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9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207名企业员工为被试,运用问卷调查法和分层回归分析统计方法,考察了工作投入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并考察了组织支持感在工作投入与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工作投入对时间冲突和行为冲突都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组织支持感在工作投入与行为冲突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2.
已有研究表明目标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被激活并自动地引导行为以达成目标,但该过程是否通过调节心理准备状态实现尚不清楚。本研究考察了无意识目标对个体道德取向的影响。实验1通过语义启动方式激活被试的成就目标,结果发现,与未激活任何目标的被试相比,激活了无意识成就目标的被试更偏向功利主义道德取向。实验2激活被试母亲的概念,结果发现这部分被试比对照组更偏向道义主义道德取向。上述结果表明,自动激活的目标可以影响个体的道德取向,使个体面对道德情境时能做出更合适的行为以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83.
"道德悖论"是伦理学研究的新领域,是中外学界数十年来持续关注的重要课题。中外学界在"道德悖论"的指称对象、解决路径和研究价值等方面持有共识,但在研究风格和志趣方面存在差异。国外学者偏重"道德悖论"的现象揭示及其内在结构的逻辑分析,而国内学者更关注"道德悖论"的内涵界定、矛盾性质和类型特征的探究。  相似文献   
84.
采用自编自我提升领域问卷考察中学生自我提升的特点,并探讨自我提升与同伴接纳和友谊状况的关系。结果发现:(1)中学生在个体领域和人际领域(除道德行为维度)表现出自我提升倾向。(2)男生比女生、初中生比高中生表现更强的自我提升倾向。(3)同伴接纳度低的中学生身体与运动技能和一般认知能力维度自我提升程度较高,互选好朋友数量较少的中学生一般认知能力、个体心理特质、人际心理特质和道德行为维度的自我提升较高。  相似文献   
85.
中国婆媳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婆媳关系、婆媳冲突是几千年以来就存在的现象,其隐含了心理、伦理、文化、社会,乃至国家、民族等诸多因素。本文对婆媳关系时代变化的特点进行描述和对婆媳之间冲突矛盾的原因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6.
目的:分析比较大学生人际困扰、社交焦虑和心理症状的现状与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见解。方法:采用自制大学生压力源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对大一、大二、大三共1291名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人际关系困扰各年级总检出率为27.2%;大二和大三人际敏感因子均分高于大一,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并有显著差异;社交苦恼因子和总均分高于常模,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总体社交回避及苦恼与抑郁、强迫、焦虑等心理症状有显著正相关,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际困扰、人际敏感症状存在年级、性别差异,和典型表现形式;社交回避及苦恼可导致不同类型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87.
负性情绪干扰行为抑制控制:一项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辛勇  李红  袁加锦 《心理学报》2010,42(3):334-341
以往研究提示,行为抑制控制与视觉情绪加工的神经活动存在交互作用,而视觉材料诱发的正、负情绪如何影响行为控制加工过程尚不清楚。采用双选择情绪oddball范式与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本研究假设视觉情绪刺激的呈现对个体的行为控制能力具有显著影响。实验要求被试对标准刺激与偏差刺激(85%vs.15%)分别做不同的按键反应。偏差刺激由正、负、中三种来自中国情绪图片系统的情绪图片组成。行为结果发现,负性条件下的反应时间显著长于中性与正性条件,而三类偏差刺激的反应时均显著长于标准刺激的反应时。ERP结果显示,不论效价,在240~300ms与350~550ms两个时间窗口,偏差刺激与标准刺激诱发的平均波幅差异显著,表明本研究条件下行为抑制控制效应显著。在代表行为控制加工的偏差-标准差异波中,在上述两窗口内分别出现显著的N2与P3成分。负性条件下N2及P3潜伏期显著长于中性条件;而负性条件下N2波幅显著大于而P3波幅显著小于中性条件。相反,正性条件下N2波幅显著小于而P3波幅显著大于中性条件。因此,本研究从行为与脑电两个层面揭示了情绪对行为控制过程的影响:负性情绪减弱个体的行为控制能力,从而导致个体对反应冲突的觉察变慢及对优势反应的抑制过程更长。相反,正性情绪对行为控制过程可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8.
积极心理治疗是在跨文化的基础上以冲突为中心的治疗模式,治疗中关注个人实际的和潜在的能力,并借助东方寓言故事哲理,用跨文化的认知观点解释冲突.这种符合人性特点的心理治疗模式,为心理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促进了心理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89.
该研究以最后报价谈判问题为实验材料,考察决策权力及其选择对大学生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决策权力对大学生的合作行为有显著影响。拥有分配权的大学生倾向于采取竞争策略,拥有否决权和要求权的大学生都倾向于采取合作策略;2)决策权力的选择对大学生的合作行为有显著影响。在可以选择决策权力的情况下,大学生倾向于选择能够使自己获得更大收益的权力。  相似文献   
90.
论道德妥协     
妥协是冲突双方A和B通过相互自愿让步以解决冲突而达成的一致,当涉及不同的道德价值和原则时,妥协成为道德妥协。道德冲突是道德妥协的必要条件。道德妥协的可欲性与道德冲突的解决和完整性密切相关。其中,完整性成为道德妥协的限度。要达成一种保护完整性的道德妥协,冲突双方要对道德冲突本身有所了解,并将他们所有的道德价值和原则都考虑进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