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7篇
  免费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54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那天看CCTV一套,知晓了这样一位女性——她是炙手可热的电台节目主持人,除了份内的工作,还有数不清的听众来电和来函要处理,真是忙透了。  相似文献   
212.
读初中时,美术老师请来市里的一位老画家,在课堂上为我们现场作画。老画家的腿有点残疾,当他走上讲台准备作画时,由于右腿站立不稳,一个趔趄,只见他手中的笔抖落出一滴墨汁,正好溅落在画纸上。美术老师赶忙上前扶住老画家,问是否要把这张弄脏了的画纸换掉。老画家摆摆手说“不必”。  相似文献   
213.
世界上从没有一刀切的贫富,总会有贫富之差距的,在人们的生活中,财富确实能够给人带来名誉、地位、权利、荣耀等很多好处,但是当一个人要不惜一切去追求财富时,财富就会变成危险的陷阱。其实,穷与富不单以物质财物作为标尺,精神层面也是相当重要的,中国朴素的古代哲学就倡导隐忍惜富。即是权倾朝野富可敌国,也不可张扬、嚣张、横行、霸道,为此许多名贵之家立下家书、家训、告诫子孙——惜富怜贫。如今,这种朴素的传统观念被许多人弃而忘之,取而代之的是石崇斗富、暴殄天物之心态。老子主张“使民无可争之货”。说白了就是绝不要破坏文明社会…  相似文献   
214.
林佳 《佛教文化》2013,(4):44-49
“除了专业教育外,还有一个人文的教育。科学与人文要平衡。科学是求真,人文与佛学是教人求善求美,是心灵之美,艺术之美。如果人生中真善美兼顾,将是一个多么丰富多彩的美好人生。”  相似文献   
215.
告别     
桂志文 《天风》2014,(2):56-56
我们熟悉某段时光,在其中自由飞翔,然后我们匆忙地奔向另一段时光,由于我们太粗心或者太谨慎,忘了跟昨天告别,于是我们活在两个时间的夹缝里,不在昨日,也不在今朝。昨日无非是掌声鲜花,或者眼泪惆怅,而我为此,时常回首,继而却步。背后的和眼前的都延长到好远,只是背后的已经沦为回忆,眼前的白茫茫一片,我十分好奇,又因为昨日的种种境遇充满恐惧,以至于我如今仿佛匍匐前行,又好像时间在走,我在观看。十分渴望充满激情和喜乐,却如同身陷囹圈。所以决定告别过去,过去的虚荣和创伤,  相似文献   
216.
单渭  ;吴新望 《天风》2014,(11):18-21
主耶稣必要再来,此乃基督徒的基本信仰和荣耀盼望。故此,基督徒毫无例外地在用心灵诚实迎接主再来。这不是对地上多灾多难的恐惧,也不是对人生困境的逃避,而是作为"新妇"的教会对"新郎"迎接的必然预备。  相似文献   
217.
湛如 《佛教文化》2007,(1):98-99
提起佛教文化,许多人觉得那是一个很神秘的彼岸世界,与现实人生了不相关。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由儒、道、佛文化共同构成的“大传统”及千流百派的“小传统”汇聚而成的中国文化海洋里,简直如空气一般须臾不可分离。近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写的《俗语佛源》一书,其中记载赵朴初先生在“文革”中曾对一位青年学者推心置腹地说:“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的成份。……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相似文献   
218.
2000年底是德国总理施罗德卸任的日子。他的家乡汉诺威市,为他专门举行了一个告别仪式。军乐队为这位迟暮英雄演奏了他妻子精心挑选的歌曲,士兵们举起的火把映红了他的脸。从电视画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施罗德两眼泪光闪烁。此刻歌声响起,是那首《告别时刻》,在那伤感落寞的旋律中,施罗德离去的脚步显得更加沉重。  相似文献   
219.
人生与灯草     
一位朋友带着问题去拜访一位高僧。他问高僧:漫漫人生,为何常常显得这样平淡?高僧并未答话,而是从屋里端出来一盏煤油灯,嘱朋友把灯点亮。灯火如豆,但还可以看到室内的一切。高僧告诉这位朋友可把灯拨亮点儿,再拨亮点儿。  相似文献   
220.
关于价值,我从小接受过很多教育,学校的老师谆谆教导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要珍惜时间,发奋读书,成就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家里的爸爸妈妈总是督促我: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不要贪玩,不要偷懒,不要虚度人生……在他们的教导和督促下,我像是一只被皮鞭抽着的陀螺,不停地转啊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