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25篇
  3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31.
从社会网络的角度对孔子群体进行分析研究 ,考察这个网络的基本特征、网络中资源、信息的传递以及网络的心理基础 ,进一步阐明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体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本文把孔子网络作为中国人人际网络 ,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人际网络的原型进行了研究 ,提出以下观点 :首先 ,孔子群体是一个非正式组织 ;其次 ,孔子网络的类型主要是业缘网络和朋缘网络 ,而不是亲缘网络或地缘网络。它具有业缘与朋缘关系相转换的功能 ,能够通过对网络中的资源动用 ,实现职业地位乃至社会地位的获取  相似文献   
32.
大学生人际信任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剧烈的社会变迁背景下, 人们的信任水平可能会发生改变。本文采用横断历史研究方法, 对采用Rotter “人际信任量表”调查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的53篇研究报告进行了元分析, 这些文献涉及24233名大学生, 调查的时间跨度为1998年至2009年。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大学生人际信任水平在这11年间显著降低, 相比1998年, 2009年时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下降了1.19个标准差; (2)无论男生还是女生, 人际信任水平在11年间均显著下降, 其变化趋势和人际信任水平本身均不存在性别差异; (3)农村生源大学生的人际信任下降趋势呈边缘显著, 而城市生源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没有明显变化, 但人际信任得分本身不存在生源地差异。  相似文献   
33.
环形模型:整合人格研究的一种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形模型是一种用于描述具有系统有序的相关模式的一组变量的取向,它可作为研究思路、形成待检验的理论假设、分析方法、检验其他结构的法则网络系统,具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数学属性,是人格和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工具。人际环形模型对于人际特质结构的探讨,对人际相关心理结构的检验,以及对于人际行为的描述和预测,都有其独特的效力,是以五因素人格特质模型为代表的因素模型的一个重要互补且兼容的模型。本文就人际环形模型的理论与实践背景加以介绍,并用人际形容词量表(IAS-R)的实证数据来演示环形模型的分析和检验过程,从而对环形模型的数学属性及其分析检验方式加以阐释。最后论述了该模型对于传统人际评价的理解以及本土人格与社会心理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比较大学生人际困扰、社交焦虑和心理症状的现状与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见解。方法:采用自制大学生压力源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大一、大二、大三共1291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人际关系困扰各年级总检出率为27.2%;大二和大三人际敏感因子均分高于大一,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并有显著差异;社交苦恼因子和总均分高于常模,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总体社交回避及苦恼与抑郁、强迫、焦虑等心理症状有显著正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际困扰、人际敏感症状存在年级、性别差异,和典型表现形式;社交回避及苦恼可导致不同类型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35.
组织公平文献综述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帼儿  陈子光  钟建安 《心理科学》2006,29(4):1016-1018
文章的主要目的在于回顾组织公平自其产生至今的主要文献,并介绍Colquitt(2001)的组织公平四因素结构(即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人际公平和信息公平)[1]。文章还讨论了组织公平的工具性和非工具性模型。最后,文章介绍了组织公平今后的几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6.
青少年学生的人际信任度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对青少年学生的人际信任度与家庭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青少年学生人际信任度的性别差异不显著;2)青少年学生人际信任度的年级差异显著: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水平最低,初中生的最高,职业中专学生的与大学生的相近;3)青少年学生的人际信任度与其家庭环境的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37.
中学生人际冲突解决策略取向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针对中学生常见的人际冲突问题 ,分别设计了与教师、家长、同学冲突的 9种情境 ,考察 1 80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在不同情境中解决冲突的策略取向、防御机制发展以及影响策略取向的因素。实验表明 :( 1 )总体上中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协商策略解决人际冲突 ,退让或服从策略以及对峙性策略运用的多寡与具体情境因素或冲突对象有关。对峙性策略多出现在与教师和家长的冲突情境 ,而退让策略较多出现在与同学的冲突中。 ( 2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化的发展 ,学生逐渐采用成熟性防御机制替代不成熟性防御机制以促使问题得到更好解决。初、高中学生在运用成熟性防御机制方面差异显著。 ( 3 )文化背景及个性特点与策略取向有关。  相似文献   
38.
如何从神经生理层面刻画教育活动的人际互动模式和动态性是教育神经科学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人际神经科学视角为其提供了可能的解决途径; 这一新兴的视角通过记录和分析进行同一认知活动时两人或多人大脑活动之间的关联, 来揭示大脑活动的群体模式。目前, 人际神经科学方法已被应用于教育研究, 例如监控教学过程、预测教学效果和识别教学影响因素, 相应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活动具有重要启示。未来的研究者可以更多地关注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大脑的互动机制及人际神经科学方法应用于技能教学及线上教学评估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39.
虽然不少学者认为人格会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但是目前尚缺乏人格与认知重评、表达抑制这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关系的纵向研究。根据人际自立与情绪关系的系列研究,假设人际自立会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采用青少年学生人际自立量表和情绪调节问卷对374名大学生进行了间隔6个月的两次调查。结果发现,人际主动、人际灵活显著预测6个月后的认知重评。这说明某些人格特质可以影响特定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40.
从社会认知理论的视角来探讨网络社会支持和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网络社交效能的中介作用以及自尊的调节作用.采用整群抽样法对43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网龄对网络人际信任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人际信任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2)网络社交效能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网络社会支持通过网络社交效能对网络人际信任的间接效应受到自尊的调节.对高自尊个体而言,网络社交效能起部分中介作用;对低自尊个体而言,网络社交效能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人际信任只有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