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景观设计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西方近现代景观作为生态景观的开端和代表,深受生态伦理思想的影响。从自然的诗意表达,到景观设计科技时代的来临,再到20世纪60年代后城市的诗意进化,西方景观设计的发展过程给予了中国生态景观许多诗意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2.
地下,既是一个物质空间,也是一个精神领域。古老的地狱传说代表着人类对死亡与生俱来的恐惧,幽暗的洞穴有着和人类命运相似的扑朔迷离;科技城市的地下铁,急速而来,呼啸而去,但也孕育了现代人感伤、陌生、孤寂的情愫;乐园般的下沉式地下街和商业广场,提供了消费的循环、游戏的沉醉。游走于神话思维、科技思维、消费思维中的我们,从理性和情感上都无可避免地要走向一种空间美学,一种人与空间、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相处方式,唯有如此才能最终享有自由平等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33.
"共生"作为一种伦理思想,在日本动画中主要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共生和人类社会的共生两方面。日本动画中关于人与自然的共生突出表现为人与自然相互包容、和谐发展;关于人类社会的共生思想,则集中在强调能否接受异质性个体或群体的存在,还表现为对恶的宽容。总之,"共生"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伦理思想,在社会文化生活各方面都有所表现。本文将通过人与生态、自然的共生和人类社会的共生两个角度对日本动画所反映的共生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34.
<正>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太思米"中文译法探讨"太思米"是穆斯林对称颂真主安拉尊名专用的简称。也译"太斯米  相似文献   
135.
道德的本质问题作为伦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历来为伦理学家所关注。近三十年来,学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从各自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在一定意义和一定程度上把握和揭示了道德的本质,虽然有的观点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缺陷,甚至失之偏颇,但也都为我们认识道德现象及其本质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和思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道德本质的认识和把握将更全面、更明晰、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6.
各位朋友:中华民族道、儒、释三大文化体系,对人类社会发展进步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唯独道文化早,迄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道文化胚胎于黄帝,集成于老子。老子降生于春秋时代,也就  相似文献   
137.
本文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道德本质问题研究的历史脉络和主要问题,并做了大致的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138.
绿色技术包含绿色自然技术和绿色社会技术,其价值论基础是人类中心环境整体论.人类中心环境整体论主张以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中心,去处理和解决人类实践性活动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有别于本体论和目的论人类中心主义;承认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对社会系统的"先在性",但又不同于各种形式的自然中心主义.现实中差异性主体特殊的环境需求,也无法否定和消解"人类共同"环境利益的客现存在.  相似文献   
139.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account of happiness given in Boethius's Consolations of Philosophy. This account claims that happiness requires security of possession, and argues from this requirement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orldly goods, which of their nature cannot be securely possessed, cannot provide happiness. This argument is shown to depend on assuming a life-driven account of human motivation, rather than a goods-driven account of human motivation. The life-driven account, according to which voluntary actions are ultimately motivated by the pursuit of a certain kind of life, is defended against the goods-driven account, according to which actions are motivated by the pursuit of goods the enjoyment of which can only be episodes in a human life. It is claimed that Boethius is right in holding a life-driven account, and that his account of happiness follows from it.  相似文献   
140.
学会做人     
吴恩平 《天风》2008,(4):20-22
<创世记>第5章1-2节记载: "亚当的后代记在下面.当神造人的日子,是照着自己的样式造的,并且造男造女.在他们被造的日子,神赐福给他们,称他们为人."由此可见,人类的起源来自神的创造,人之所以称为人,乃因人是照着神的形象和样式造的,是因神的赐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