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4篇
  58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正>从类型文学的角度来说,王小波的小说创作是严肃文学、纯文学、精英文学,有后现代小说文本的特质,具有独创性,也就是充分的反类型化;但其小说的题材、结构、人物塑造、美学风格等方面则有类型化的因子。从本体意义上来说,王小波小说就是在类型化和反类型化的矛盾张力中发展的。一方面,其小说题材的趣味和刺激性、故事情结的戏剧性、人物塑的模式化,在显性的层面上难逃俗趣;另一方面,其小说通过运用影射与戏仿、开放叙事空间的构筑以及文体的杂糅等手段,在隐性层面上具有  相似文献   
92.
童心如花     
一位幼儿园的小朋友听老师讲华盛顿小时候砍倒父亲心爱的樱桃树的故事,听得津津有味。老师说完故事后问:各位小朋友,你们知道华盛顿的父亲为什么会原谅他吗?这位小朋友立刻抢着回答:因为华盛顿手里还拿着斧头!班上的同学听了都哈哈大笑,老师也摇摇头,严肃地说:不对,不对!  相似文献   
93.
我的公公2006年83岁了,是1941年参加革命工作的离休干部。他平时身体很好,80岁以前没  相似文献   
94.
95.
《左传》一书号称难读 ,其所以难读 ,一是由于书中人物众多 (据统计达 3 4 5 0多人 ) ,且各自的名号、世系异常复杂 ;二是因为此书的写作形式特殊———它是以“传”《春秋》“经”的形式进行写作的。平心而论 ,与《公羊传》和《谷梁传》相比 ,《左传》在内容上的确以史料见长 ,故而人们常常把它看作是一部“以史释经”之作。如果按照这样一种观点去看《左传》 ,那么《左传》在思想方面就不可能也不应当有自己的东西 ,因为它是完全依附于《春秋》“经”而存在的。清代学者方苞等提倡“《左传》义法” ,这实际上已经接触到了问题的要害之处 ,…  相似文献   
96.
颜敏 《天风》2003,(11):6-7
创50:15-20 这段经文是发生在约瑟和他兄弟们之间的一段对话,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经文的背景,才能明白这段经文。约瑟和他的兄弟都是以色列的儿子,以色列又叫雅各。因为以色列格外偏爱约瑟,为此其他的兄弟们很妒忌约瑟。有一天,以色列打发约瑟去找在外面放羊的兄弟们,  相似文献   
97.
爱的藏品     
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次活动,让爱好收藏的孩子展示自己的藏品。小小收藏家们都拿出了什么宝贝呢?有的拿出自己精心收藏的各种树叶,有的拿出被擦拭得一尘不染的陶瓷碎片,有的拿出一枚枚画着京剧脸谱的鸡蛋  相似文献   
98.
蚌与珍珠     
小贝 《天风》2003,(11):28-28
我是一个忙碌的人,也是一个盲目的人。按同学的话讲,是个累死了还不知道要找援手的人。有时常想,要是能把将来的工作提前完成,也许明天就可尽享阳光与悠闲。但今天,我看了这则故事,生发不少的感触,把它讲给所有像我一样的人:在海底,一只蚌身上孕育出一颗大珍珠,它费了好大的力气,总算把珍珠弄了出来,再放到一块石头上。  相似文献   
99.
8—12岁儿童道德判断的从众现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众现象的研究内容至今均为感知觉方面的认知,同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研究只要求被试各别地单独作出判断,故有必要探究群体情境对儿童道德判断的从众的影响。本研究设置四种群体情境,使用三种“后果/意向”式道德故事作刺激材料,被试为8、10、12岁儿童计353名。结果表明,群体情境会使儿童的道德判断发明明显的从众变化,成人权威的群体情境最为有力、小型的和友伴群领袖的群体情境次之、微型的群体情境又次之。  相似文献   
100.
郜琳 《法音》2023,(10):57-64
犍陀罗国是十六国时期北印度文化中心,也是梵语语法家波你尼、佛教诸论师如那罗延天、世亲、无著、法救、如意、胁尊者等的故乡,在《大唐西域记》(下文简称《西域记》)中又被称为健驮逻。东晋高僧法显从帕米尔高原出发,曾到过此处,并在《法显传》中记载,此地当时被分为三个国家:宿呵多国、犍陀卫国和弗楼沙国。到唐代玄奘西行时,这里统称犍陀罗,隶属于迦湿弥罗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