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学诚 《法音》2013,(6):16-21
一、缘起中国自古有惜字的传统,在书籍、知识难以获得的古代,惜字体现了对知识、对人类文明的恭敬,更有对文字所载之"道",提升心灵的"身心性命之学"的仰望、渴求。古人认为,惜字是长养智慧、积累福德的良方。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说:"娑婆世界,以音声语言为教体,故一一文字,皆佛祖慧命,圣学源流所关也。敬字即敬文宣至圣与迦文世尊,其开昏愦而培智种者,岂浅鲜哉!"  相似文献   
22.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告别蛮荒走向文明的标志。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由简单而复杂,逐步形成科学的完美而规范化的程式。它既具有人类思想感情的抽象意义,又具有结构完整变化无穷的鲜明形象。文字不仅是社会科学文化得以传承积累的载体,也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新的字体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应运而生,作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吸引视觉和有效传递信息的作用。文字,是人类思想感情交流的必然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以信息化、视觉化、艺术化的视角审视,文字无疑是一种有巨大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设计元素。在视觉传达的过程中,文字作为画面的形象要素之一,具有传达感情的功能,因而它必须具备视觉上美感,给人以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23.
《伦理学研究》2005,(5):F0002-F000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战争的这一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心向背,决定了战争必然以侵略的失败而告终。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总是不断探寻社会进步的规律,不断把人类明推向更高水平。但是,总有一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势力不惜以极端野蛮的方式向人类明挑战,对其他民族进行侵略、掠夺、杀戮、奴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给世界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再一次充分证明:人类明的进程和成果是不容破坏的!人类和平进步的车轮是不可阻挡的!一切邪恶、黑暗、反动的势力终将被历史洪流席卷而去!  相似文献   
24.
今天,"体育"①已远远超越于狭义的传统教育属性范畴,而成为了一种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的普遍性文化载体.然而,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体育"究竟应该涵容哪些人文精神要素,并以何种方式来实现其固有的种种价值目标,却是需要大家不断进行思考的问题.就此,本文拟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文化的视阈,来揭示其所蕴藏着的原生性"体育"思想及人文资源.  相似文献   
25.
一、道是宇宙的无限生机和能量 中国人喜欢说"求道"、"学道"、"明道"、"行道"、"弘道",中国人相信宇宙、社会、人生中有终极的真理,它指示出一条最健康的路,那就是道.循此而为,是为有道;沿此而行,是为正道.  相似文献   
26.
宗教及其道德从意识形态和社会功能上说 ,是对人性的压抑和否定 ,但从宗教文化上说 ,它的产生是文明社会的产物 ,是人类精神的自我超越 ,它折射出的是人类的精神需求和对自身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7.
阿拉伯语是阿拉伯民族的生活用晤,也是全世界近十五亿穆斯林履行宗教功课所使用的语言。在世界其他语言中至今仍有许多阿语借词,足见其对人类文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8.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印证与记录,在我国现有的10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与宗教文化相关的项目,占有颇重的比例。大致而言,包括以下几类:一是传承于宗教团体内部的非遗项目,其传承主体和传承内容以宗教文化为主,主要在宗教活动场所内部传承,这是最为典型的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29.
面对令人担忧的生态环境,人类不得不关注生态环境问题而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方面,被公认为人类文明之杰出成果的老子《道德经》,毫无疑问可以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有价值的、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30.
新人间宣言     
本期论坛集中刊发了一组有关社会人生审美的论文。《新人间宣言》立足于对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研究,高瞻远瞩地提出新世纪新文明的构想。王益先生的论文就人类诗意地栖居这个话题作了新的阐发。司马云杰先生的《大道运行论》等系列著作,已经陆续探讨了合理社会秩序与文化的建构,而其《道德本体论·自序》是其论述社会道德问题的一个纲领与提要。李晓峰先生的论文则阐述了审美与艺术素养是美的人格建构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