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已有研究表明环境照度、计算机显示器的屏幕亮度和对比度会影响用户的任务操作绩效。本研究采用视觉搜索任务,从行为绩效、主观评价以及眼睛疲劳度指标来考察环境照度、手机屏幕亮度对视觉搜索绩效的影响,并提出在不同的环境照度下手机屏幕亮度的最优值设置参数。结果表明:(1)当手机屏幕亮度保持不变时,不同环境亮度下的搜索绩效差异显著。(2)当环境照度为0lx时,手机屏幕亮度的最优值在11cd/m2左右;环境照度为100lx时,手机屏幕亮度的最优值是68cd/m2左右,环境照度为500lx时,手机屏幕亮度最优值是257cd/m2左右。  相似文献   
102.
李富洪  曹碧华  肖风  李红 《心理学报》2011,43(5):509-518
以往研究表明在视觉搜索任务中靶呈现的概率会显著影响搜索正确率, 尤其是在靶概率极小时, 漏报率极高。针对此现象存在截然不同的解释, 其中Wolfe等的“阈限”论最为盛行。本研究几个实验虽然验证了这一概率效应, 然而, 我们发现并不能将之归因于“阈限”变化, 相反, 这一效应的产生与抑制控制失败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在实验中, 如果要求被试按不同键对靶或非靶做出反应, 会因为非靶概率太高而产生优势反应, 导致漏报率较高; 相反, 当要求被试对靶进行计数或作标记时, 优势反应得到控制, 漏报率大幅度下降。另外, 本研究证明, 如果被试有较强控制优势反应的能力, 他们的搜索成绩也更好。这些结果说明, 抑制控制能力在靶概率较小的任务中会显著影响搜索正确率, 如果采用恰当的反应方式和招募有较强抑制控制能力的靶检测人员均能有效避免漏报错误。  相似文献   
103.
想象空间中物体搜索的阶段模型的证实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用因素实验证明,在故事阅读产生的想象场景中,位于其中的观察者对身体四周物体的搜索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目标方位的判断,认知加工时间的模式是前<后<左=右;第二阶段是注意指向目标方位,从而辨别目标物体,认知加工时间的模式是注意点<注意点对面<注意点左侧=注意点右侧。这两个阶段没有交互作用。反应时依赖于被试的视点。  相似文献   
104.
眼动返回抑制是指眼睛返回至先前注视过的位置(客体)时眼跳潜伏期长、可能性低的一种抑制现象。近年来, 研究者对真实场景搜索中的眼动返回抑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介绍了相关研究的经典实验范式、主要发现及其理论解释, 探讨了眼动返回抑制的容量、眼动返回抑制是否具有任务特异性、场景搜索中是否存在眼动返回促进以及眼动返回抑制的神经基础等问题, 并指出未来该领域研究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5.
牟兵兵  宛小昂 《心理学报》2014,46(11):1603-1612
干扰项预习效应是视觉搜索的试次间效应, 反映了过去不成功的搜索经验对注意的抑制。本研究中, 被试对情绪材料进行视觉搜索时, 同一个画面中的刺激的情绪效价可能一致, 也可能存在一个效价与众不同的靶子。实验任务是要求被试找到该靶子, 并对它的非情绪特征进行辨别反应。本研究包括3个实验, 分别采用情绪面孔的照片、情绪性动物图片、情绪性动物示意图, 均发现了情绪干扰项预习效应。也就是说, 当先呈现无靶子的试次再呈现有靶子的试次, 且有靶子的试次中干扰项的效价与之前无靶子试次中的刺激的效价一致时, 被试的反应要比靶子的效价与之前无靶子试次中刺激效价一致时更快。这些结果表明, 选择性注意系统可以利用以往的情绪信息引导注意的分配, 使当前注意偏离那些曾经搜索过但没有找到靶子的情绪特征, 而且这些情绪信息可能是由人脸表达的, 也可能是由于人以外的因素表达的。这些结果体现了情绪与认知的交互作用, 尤其是个体对情绪的已有经验对视觉选择注意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王慧媛  张明  隋洁 《心理学报》2014,46(2):185-195
采用线索化范式, 通过实验任务设计线索与靶子不同的关联并鼓励被试采用不同的搜索策略, 探讨线索与靶子间的知觉关联、语义关联及特征独子检测模式、特征搜索模式对注意捕获的作用。通过线索无效条件和线索有效条件反应时之差判断每一条件下的捕获量, 并综合各条件的反应情况做出结论如下:(1)线索与靶子的知觉关联调控注意捕获, 其效应不受语义关联和搜索策略影响; (2)线索与靶子的语义关联只在排除知觉关联后调控注意捕获; (3)控制知觉关联和语义关联后, 特征搜索模式不影响注意捕获, 而特征独子检测模式对注意捕获有影响。这表明语义知识和知觉经验根据当前任务要求共同作用指导个体的视觉加工, 表现了人类加工系统的灵活性和可调节性。  相似文献   
107.
林欧  王正科  孟祥芝 《心理学报》2013,45(7):762-772
研究采用知觉学习经典范式中的视觉搜索任务探讨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知觉学习过程。研究考察了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在简单搜索任务、复杂搜索任务和限制时间的复杂搜索任务上的知觉学习特点。结果发现,阅读障碍儿童在复杂搜索任务中初始搜索时间显著长于正常控制组;在限制时间的复杂搜索任务中更进一步发现阅读障碍儿童的反应正确率显著低于正常控制组儿童;而且两组儿童视觉搜索任务的正确率与汉语阅读的识字量成绩存在显著相关。上述结果表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复杂搜索的知觉学习缺陷,这种缺陷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与儿童的阅读技能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8.
采用Young编制的IAT量表从382名青少年中筛选出网络成瘾倾向者15名,非网络成瘾控制组被试18名,利用视觉搜索范式比较了两组被试对真人面孔和卡通面孔表情的注意偏向差异。结果表明:(1)在注意快速定向阶段,当要求被试快速准确地从中性面孔矩阵中搜索高兴或者愤怒面孔时,相较于控制组被试,网络成瘾倾向者搜索愤怒面孔更迅速,尤其表现为对卡通愤怒面孔的快速定向优势;(2)在注意的维持和脱离阶段,当在愤怒或高兴面孔矩阵中搜索中性面孔时,相较于控制组被试,网络成瘾倾向者在更具威胁性的真人愤怒面孔矩阵中最难脱离。结论:网络成瘾倾向者具有负性注意偏向特点,表现为对负性表情具有快速定向和解脱困难。且相较于控制组被试,网络成瘾倾向者对卡通面孔注意定向更快而更难从真人愤怒面孔矩阵中脱离,也说明了其注意偏向主要为对负性信息的注意解除困难。  相似文献   
109.
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视觉搜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记忆任务与视觉搜索任务相结合的范式,以二维对称图形为材料,探讨视觉工作记忆内容对视觉搜索的影响。结果发现:(1)不同视觉工作记忆内容条件下的反应时存在显著差异,无效信息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有效信息条件下的反应时。(2)不同搜索序列条件下反应时差异显著,复杂序列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简单序列条件。结果表明,视觉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内容影响视觉搜索效率,其变化趋势不受序列大小的影响,结果支持偏向竞争模型。  相似文献   
110.
马艳云 《心理学报》2007,39(2):209-214
Duncan等人认为,当目标和干扰子之间差异越大且干扰子彼此之间差异越小时,则目标搜索越快。他们的结论定性地描述了目标搜索斜率(反应时间对呈现项目数的函数)的决定因素。笔者从方位维度刺激关系方面进一步定量探究该问题,并提出决定因素为g(T, D, n)(目标方位和干扰子方位间的函数关系)。实验结果证实目标搜索斜率是由g(T,D,n)值决定,目标搜索斜率随g(T, D, n)值增大而减小,相同g(T, D, n)值条件的目标搜索斜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