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正>在西方戏剧的发展历程中,剧作家们曾创造出无数鲜活生动的女性形象。她们作为时代的产物,散发着女性的独特魅力,而优秀女性形象的塑造无一不寄托着作者深沉的思想、体现着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中,从17世纪的古典戏剧到18世纪的启蒙戏剧,剧中的女性逐渐从理性的附属品发展成为潇洒恣意的独立个体。戏剧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的演变发展,既与剧作家的创作观念有关,也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82.
<正>梁启超新文体的散文创作是其"文学革命"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十分丰富的蕴含。新文体的历史机缘在于报章新媒体的出现,它的成熟有赖于龚自珍、王韬等人的早期探索。梁启超新文体散文具有鲜明的政治功利性,体现出一种过渡性的创作特质,并对当时的思想文化界及之后的白话文运动有着深刻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83.
现在,创作已成为绘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创作训练不仅是对学生造型综合能力的衡量,更是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开拓其艺术想象力的一种手段.绘画毕竟是一门学问,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面对众多的选择呢?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4.
工笔人物画自产生以来,在绘画本体美学特征上就一直弱于绘画的伦理美学特征。从晋唐至宋朝,绘画创作的功能由侧重于政教、宗教宣传转向了侧重于个体或群体的玩赏娱悦,艺术形象则渐渐地成为形神兼备、物我交融的个性化创作。文人画家李公麟是北宋人物画向精致文雅演变的关键人物,他的白描人物画的出现正是对人物画的新阐释。  相似文献   
185.
<正>《匡庐图》是荆浩山水画创作技法的展现,他继承了唐代王维的水墨风格和李思训的用笔技法,形成了具有自己风格的山水画技法和系统理论体系。他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也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成熟,形成了完整系统的绘画体系,对后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匡庐图》的笔墨理论来源——《笔法记》《匡庐图》绢本,纵185.8厘米,横106.8厘米,是荆浩的  相似文献   
186.
当代工笔人物画作品大多依赖于对照片的复制,人物造型过多追求西方绘画的写实性,而忽略了传统人物画的意象表达,从而造成了流传几千年的工笔人物画形式的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87.
阿鲁秋年的小号协奏曲在我国传播的四种著名版本分别是安德烈版本、布拉克版本、多克西切尔版本、纳卡里亚科夫版本。笔者在吸收这些版本精华的基础上进行了二度创作,将该曲中丰富的心理活动和战斗场面通过演奏技巧外化为音响动态,十分注重音乐形态的整体感、情态的张力感、意态的对比感。希望对演奏此曲的演奏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8.
钟海宏 《美与时代》2014,(12):100-100
艺术创作来源与生活,无论从古到今艺术的创作都离不开艺术的再创作,如中外大师善于把从生活和自然中得来的素材通过思考再创作,经过创造性的艺术劳动而创作出高于生活和精于自然的、富有个人独特风格的艺术作品。绘画创作并不单纯用笔来模仿自然,而是要靠你对生活的感觉,情感和领悟来完成每幅作品,这才是有价值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189.
广州芭蕾舞团的现代芭蕾舞剧<梦红楼>运用了德国戏剧家贝尔托·布莱希特"间离化"戏剧理论进行创作.<梦红楼>的间离化实践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度的,不但从舞剧的结构、舞蹈的语汇,甚至从音乐舞美等多方面都体现这统一的创作思想.从现场的演出效果来看,这些间离化的手段的确起到了理想的效果,观众以一种疏离甚至惊异的态度看待着表演,他们看到的不是所熟悉的古典名著<红楼梦>,而是与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但又极具先锋色彩的,需要观众们积极思考、重新解读的<梦红楼>.  相似文献   
190.
傅山(1607-1684),字青竹,后改青主,号真山,山西阳曲人.他博通经、史、诸子,兼工诗文、书画及医学,对诸子之学有深湛研究,开清代子学研究之先河.其书法于篆、隶、正、行、草诸体皆堪称精深,尤于正、行、草书,继往开来,俯视古今,为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