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克里斯托弗·哈尔贝希系统阐释了美德的概念意涵,并第一次从本体论层面回答了“什么是美德”这一基础性问题,构建了内容丰富的美德本体论。不同于以往美德伦理学家对美德概念的解读,他认为美德不是“有用的性格特征”,而是“具有内在价值的性格特征”。哈尔贝希将托马斯·霍尔卡的递归理论发展为一种更突出美德概念之基础地位的“美德递归论”,认为内在价值是理解美德概念的关键。根据“美德递归论”,美德是对其他内在价值的态度,且其本身也具有内在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当代美德伦理学的理论发展已陷入瓶颈期,哈尔贝希对美德概念的重新阐释有效解决了当代美德伦理学对美德概念和美德本体论关注不足的问题,他的伦理学说为“美德伦理学”之后的“美德理论”贡献了崭新且极富启示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2.
刘玉君 《现代哲学》2001,(3):97-100
一、从“为政以德”思想到“以德治国”方略 (一)为政以德思想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把道德教化比做是众星环绕的核心北极星,这是儒家对德治思想的形象比喻。按照《论语疏义》的解释:“明明德以亲民,本仁心以施仁政,保民而王,非自求尊荣与富贵也,是谓为政以德。”这里“为政以德”要义有三:一  相似文献   
153.
汉语口吃者在不出声言语中的语音编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积家  肖二平 《心理学报》2008,40(3):263-273
口吃者与非口吃者在不出声言语中语音编码的差异是口吃者语音加工异常的有力证据。通过三个实验,分别考察了口吃者与非口吃者监控汉语拼音中声母、韵母及声调的差异。结果表明,口吃者对声母的监控与非口吃者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在监控韵母及声调时,口吃者的反应显著慢于非口吃者。研究结果支持了关于口吃的“内在修正假说”,对研究汉语的语音编码有启发,对于口吃的诊断和治疗也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4.
美德不仅仅是内在心灵品质的存在性特征,而且是以社会健全的人伦价值为前提的.古代伦理学所推崇的美德看似指情感欲望品质的适度,即所谓"中道"或"中庸",但实际上有着当时人伦范型的背景.美德的内在结构有两个方面,即方向和力量.在当代社会中,它以平等自由权利为核心,从而定型为对权利的尊重、公平正义、公共责任、热爱公善等公共美德.  相似文献   
155.
<正>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可供给人类生存必需品、支撑社会经济运转,其作用不可替代。现代农业出现也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这呼唤着农业伦理学的入场。农业是人干预自然以获取农产品的过程,农业伦理学所论者不外乎农民及其他涉农人员、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产品这三个维度的伦理问题,不妨称其为"人本身"、"自然界"和"农产品"的三维伦理学。农业伦理学的三个维度并非相互独立,而是两两关联,表现为:"人本身"要干预"自然界","自然界"要提供  相似文献   
156.
两晋招隐诗反映了诗人在残酷现实中对自身出处问题的思考,同时深深地留下了当时不同流派玄学思想的烙印。就思想背景而言,招隐诗的出处对立、尚隐弃显与王弼以无为本、因循"自然"的思想密切相关,而它的调和出处、显隐存心则与郭象"夫圣人虽在庙堂之上,然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的思想极度吻合。但是,招隐诗显示的思想理路并不能说明其作者就是这一派思想的坚守者。事实上,对不同玄学思想的接受和对出与处的看法,在他们的思想里贯彻得并不彻底。  相似文献   
157.
荀子激烈批评思孟"五行"说的原因学界有过多种看法,而其深层、根本的原因却在于在荀子和思孟之间存在思维和哲学基础的根本差异,荀子所持有的是形而上学的二元论,而思孟"五行"说坚持的是天人合一、身心合一的前形而上学的存在论。因为在孟子所因循的子思代表的春秋文化和荀子所站立的战国后期文化之间,知识范型与符号体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可以从"五行"说产生和流变的几个阶段中清楚地看到。  相似文献   
158.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复杂多样,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和演进,形成了名目繁多、内涵丰富的诸多道德规范或德目。本文从中国传统哲学的本体-工夫思维模式,对中国传统道德理念进行重新排序和定位,提出了二维四面三层次的内在结构模式。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与超越性的内在深层结构,正是这一整体性的存在和具有某种普遍性和超越性的内在深层结构,为其现代践行提供了可能性和有效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9.
本文从幸福学的角度,对和谐消费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和分析。基于幸福学中所提出的参照点效应、范围-频次分布理论和内在可评估性理论对不和谐的消费现象,包括奢侈性、炫耀性和过度消费的形成机制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解释,并由此提出促进社会和谐消费的建议和启示,以期对政策制定者、企业和个人消费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0.
健康价值是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从系统论角度看,健康作为一种理想与完美的生命活动状态,与生命活动趋向的终极目标--物种的生存与繁殖--具有同一性.因此,健康是生命致力于追求的目标,也即生命的内在价值.健康是生命的内在价值,是现代社会将健康确立为一种天赋的基本人权的重要依据.但人的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意义与目标的多元性,也使人的健康外现为效能的一种形式或一种可行使的实际功能,也即具有一种工具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