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1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25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陈帅  王端旭 《心理学报》2016,(7):867-879
传统观点认为,存在断裂带的团队中成员学习行为会受到不利影响,即"道不同不相为谋"。本研究通过聚焦信息相关断裂带,全面剖析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等不同团队学习方式,深入考察影响断裂带团队学习的关键情境因素,探讨并论证本文的基本观点——"道不同",可以"相为谋"。基于56个实际工作团队配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信息相关断裂带对团队内部学习和外部学习都没有直接作用。团队共同任期和交互记忆系统对信息相关断裂带团队内外部学习起调节作用:团队共同任期越长,信息相关断裂带越有利于团队内部学习及外部学习;交互记忆系统水平越高,信息相关断裂带越有利于团队内部学习及外部学习。  相似文献   
112.
实验采用类比推理的经典四项比例式"A:B::C:D",选择两种有难度差异的类推题目(同形、反义)作为实验任务,用情绪图片诱发情绪,采用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技术,探究欲求(高动机强度)、愉悦(低动机强度)和中性情绪影响类比推理的差异及脑机制。结果发现:(1)图式生成阶段:N400、P300和LNC被诱发,情绪在LNC上的主效应不显著;(2)类比映射阶段:N400和LNC成分被诱发,情绪在LNC上的主效应显著。LNC幅值:欲求情绪(高动机强度)愉悦情绪(低动机强度)中性情绪。结果表明情绪对类比推理的影响主要发生在类比映射阶段。不同趋近动机强度的积极情绪均会降低推理质量,延长推理的反应时,部分支持情绪的动机维度模型。  相似文献   
113.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邀请,担任了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的教授。当我初次见到这所美丽校园内仪表端庄、谦恭刻苦的修生们时,我真的被他们那高贵、纯洁的气质所感动。 幼年时我曾在故乡兰州的杨家园天主教堂聆听神父宣讲福音,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今年五月我和神哲学院的神父、修生们去北京门头沟区斋堂乡后桑峪村天主教堂访问。本堂陈神父从北京修院毕业不久,他在斋堂、军响一带传播福音,全身心投入当地社会经济工作,在教内外享有很好社会威望。从全国教区选拔的这些莘莘学子,在我的心目中就是这样一些未来的威望崇高的神父,人类灵魂的…  相似文献   
114.
环境伦理与国际公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环境伦理学应当关注国际公正。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公正问题是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前提。当我们研究环境伦理的国际公正问题时 ,主要涉及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1环境资源所有权或享有权分配方面的公正 ;2依托于环境资源的经济利益获取和经济成本承担方面的公正 ;3为保护环境而建立的国际经济、政治制度方面的公正。  相似文献   
115.
弗洛伊德是被人们研究最多的一位心理学家,也是一位对西方化有着极为广泛影响的哲学家。在他的精神分析的思想体系中,渗透着非理性主义的认识观。弗洛伊德对于人类本性及化本质的非理性主义的分析,是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自身的阴暗面,将其置于理性的控制之下。  相似文献   
116.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荣辱追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贺更行 《现代哲学》2000,(4):109-114
古语云:生以辱不如死以荣。管子也曾言:“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立身行世,荣辱大分,“荣”和“辱”作为一对基本的道德范畴,自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文化精神活动之始便紧紧伴随着人类。所以,对荣辱的追求是道德理想的表现之一;求荣避辱,便是追求崇高道德理想的积极行动。然而,市场经济的建立对传统的荣辱观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人们的荣辱追求也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7.
历史学家们习惯把人类有文字记载以前的早期历史称之为“史前时期”,马克思在《&;lt;政治经济学批判&;gt;序言》中也使用了“史前时期”,但马克思在这里是另有所指,与习惯用法的含义不同。本来,马克思原文的意思是明确的,但朱唏先生在《马克思关于  相似文献   
118.
本研究采用"投注—反馈"的虚拟赌博游戏范式,通过2个实验分别检测个体在评价自己决策结果 (实验1)和观察他人决策结果 (实验2)过程中赌注大小(即参照点)对大脑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1)体验自我决策结果时,输钱比赢钱诱发更负的FRN,仅有一个负反馈(-10元)表现出以赌注为界的分离,且相对效价一样的反馈值诱发的FRN差异不显著;(2)体验他人决策结果时,无论输赢,有赌注比无赌注诱发的FRN更负;而且相对效价相同的反馈值诱发的FRN差异不显著。据此可以认为,FRN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以赌注为基准的主观标准对社会信息的评价判断:自我体验中的个体对损失的敏感度远高于收益;而替代体验中的个体更倾向于将"损失更多"看作一种负性结果。  相似文献   
119.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征主要体现在承认并尊重国家差异、实践特征更加明显以及更加注重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的主张就其本质来看是一致的,前者是实现后者的过渡性目标,后者是践行前者的总体价值导向。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国际联合的无产阶级革命成为世界历史的必经之路,其最终目的是建立自由人联合的共产主义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亦将在世界历史的前进过程中逐渐取代狭隘的民族和区域意识,成为实现自由人的和谐、自由、整体性发展的真正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0.
作为百行首善的孝道,不仅曾是"孝治天下"的治理资源,而且与中国人传统精神家园的生成和维系密不可分。首先,孝道慎终追远的寻根意识解释了先人们"从哪里来"的精神家园归属感。其次,传孝的家谱、宗祠、家规、家风体系诠释了"我是谁"的现世符号家园。再次,在不朽精神和成名意识的支配下,孝道情结超越"小我"而升华为"大我"的家国情怀,最终指向"到哪里去"的终极价值关怀。追孝、传孝、扬孝三位一体的孝道传承机制,无形地构筑起中国人传统精神家园体系中前世、现世、来世的三重意境——敬天法祖的宗教信仰、传嗣续谱的宗族观念、立身扬名的家国情怀,积淀成国人独特的心理结构和心灵寄托。探索传统精神家园的生成机理与传承密码,为新时代重塑国人共同的精神新家园提供文化基因、逻辑进路和载体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