。我们大多数人想把生气表达出来,就是想使自己的生气产生效应。使得自己的生气对他人有所震慑,或是使别人更加敬重自己。“给别人一点颜色看看。”这是每一个收到别人伤害的人的内心的想法。你把生气表达了出来,别人就会有所畏惧。有所收敛,但是也会对你产生不同程度的愤恨。那如何正确地表达生气。  相似文献   
425.
本研究基于自杀人际理论,采用整群抽样法对1218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同学排斥与自杀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同学排斥对自杀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孤独感在同学排斥对自杀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感知校园氛围负向调节孤独感与自杀行为的关系,同时负向调节了孤独感在同学排斥与自杀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感知校园氛围低时,同学排斥通过孤独感影响自杀行为的间接效应显著;感知校园氛围高时,这一间接效应不再显著。  相似文献   
426.
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和内隐领导理论,本研究探讨了员工的愤怒表达类型对其领导力涌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提出愤怒表达之后的弥补策略,从而把愤怒表达对领导力的影响从纵向领导力拓展至横向领导力。研究1 (N=279)采用情景实验法,设计2 (愤怒表达类型:合理愤怒表达vs.越轨愤怒表达)×2 (愤怒道歉:是vs.否)和抑制愤怒5个情景;研究2 (N=200)采用关键事件法,调查真实的员工发怒事件。研究3 (N=354)通过3 (愤怒表达类型:间接愤怒vs.合理愤怒表达vs.越轨愤怒表达)×2 (愤怒原因:利他vs.自利)和暗自愤怒7个情景的情景实验重复验证了研究2的结论,并探讨了研究1和2结论不一致可能的原因,但未发现愤怒原因的调节作用;研究4开发了愤怒表达类型的测量量表,并通过问卷方式采集西方样本,除重复验证前3个研究的结论外,亦发现了合理愤怒表达相比于抑制愤怒的间接愤怒对能力感知的正向作用。通过4个研究得出结论:合理愤怒表达与越轨愤怒表达相比更有利于同事对表达者温暖和能力的感知进而更利于表达者的领导力涌现;而与抑制愤怒相比,得出的发现较为复杂。最后,愤怒道歉会通过增加温暖感知而促进领导力...  相似文献   
427.
应激在饮食方面的反应因人而异;有些人在应激下喜欢多吃甜食和其他高热量食物,而另一些人则没有这样的倾向。这可能与两种类型的迷走神经系统功能优势性有关:向营养型或兴奋型。本研究以14675位中国成年人为样本,结合健康行动过程模型和迷走神经支配性理论,发现应激显著预测了健康饮食意向的减少,以及随后健康饮食行为的减少。CSF3R基因rs4076431及其连锁位点rs4498771, rs10752589, rs9660229调节了应激与健康饮食意向之间的关系,而行动控制调节了健康饮食意向与健康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以rs4076431为例,应激与健康饮食意向之间的负向关系在AA基因型(向营养型)中比在G等位基因携带者(兴奋型)中更强。行动控制分数越高,健康饮食行为越多,而且该行为越少受到应激和健康饮食意向的影响。基于这些结果我们提出了应激影响健康行为的个体化模型,应激下的健康管理应考虑生理、行为、情境等多个层面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28.
本文采用实验法分析在信任缺失的情境下,慈善捐赠过程中感谢反馈有谁传递及如何传递等问题。结果发现,相比较慈善组织传递感谢,受捐者本人感谢更能增加人们的捐赠意愿,感知的社会价值在二者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事实信息调节感谢反馈来源与感知的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结论表明,相比较慈善组织传递感谢,受捐者本人感谢更有效,只有在感谢反馈中包含事实信息时,受捐者本人感谢才可以增加人们感知的社会价值和捐赠意愿。  相似文献   
429.
疫苗安全恐慌是由负面报道或阴谋论引发的公众对接种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怀疑,其后果是导致大面积的接种率或接种意愿短期骤降,它可从信息内容、个体层面的风险感知和群体层面的风险氛围三方面进行解释。公共卫生工作者可通过重建公众对疫苗可预防性疾病的风险感知等策略来预防和应对疫苗安全恐慌,网络平台也可通过信息治理以遏制错误信息的流行,但仍需发展系统的理论以理解疫苗安全恐慌的形成机制并促进公众对正面疫苗信息的积极分享。  相似文献   
430.
为探讨导师排斥感知对科研创造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江苏省四所高校的608名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导师排斥感知、科研自我效能感、科研焦虑和科研创造力之间两两显著相关;(2)科研自我效能感和科研焦虑在导师排斥感知和科研创造力之间分别起独立中介作用;(3)科研自我效能感和科研焦虑在导师排斥感知与科研创造力之间起双向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研究生导师排斥感知越强,科研自我效能感越低,科研焦虑越高,进而导致研究生的科研创造力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