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21.
陈卫旗  王重鸣 《心理科学》2007,30(4):979-981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检验了人与职务、组织匹配对员工工作满意感和组织承诺的效应,及“内部整合”与“人际预测”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人与职务、组织匹配对员工工作满意感和组织承诺有显著的积极效应,“内部整合”对这种效应起完全中介作用,而“人际预测”仅对“人-职务匹配”对员工工作满意感的效应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为理解“人-环境匹配”对于员工工作态度的效应机制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222.
高权力还是低权力的个体更能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这个问题在人际关系研究领域没有定论。长期以来研究者认为,高权力者的人际敏感性要弱于低权力者,但近年来这一观点受到很多的质疑。研究发现,在特定情况下,高权力者的人际敏感性可能强于低权力者。虽然目前为止两种“矛盾”的观点都有各自相应的实证结论,但缺乏理论上的系统解释。通过对当前权力与人际敏感性关系的争议进行梳理,并以权力对认知的影响为基础,结合权力通过情绪和动机的作用,整合形成权力的影响机制,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诠释已有的“矛盾”观点,还可以由此明确未来从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出发进一步深入研究两者关系的方向。  相似文献   
223.
自我验证与人际一致性:团队多样性利用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背景下组织构成正日趋多样化, 有效利用团队多样性的价值是组织成功的关键。以往的研究基于自我类化理论认为消除多样性负面效应的方法是追求高阶的群体认同。本文采用自我验证的视角, 提出团队成员的个人自我认知和社会自我认知得到他人验证能够促进人际一致性, 增强个体对群体的情感联结, 并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多样性的正面效应, 提升决策质量和团队效能。此外, 当团队分裂为小团体、联盟体和共同体等三种不同的亚群体类型时, 自我验证过程将呈现出不同的动态, 团队领导者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领导方式来帮助成员获得自我验证的信息。  相似文献   
224.
社会善念是个体在社会交往中理解他人并主动让渡选择权利的利他行为,包含关注、感知他人的能力和谦让权利给对方的意愿。与其他典型利他行为相比,社会善念具有低成本和主动性两个特点。社会善念的产生受到心理理论、人格特质、人际距离和道德准则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可聚焦于神经生理机制的研究、社会善念随个体发展的变化研究和不同文化下的社会善念,进一步扩展社会善念的影响因素和机制。  相似文献   
225.
工作特征对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20例农村中学教师的深度访谈进行内容分析,发现人际消耗以及社会偏见对职业倦怠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根据访谈的结果编制了教师工作特征的本地化测量工具,对266名被试的测量结果进行因素分析,显示4个因素:缺乏支持和公平感,忙碌感,人际消耗,社会偏见。人际消耗和社会偏见在预测职业倦怠总分和热情枯竭有大于5%的增益方差。人际消耗通过影响精力枯竭造成职业倦怠,社会偏见则通过所有三条路径造成职业倦怠。本研究揭示了影响中国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人际消耗和社会偏见  相似文献   
226.
基于社会排斥的多元动机模型、负性情绪影响健康的四通路模型,通过对一项覆盖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农村居民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考察了1803名农村老年人社会排斥体验与健康状况的关系,以及负性情绪、人际信任、经济状况在两者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排斥体验负向预测其健康状况;负性情绪在农村老年人社会排斥体验和健康状况之间起中介作用;人际信任、经济状况均在农村老年人社会排斥体验和负性情绪之间起调节作用;经济状况还在农村老年人负性情绪和健康状况之间起调节作用。该结果不仅验证并拓展了上述两个理论模型,还为农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工作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27.
人际心理治疗(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IPT)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抑郁症治疗方法,它建立在实证研究基础上,通过改善人际关系来减轻病人的抑郁症状。因其成本低、易实施,近年来倍受关注。文章介绍了人际心理治疗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应用过程,对比分析发现该方法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人际心理治疗对青少年自我概念及社会适应有显著改善作用。人际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疗法一样能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症状,两者疗效相当。另外,人际心理治疗在青少年中还有很多形式和拓展,疗效也获得证实,值得未来做更多推广和应用性研究。  相似文献   
228.
奢侈消费现象的产生具有必然性。桑巴特认为是文艺复兴后的人性解放运动和启蒙运动中的女性确权运动的耦合联动,使奢侈消费在欧洲尤其是法国率先兴起,成为推动早期资本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这种奢侈生活的主体力量和传导逻辑是:法国宫廷(国王和宫廷贵族)—中产阶级(新旧贵族)—社会大众。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奢侈消费以惊人相似的逻辑在新时代中国重现:营商暴发户—文体明星和少数公职人员—中产阶层—社会大众,使中国成为"未富先奢"的全球奢侈品消费大国。奢侈消费具有两面性:既可以促进美好生活,也可能悖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从思想观念和社会体制两个方面同时开展引导工作,提升公民生活旨趣,调控传导主体和扩散逻辑,实现美好生活与奢侈消费的互动共赢。  相似文献   
229.
目的:调查了大学新生宿舍人际挫折对其与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GQH-20心理健康量表》、《宿舍人际关系诊断量表》对西南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重庆大学354名大一新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1)宿舍人际挫折的性别(t=2.59*)和专业(t=2.58*)差异显著,城乡差异不显著。(2)积极心理方面有显著的性别差异(t=-2.07*),消极心理方面有显著的专业差异(t=2.17*,t=1.99*);(3)宿舍人际挫折和心理健康状况(β=0.404,t=8.277***)及自我肯定(β=-0.161,t=-3.057**)、忧郁(β=0.503,t=10.932***)、焦虑(β=0.481,t=10.295***)三个维度之间存在线性回归关系。结论:大学新生的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宿舍人际挫折能够预测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30.
一、高校人际和谐及其重要意义 人际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关键,深刻地影响与形塑着社会和谐的实现程度与可能形态。人际和谐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从事生产实践的不同主体(个体或群体)通过一定的媒介(如语言符号),进行物质或精神的交流时,各个主体间呈现的协调有序、和平共处、充满活力、相得益彰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